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已经离开关岛、恢复部署,除此之外美军还有大批精锐正隐秘前往东亚,对此有分析指出:美军刚放过伊朗油轮就下令舰队扑向西太,其野心终于不再掩饰,明显是要调转枪口瞄准头号对手,结合此前美国高官放出的重返亚太这一危险信号来看,西太地区的局势或许将再度变得紧张起来。
平心而论,美国海军确实在经历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打击之后以较高的效率恢复了战斗力,并且即便在前段时间4艘航母接连中招、整体实力大受影响时,也依然得以靠剩余的少数可用航母及两栖攻击舰维持了全球军事存在,有力威慑了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反美先锋国家,使之未能得到借机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空窗期,而前段时间3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在菲律宾海开展演习则更是明显的信号,宣示着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实力的恢复。
事实证明,美国海军的核潜艇在战略威慑意义上的地位已经不逊于航母战斗群了,得益于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先行,现在美军拥有70余艘各型核潜艇,其中洛杉矶级和弗吉尼亚级是攻击型核潜艇;而总数16艘的俄亥俄级则是战略核潜艇,但现在其中只有12艘能够携带24枚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执行战略核威慑任务,早期批次的4艘则在经过改装后最多能配备154枚战斧巡航导弹、可以比巡洋舰更高效地执行常规对岸打击任务。
而随着罗斯福号与尼米兹号航母逐渐摆脱疫情影响、出海恢复部署,西太方向上的海权优势将毫无悬念地回到美国手中,就目前而言,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敢于和美国同行正面叫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后者掌握着多达11艘已经服役的大型核动力航母,它们中的每一艘都能搭载由大约65至70架各型飞机组成的舰载机联队,并且预警机、战斗机、直升机一应俱全,在这个掌握了制空权才有制海权的时代,美军航母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
而在西太平洋海域,除了核潜艇与航母战斗群以外,濒海战斗舰也是美国海军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尽管吨位较小、火力偏弱,但从某些性能特点上来说,它们甚至比驱逐舰等主战舰船更加适合在西太的各种任务,例如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最大航速高达45节以上,而且三体船设计使其有着出色的航行稳定性,配合灵活的加减速性能可以做出高速小半径转弯等机动,有利于进行海上周旋。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美军的确有诸多进一步强化西太平洋地区海上霸权的资本,而在被迫因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蛰伏之后,大批美国海军舰艇的到来已经体现了其迫切想要重建影响力的决心,对此,爱好和平的周边国家都应当提高警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