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仇英本《清明上河圖》不是張擇端的重複,背後藏着哪些信息?

創作於九百多年前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和創作於近五百年前的仇英《清明上河圖》,究竟存在着什麼樣的關聯?兩圖所描繪的場景、事物和風俗制度是歷史真實的反映還是藝術的虛構?對兩圖中存在的疑惑問題如何進行合理的解讀?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舉世聞名的北宋社會風俗畫鉅作,其後摹本、仿本、別體本和再創作本層出不窮,其中尤以明仇英《清明上河圖》最爲著稱,摹本之多,難以計數,各《清明上河圖》版本流傳於國內及世界各地,傳播之廣,影響之深遠,在中國繪畫史乃至世界藝術史上是罕見的。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清明上河圖》局部 中段 故宮博物院藏

對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研究工作,自上世紀五十年代發現以來,經久不衰,發表論文和專著多達百餘篇,取得頗有價值的成果。然而《清明上河圖》圖中仍有諸多問題未曾取得共識,對其內容的解讀各抒己見。因此於《清明上河圖》的理解和解讀仍存在着頗大空間,有待於繼續探究。相比之下,仇英《清明上河圖》之研究就顯得薄弱。上世紀五十年代發現的仇英《清明上河圖》(《石渠寶笈續編》著錄本,現藏遼寧博物館),曾經發表過一些研究論文。然而2000年發現仇英《清明上河圖》(吳榮光《辛丑銷夏記》著錄本,簡稱“辛丑本”)之後,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諸多專家學者就此發表了研究論文,並與2015年和2017年先後出版了《仇英模清明上河圖鑑賞》和《大明古城蘇州之繁華·仇英〈清明上河圖〉(辛丑本)研究論文集》兩部專集。不少專家學者對此圖進行了精細的藝術分析和縝密的資料考證,證明此圖爲仇英創作之真跡。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清明上河圖》仇英 (辛丑本)

創作於九百多年前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和創作於近五百年前的仇英《清明上河圖》,究竟存在着什麼樣的關聯?兩圖所描繪的場景、事物和風俗制度是歷史真實的反映還是藝術的虛構?對兩圖中存在的疑惑問題如何進行合理的解讀?這些問題縈迴在我的腦海裏,於是乘着退休之後有暇的時間,作了一番爬梳考辨工作,查詢了大量有關的文獻資料和實跡,析義探微,得到一些新的認識,遂撰寫了本書。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清明上河圖》(局部)橋頭 仇英

其中一個重點議題爲《清明上河圖》創作時間的考證,根據圖後金代張著題跋內容,考辨此圖應創作北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之前,描繪的是神宗(1064-1085)、哲宗(1086-1100)朝的社會生活狀況。而不是後世一些人認爲的描繪徽宗朝(1101-1119)社會風貌。由此爲解讀圖中事物確立了基點。另一觀點是同意現存《清明上河圖》爲“殘卷”,現存南宋摹張擇端《金明池爭標圖》(藏天津市博物館)的母本應是《清明上河圖》結尾的宮苑部分,中間缺失了街市和官宅情景。此外,對《清明上河圖》是否含有“畫諫”的用意?《清明上河圖》遞藏流程中是否存在“虛構”的情節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以比較大的篇幅對《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場景、事物、當時市井生活面貌等,逐一作了解讀。我沒有新的研究方法,仍是運用傳統的資料考證、實跡對比等方法,來剖析疑惑問題,力求言之有據,邏輯縝密,推斷成理。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清明上河圖》(局部)張擇端 故宮博物院藏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清明上河圖》仇英(辛丑本〉(局部)拱橋集市

首先對作者仇英的生卒年作了考證。依據對一些畫跡和史料的考辨,提出新的意見,即仇英生於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卒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後。享年約六十九歲。另一個論題是對仇英《清明上河圖》(辛丑本)的收藏鑑賞印做了詳盡的考釋,論證明人收藏鑑賞印的可信性,爲鑑定仇英《清明上河圖》(辛丑本)爲真跡的論斷補充了翔實的證據。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仇英《東林圖》唐寅、張靈題跋

對仇英《清明上河圖》(辛丑本)的賞析,筆者力圖從明代蘇州的地域和時代背景切入,對圖中描繪的各種事物,各項活動,各類行當,各種設施,運用歷史材料進行分析,以解開其圖像背後深藏的歷史信息。同時對圖中一些特殊細節,如“臥守空宅”、“宮苑詭祕氣氛”等景象試圖索解其背後隱藏的當時政治風雲事件,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牧笛遊春

清明時節是蘇州踏青賞春的好時光。人們紛紛出遊,享受春天帶來的愜意。圖中一牧童坐騎牛背,牧笛吹起,響聲繚繞,與潺潺水聲,綠柳桃花相伴。幾位富家千金、公子出遊,文人侍童踏橋過溪,人景合一,青綠山水,美不勝收。猶如唐張九齡《感遇》詩所道:“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爲佳節。”

圖中的有些情節如射彈,茶壺店、大學士官船等,聯繫當時的道德崇尚、紫砂器的歷史和蘇州官員形跡等歷史背景進行釋讀,以使讀者能對圖像有更生動形象的理解。總體而言,經過細細的剖析,筆者認爲此圖中描繪的事物景象都有歷史事實依據可尋,並非憑空虛構,這是一幅有很強寫實性的創作。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商旅趕路

