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国内科技网站几乎被刷屏,当初航天飞机发射时也没见大伙儿这么激动,为何?都因为这是史上第一次民间商业公司的载人发射。再加上掌门人“钢铁侠”马斯克自带话题流量,想不火都难啊!

载人版龙飞船Demo-2和猎鹰9号火箭发射

而从SpaceX刚刚崭露头角开始,关于中国要不要发展民营航天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最近一段时间,也有一些公司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否出现一家国行版“SpaceX”,以及坐镇其中的“钢铁侠”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民营航天这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为梦想“窒息”的马斯克

SpaceX的发迹史

在探讨中国民营航天企业之前,不能不提一下他们共同的标杆——SpaceX是如何发家的:2002年,伊隆·马斯克卖掉了PayPal,一下子成了暴发户。大把美钞烧得脑子发热,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火星移民的梦想中。是的,在SpaceX出生之前,马斯克就想去火星了,然而一个最大的拦路虎清晰可见:火箭发射的费用非常昂贵,一次普通的发射都要上亿甚至几亿美元,想要去火星,马斯克那点儿钱还真不够烧的。怎么办?毛主席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别人的火箭太贵,那我们就造一个便宜火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马斯克的火星梦

要说马斯克的执行力,真的比后来的贾老板要强的多,再加上有钱就是任性,于是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诞生了,目标就是降低航天发射的成本,为火星移民铺路!要想降成本,得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火箭各个部分都要便宜,因此SpaceX选择了成本最低的液氧煤油推进剂,以及稍显落后的“梅林”发动机。然后,重头戏就是火箭可回收技术。

猎鹰9号采用9台梅林发动机

一般的火箭发射完之后就不管了,基本上结局都是在大气层烧毁或坠落到无人区。后来有了部分的可复用技术,比如航天飞机,但实践下来成本还是太高。SpaceX为了最大限度降成本,直接祭出了法宝:完成发射任务后,让火箭的第一级精准的落在地面或海上平台上,实现完整的回收。

完成使命的猎鹰9号第一级正在返回地面

确定了技术方向,SpaceX撸起袖子开干,然后就是猎鹰1号小型火箭连续3次发射失败,直到第4次才成功,几乎把马斯克推到破产的边缘。就在暴发户的钱快要败光的当口,NASA雪中送炭,在关键的猎鹰9号火箭还没研发成功时,就直接奉送16亿美元大单:向国际空间站运送12次补给物资,让SpaceX起死回生。

重型猎鹰火箭回收画面

从此,SpaceX越走越顺,猎鹰9号研制成功,而第一级火箭回收技术在经历了前期的几次失败后,也逐渐成熟。当巨大的火箭缓缓降落在回收平台时,世人都为马斯克的狂想居然能实现而目瞪口呆。回收技术的成功直接让发射成本降低了70%,现在SpaceX经常用二手甚至三手火箭发射卫星,价格竞争力极强。在利润和合同不断进账的大好形势下,重型猎鹰、载人龙飞船相继成功,星链计划稳步推进,甚至开始建造极具科幻色彩的“星舰”,俨然成为继美俄中之后的世界航天第四极。

载人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NASA在SpaceX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给钱,还给人给技术给专利,甚至玩起了把项目外包给SpaceX,再由SpaceX返包给下属机构的把戏。为什么NASA对SpaceX如此看重?一方面是自奥巴马时代就开始推行的航天商业化战略,以提高航天部门的效率,另一方面是对波音和洛马垄断美国航天发射市场的不满。

波音公司德尔塔4重型火箭发射

看来在后者这种事情上,国内外都一样!只要有垄断,价格就不好谈了。波音和洛马把各自的航天业务合并,搞了一个“联合发射同盟”,其德尔塔4和阿特拉斯5火箭一度包揽了美国军方和NASA的发射任务。这种整合看似降低了成本,实则更加强化了垄断地位,不仅价格,连技术要求都不一定听NASA指挥。于是NASA就要扶植了一个竞争对手,SpaceX的出现,搅乱了波音和洛马躺着赚钱的美梦,形成了良性竞争,对老美的航天事业有促进作用。但它并不能取代两家巨头,毕竟那两家战略性企业是美国的基石。中国民营航天的现状

中国在科技领域最擅长跟随,自己能为天下先的时候不多。不过有美国这样的对手可以跟随,就像长跑中的跟随跑一样,有时还是挺能省心省力的。于是随着SpaceX的逐渐成功,国内的企业和投资人也跃跃欲试,一大波民营航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有民营航天企业123家,这个数字可是真不少,但网友能记住的还真不多。

零壹空间的“重庆两江之星”亚轨道火箭

在谈论中国“钢铁侠”之前,首先得界定一下“民营航天”的定义。因为中美的体制不同,在这方面很容易混淆。中国的民营航天企业,至少不能是央企国企,起码国资不占控股地位。按照这个标准,美国的波音要放在中国也可以被认为是民营航天公司。但我国航天的主力军一直都是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两大巨头,剩下的也多半是国家队成员,如果能有个民资控股的公司搞航天的话,妥妥的可以被归入民营航天的行列。

