摘要:当前,脱贫攻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山东团省委、山东省青联针对困境儿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和凝聚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在借鉴泗水县微公益协会成熟项目的基础上,实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行动,为经济困难家庭的8至14岁儿童提供一个小型独立房间,营造相对独立、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并配备志愿者进行日常跟进与陪伴服务,帮助困境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苦难,服务他们健康成长。需要指出的是,今年4月初,团省委、省青联已组建团队着手项目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泗水县微公益协会试点建设各项小屋指标数据为基础,制定了《“希望小屋”儿童关爱行动项目执行手册》,对服务对象、内容,工作目标、运转,项目执行、筹款、建设、志愿者跟进等内容制定了详细的标准。

笑容让人心生温暖,尤其是纯真的孩子。

“叔叔、阿姨好!”当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志愿者们走进静茹的家门口,静茹笑着冲上前来打招呼。为了她的“希望小屋”,志愿者们来来回回许多次,也因此她与志愿者们建立了极好关系,自去年6月“希望小屋”建成,她整个人的心态变得好起来,学习也因此受益,走进她的小屋,显眼位置就是她贴在墙上的奖状。

她开心地介绍自己的小屋,草绿色的地板,粉红色的墙皮,自己的衣橱、书桌,“连床头的毛绒玩具也是叔叔阿姨们送的!”当被问及还有什么需求时,她笑着说,“已经很满足了!以前哪有这样好的小屋!”

没有书桌,孩子只好在床上写作业。资料图

一村之隔的小欣也是“希望小屋”的受益者,她在自己的书桌上写下“没有伞的孩子,只有努力奔跑”,因家庭困难,单亲家庭的她自小就懂事听话,如今已进入高中的她,虽然因开学住校,小屋内仍收拾的干干净净,在志愿者们后期跟踪中,两次走访她均得到表扬,不大的小屋承载了她“believe yourself(相信你自己)”的梦想,白色的台灯陪伴她遨游知识海洋。

……

静茹和小欣是泗水县微公益协会资助对象的两个代表,实际上受协会资助的儿童数已超过2100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变大,协会会长孙健涛提到,“2013年9月对娇娇的成功帮扶让团队萌生转型做公益的想法,我们专注于孩子的需求,我们不是给孩子什么,而是孩子需要什么我们给什么”。2018年4月“温暖小屋”(“希望小屋”前身)启动,意在帮助家庭困难的孩子改善居住学习环境,让孩子有自己的学习生活小屋,与此同时“微爱妈妈”也启动,“不仅仅是给予物资,有时心理疏导要远比物质作用更大”。

改建后的希望小屋

做公益,筹集资金是头等难题,为了解决此问题,除了接受线下爱心人士、社会团体、企业家的捐赠,孙建涛团队积极打通线上,目前已开通“99公益日”捐助,打通腾讯公益网、京东公益等平台,同时借助泗水县微公益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联动教育机构加以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泗水县有这么一群热爱公益的团队,引导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公益事业上,而协会志愿队伍也在逐渐壮大,目前已超过百名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超过2000人,“这一切得益于泗水县做公益、做志愿服务的氛围!”协会温暖小屋牵头人于恒刚谈及此有这样的表述,“内心有感,才能投身其中”。

而让公益运行在阳光下,是孙建涛团队构建公益事业长效机制的解决办法,这也让他们公益事业走得更远,协会志愿者们通过前期实践摸索出了覆盖前中后的闭环服务机制,杜绝“暗箱操作”。

志愿者入户调查

前期入户调查,需要至少3名志愿者前往,并依托深入到乡镇的志愿者组织对调查对象的学校老师、邻居、村干部进行多方调研,经过此步骤后还需要协会7人审核小组复核,“横向多方面的调研需要形成文字、图片、视频进行备案”,协会温暖小屋牵头人于恒刚提到了一个细节,“我们会组织志愿者们不打招呼暗访”。

中期服务标准化。“标准化是我们一直努力促成的”,孙建涛指着温暖小屋里的书柜,“大家可以看到,这书柜都有编号,出现损坏,将编号发给厂家,他们很快就会发给我们新的。并且,我们为每个家庭重新进行了电路改造,更换了符合国家标准的线路、插座、开关,天花板都是防火的材料”。

志愿者与孩子交流

后期跟踪考核并归档,无疑是协会工作开展的“亮点”。受资助孩子的小屋内有一个“档案”,记录着志愿者到访温暖小屋跟踪考核情况,“这样一间温暖小屋,改变的不仅仅是她们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协会会长孙建涛就曾这样说道,“她们学会自己收拾房间,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成为一个心中有爱、学会感恩的孩子”。而材料归档一直跟随项目,“一个孩子至少两本(档案)”,在资料库内,被编号的档案记录着每一个资助对象,也述说着泗水县微公益协会事业开展绝不是“浅尝辄止”。

“希望小屋”是泗水县微公益协会热心公益的一个缩影,也是省内基层帮扶贫困家庭涌现的代表。

当前,脱贫攻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山东团省委、山东省青联针对困境儿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和凝聚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在借鉴泗水县微公益协会成熟项目的基础上,实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行动,为经济困难家庭的8至14岁儿童提供一个小型独立房间,营造相对独立、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并配备志愿者进行日常跟进与陪伴服务,帮助困境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苦难,服务他们健康成长。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4月初,团省委、省青联已组建团队着手项目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泗水县微公益协会试点建设各项小屋指标数据为基础,制定了《“希望小屋”儿童关爱行动项目执行手册》,对服务对象、内容,工作目标、运转,项目执行、筹款、建设、志愿者跟进等内容制定了详细的标准。

“希望小屋”项目将由团省委、省青联负责全省层面的统筹推动和资源协调,泗水县微公益协会负责项目标准制定,通过项目信息网络平台强化项目执行和管理,并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成效评估、运行信息披露、资金方向公示、财务审计等。

按照计划,未来3年时间内,团省委本级将努力筹集5000个“希望小屋”的建设资金,全省将力争建成10000个“希望小屋”,其中每个小屋的建设及配套共需资金1.2万元左右,募集资金总量将达到1.2亿元。

截止目前,全省已有40家社会组织参与“希望小屋”项目,并在临沂、菏泽、济宁、泰安、烟台5个地市开展先行建设试点工作,试点10个社会组织标准建设的50个希望小屋建设接近竣工,正在进行小屋跟踪志愿者招募选拔对接,首批近200个小屋儿童信息筛查、房屋测量预算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

一间“希望小屋”是一个爱的城堡,是孩子成长的希望。

“我们的压力指数就是孩子们的幸福”“在他们心里,这样一个奢侈的愿望实现了,那种藏在心底的欣喜,让他们可以甜甜是进入梦乡”“我们今天对这个孩子的改变,就是对明天的一个家庭的改变,更是对未来社会群体的一个改变”“当她怯生生地叫我一声‘妈妈’时,我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在各级团组织的带动下,青年志愿者、高校师生、企业、社会爱心人士……越来越多的力量正汇聚“希望小屋”,为困境儿童撑起心中的温暖,努力为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