青山溪水,綠柳桃花,景色宜人,一支商旅山間趕路,主人騎淺棕馬紅墊,衆僕擔挑、背囊、抱裹,穿梭在山谷之間,神態各異,動態十足。

通過兩圖的比較,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仇英本不是張擇端本的簡單重複,兩圖是各自獨立的原創作品。仇英《清明上河圖》(辛丑本)在總體構圖經營上,沿襲了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模式,即郊外--虹橋--城外--城內大街的模式,但增加了宮苑部分,這也許原本就是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應有的結尾。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春臺戲、南戲《白兔記》

圖中春臺戲場面熱鬧非凡。戲棚講究,木樁席頂,圍欄幔帳,樂隊整齊。隸書“古今奇觀”匾額橫掛檐下,這“今古奇觀”四字,是指南戲四大名戲:《白兔記》《殺狗記》《拜月亭記》《金釵記》。

臺上演出的正是南戲《白兔記》“咬臍郎井邊遇母”一場。身穿紅袍的當是後漢帝劉知遠的公子咬臍郎率衆將外出打獵,追逐一隻白兔時,在一井旁偶遇離別十五年之久的母親李三娘,李三娘向咬臍郎訴說自己的身世,此段最爲精彩動人。臺下戲迷神態各異,如癡如醉,有的指指點點,有的交頭接耳,有的舉手叫好,場面極爲生動。

清顧祿《清嘉錄·春臺戲》:“二三月間,里豪士俠,搭臺曠野,聚錢演戲,男婦聚觀,謂之春臺戲,以祈農祥。”清詩人蔡雲曾對春臺戲有過描述:“寶炬千家風不寒,香塵十里雨還幹。落燈便演春臺戲,又引閒人野外看”。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貨船

明代漕運貨船之一,又稱沙船。它的特點是,船底平,阻力小,適合內陸航道航行。有三桅船帆,此帆不是布制的,而是用竹子編制的席帆。船艙甲板上明快簡潔,沒有宋船那樣繁雜。所在貨物均在甲板下面的船艙裏,重量集中在船的底部,使船在航行中保持平穩,不會因高大的三桅風帆受風力之後傾覆,這是典型的內河運輸船。畫卷中有多種船,如擺渡船,圍篷船、官船等,均可以圖像史料進行研究。

兩圖有不少內容情節相同,反映了歷史的傳承性,但藝術表現手法有所不同;手工業、商業的行當在仇英本有許多增加,反映了歷史的發展演變和蘇州地區特具的繁榮經濟形態。有關社會風俗和生活方式細節的描寫,兩圖各具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特徵。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論辯

岸邊有“論辯”人羣,雖然觀者不知他們在論辯什麼,但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一定是發生糾紛而爭執。仇英在論辯人羣背後繪有一處鄉紳院落,茅舍內有一鄉紳和一位白髮老人談話,這便告訴觀者,論辯事件與鄉紳、老者正在解決論辯的事件,這便是明代民間的一種“調解”機制。

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四月詔諭:“命有司擇高年人公正可任事者理其鄉之詞訟,若戶婚、田宅、鬥毆則會里胥決之。事涉重者,始白於官,若不由里老處分徑訴縣官,此之謂越訴。”戶部教民榜文更明確規定:“民間戶婚、田土、鬥毆,相爭一切小事,不許輕便告官,務要經本管裏甲老人理斷。若不經由者,不問虛實,先將告人杖斷六十,仍發裏甲老人理斷。”所謂年高公正之人和里老之輩,絕大多數是地方上的豪紳和族長,他們之間的會決。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街頭打鬥

街頭打架是歷朝歷代最常見的社會現象,然而仇英筆下的這一打鬥場面將打架者、勸架者、起鬨者、漠視者、傳播者等各種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原圖人物高2.2 釐米,放大後五官神態清晰可見,可謂神來之筆,非仇英莫屬。

《清明上河圖》摹本衆多 爲何仇英本最爲著稱

精裱名公書畫,手卷冊頁單條

這是一家“字畫裝裱”店。明代蘇州的字畫裝裱(裝潢)手藝高超,號稱吳裝。有“裝潢能事,普天下之,獨遜吳中”之說。店內有一張“大紅案”,這是字畫裝裱必備的裝裱臺。老式“案子”的製作相當講究。爲了確保案子常年不變形,必須選用不宜變形的板料(胎板),經幾十道繁雜的“披麻瀝粉”(披麻掛灰)和“漆飾”工藝製作而成。明代宮廷所用“大紅案”一般由蘇州的古建築木工師製作,與古建築的硃紅大門和硃紅柱子的製作方法一樣,甚至更加嚴格。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和仇英《清明上河圖》(辛丑本)是中國繪畫史上兩件現實主義社會風俗畫的典範作品。對兩件作品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解讀其內含的歷史信息,深入挖掘其內涵的認識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一件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有意義的工作。本書的撰寫希望於《清明上河圖》的深化研究有所裨益,書中的見識是筆者一己之見,若有差誤,冀望方家不吝指正。

(圖片來源於****及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