人马君大致总结了一下当前国内民营航天企业的现状,有这么几大特点:

搞卫星的多,搞火箭的少:前面说过,在2018年中国就有123家民营航天企业了,但真正在做火箭并且已经做出一些成绩的屈指可数,目前已经实现将小卫星送上轨道的只有一家星际荣耀,而蓝箭航天的朱雀1号发射上天,但未能入轨,还有几家发射了亚轨道或探空火箭。这也是很现实的事,毕竟火箭的难度要比卫星大的多,不是谁都能玩的起的。但如果不搞火箭,将注定不能成为SpaceX,最多只是一家卫星研发或制造公司。

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火箭发射成功

玩PPT的多,有产品的少:曾经有那么一个阶段,中国的初创公司都把主要精力放在PPT上,简直是美轮美奂,惊为天人。例如有公司计划制造一场太空流量雨,也有公司声称将实现太空边缘跳伞,当然最后都没有下文。相信在中国民营航天界,有不少的火箭、卫星还躺在PPT上,被一次次向公众展示。

浪漫的“人造流星雨”

玩融资的多,干实事的少:随便看看哪家民营航天的履历,都少不了大把的融资,什么天使轮、Pre轮、A轮、A+轮、B轮、B+轮……前几年趁着民营航天的风口,以及钱多得没处花的风投,他们可算是捞了不少投资。但如果只为融资,不出产品,那最后就只能呵呵了。

酷炫的“太空跳伞”

不过,吐槽归吐槽,中国民营航天公司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比如蓝箭航天,它的80吨级推力的“天鹊”液氧甲烷发动机,已经完成了100%推力试车试验,这个还是比较厉害的。液氧甲烷是未来火箭燃料的方向,而80吨推力已经不小,要知道SpaceX的看家法宝“梅林”发动机的推力不过才三四十吨。而且“天鹊”还带有泵后摆技术,在世界上也算领先。这个成果让我们看到了民营航天的希望。

而中国第一家民营航天公司——翎客航天也在2019年完成了可回收火箭的测试,虽然只是个迷你小火箭,但总算是走出了第一步,未来还是可期的。

翎客航天的可回收火箭试验

如何找准定位,扶持民营航天的发展

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国,航天国家队还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营航天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小打小闹。从国家战略来讲,也并没有大力扶植像SpaceX这样的民间公司的需求。毕竟航天是国之重器,主导权一定要掌握在国家手中。

长征五号B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成功发射

但是现在国家队的任务太多了,大型卫星、载人航天、探月登月、探测火星……每一项任务都要花费巨资,持续多年。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微小卫星和中小型火箭的需求却在持续增长,在这些国家队有时无暇顾及,或不屑顾及的领域,民营航天可以发挥它的优势,占领这块广阔的市场,作为国家队的补充力量,大有可为。

当下流行的微型“立方星”

由于缺乏国家的投入,在航天这种资金和人才密集型产业,民营企业所急需的无非就是钱和人。钱的方面,如能给予一定的财税优惠,当然会大受欢迎,但中国的事情很复杂,钻政策空子现象很常见,会不会被不良企业利用尚不可知。另一种途径是国家可以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以竞优的方式开展新技术研发,有实力的公司就可以获得资助。

星际荣耀JD-1可复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第三次试车成功

关于人才的问题,也是制约民营公司和瓶颈。中国有大量高校培养航天人才,但大都流向了体制内机构和企业,无非是为了稳定,有的还为了户口。而民营航天公司能给出的条件就是更高的工资,此前某业内专家跳槽到民营企业,被原单位打报告要求国家阻止,人马君认为这并不合适,要想留住人才,当然要开出更有利的价码,指望国家干预是不合理的,还会封堵正常的人才流动,让民营航天雪上加霜。中国“钢铁侠”在何方?

SpaceX之所有成功,“钢铁侠”马斯克是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位仁兄有钱有热情,懂技术,对公司决策又有绝对的控制力,同时还和NASA局长交情匪浅。如果没有他对理想的坚持和大笔金钱铺路,现在这些成就都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有无“钢铁侠”?

中国民营航天界似乎还没有这样的人物出现。其实这种灵魂人物不见得是航天界出身,马斯克最初搞的也是IT金融领域。中国现在靠电子商务起家的富豪甚多,如果马云刘强东之流也能像马斯克一样,少玩些鸡汤,多关心一下真正的技术进步,利用自己的金钱和影响力打造民营航天企业,这要比民营航天靠自身盈利苦苦发展要强得多。当然,这得看人家自愿,人马君说了是不算的。

#“龙”飞船中国上空对接# #SpaceX##SpaceX载人飞船升空##马斯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