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苦難時代的漫畫記憶:85歲“三毛”的背後故事

1947年的一個冬日,漫畫家張樂平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三個身形瘦弱的流浪兒,擠在一個小火爐前烤火,衣衫單薄的他們凍得瑟瑟發抖。第二天一大早又經過那裏時,三個小孩中的兩個已經被凍死了。


在垃圾箱裏翻食物的三毛

如此悲慘的場景,在張樂平的心裏留下深刻印象,彼時的上海受到戰亂影響,每天都有人或流落街頭,或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其中不乏年齡幼小的孩童。

後來,張樂平用畫筆記錄下了這一切,於是就有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漫畫經典《三毛流浪記》。

那個“圓鼻光頭三根毛,貧困凌辱一身扛”的小男孩,成爲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三毛”形象第一次出現不是在1947年,而是在1935年。這樣算來,說三毛是85歲的“老頭子”並不爲過。


張樂平先生與小讀者們

從1935年7月開始,《晨報》副刊《圖畫晨報》上,陸續刊登了張樂平以“三毛”爲主角的漫畫故事。到了抗戰時期,張樂平到南京、武漢、長沙等地,進行“漫畫抗戰”活動,三毛系列的創作一度停擺。

1946年,張樂平重新在《申報》等報紙上連載“三毛從軍記”,其後的《三毛流浪記》更是讓這個苦命又善良的小男孩,成爲家喻戶曉的明星。

02 讓人牽腸掛肚的孤兒“三毛”,是暗夜中的點點星辰

20世紀4、50年代的“三毛”,到底有多火呢?

據張樂平先生之子回憶,上海市民每天都盼着三毛故事的發展,爲他的命運走向而憂心。許多讀者紛紛寄信件、衣服鞋子、食物到報社,希望三毛能喫得好一點,穿得暖一點,還有人提出想要領養小三毛。


三毛的悲慘命運讓讀者心酸不已

人們對三毛的遭遇投注了無限的同情,就像當年狄更斯的《遠大前程》發表後,很多倫敦人每天都會到碼頭上,看到靠岸的船隻就要問上一句:“小皮普回來了嗎?”

雖然是虛構的人物形象,但三毛的經歷,折射出一個真實時代的影子。

“三毛之父”張樂平同樣有過悽慘的少年時代。

9歲那年,母親去世,小學剛上完,父親已無力供他繼續讀書,只能早早到一家木行做學徒,每天從早忙到晚。

難得的空閒時間裏,他偷偷地在吸水煙用的紙媒上畫畫,被老闆發現後,又是一頓拳打腳踢,整個人都暈了過去。

故事裏的三毛有時在街頭撿菸屁股賣錢,有時給人擦皮鞋、推黃包車,他居無定所,晚上只能靠把舊報紙蓋在身上禦寒。即便如此,他還是經常遭到各種惡霸的欺凌。

最令人心酸的一段問話,是這樣的:

--你的家呢?

--我沒有家了。

--你的父母呢?

--已經不在了。

--他們什麼時候過世的?

--我不知道。


孤兒三毛

張樂平藉由三毛這一形象,展示出舊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情狀,以寫實的筆觸對那個時代進行無情的批判。

與此同時,“三毛”雖然受盡欺辱,但他一直保持着正直、善良、溫暖的性情,宛若黑暗中的點點星光。

在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舊上海,三毛們身處社會的最底層,他經常受到無緣無故的懷疑、謾罵和毆打。但他不僅沒有對苦難屈服,還用自己微弱的力量與之對抗,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撿了一桶菸頭,在排隊等着出售的時候,看到一個小男孩在抹眼淚。原來他半夜過來排隊,不小心睡着了,菸頭被人偷了個精光。

三毛見狀,就把自己所有的菸頭都倒進了小男孩的桶裏,儘管這一天他都沒有錢沒喫的,看到熱騰騰的燒餅只能幹吞口水。

三毛把自己辛苦撿來的菸頭,送給了更苦的小朋友

還有一次,他看到有人落水,周圍的人都在看熱鬧,只有三毛奮不顧身跳了下去,把落水兒童救了上來。他所具備的勇氣和力量,是許多成年人都無法做到的。


救人之後,被救兒童的媽媽給三毛蓋被子,這是他難得的溫暖時刻

身處深淵,卻不忘凝望星空,三毛的悲慘遭遇和善良本心之間的強烈對比,讓每個讀者都深深爲之觸動。

03 累計銷量超千萬冊的“三毛”,堪稱真正的國漫之光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三毛”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它被多次改編爲電視劇、電影和動漫作品,還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據不完全統計,“三毛”系列作品的累積銷量已經超過千萬冊。

張樂平先生之子張慰軍曾說:他曾帶“三毛”到過韓國、比利時、毛里求斯、澳大利亞等國,當地華人對三毛的熱情之高遠超過他的想象。他感慨道:或許,三毛身上那種屢敗屢戰的樂天精神,以及樂於助人的善良本性,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容易引發共鳴的。

在20世紀80年代,“三毛”還促成了一段奇妙的“父女情緣”。

一天,張樂平先生收到一封信件,寄信人自稱“三毛”。原來,她是臺灣女作家陳平,三毛是她的筆名。

她小時候在父親的書架上無意間翻到了《三毛流浪記》,對書中人物的故事愛不釋手,後來就用“三毛”做了自己的筆名。作家三毛還專門拜訪過張樂平先生,兩人相談甚歡,更以“義父女”相稱。


張樂平先生和他的三毛,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力。到了今天,有人說:“三毛已經被遺忘了”,還會笑稱其是“時代的眼淚”。

誠然,三毛的故事發生在半個多世紀之前,故事裏的生活環境和今天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作爲一部經典漫畫,三毛仍然值得一次次被閱讀。

從畫風來看,三毛和今天流行的日式動漫不同,它沒有誇張的大眼睛特效,線條簡單流暢卻能捕捉生動的人物形態,足以看出作者張樂平深厚的繪畫功底。


三毛的經歷雖然不乏冷酷悲慘,但他在那麼糟糕的環境下,依然能夠有一顆溫暖善良的心,陪伴孩子閱讀“三毛”的過程,也不失爲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就像三毛動畫版開頭所說:

你幸福的每一天,是三毛最渴望擁有的。當你從幸福中走來,不應該忘記三毛的苦難和期盼。

你的童年記憶裏,是否有聽過三毛的故事?或者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動漫形象呢?期待在評論區多多分享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