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說朱元璋早期與老舊地主勢力的妥協、曖昧,乃至於與其尋求合作、實現他們的利益是暗度陳倉,沒有徹底撕開臉皮,至少在表面上還維持一個奉承明教、遵循教義的假象,那麼後來的一紙檄文就直接將朱元璋背叛明教,並與明教決裂上升到了公開階段。這份檄文,也可以當作朱元璋背叛明教、背叛農民的鐵證。

揭開“草根皇帝”的真面目:朱元璋是如何背叛和出賣農民的

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一個平民乃至極其貧困的農民出身的皇帝,所以他被後世的人認爲是真正意義上的“草根皇帝”。也正是這個“草根皇帝”,依靠農民在羣雄逐鹿中贏得了天下,但最終卻背叛了農民,且出賣了農民。

朱元璋的一生,可以粗略劃分爲三個階段:流民、創業者、皇帝。25歲之前,也就是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閏三月初一,對於朱元璋而言,是一個決定人生命運的分水嶺。有人說,人生最重要的是並非努力,而是選擇。這句話放在朱元璋的身上是再適合不過的。

25歲之前的朱元璋,父母是家徒四壁的佃戶,自己是衣食無着、朝不保夕的放牛娃。儘管後來爲了填飽肚子去皇覺寺出家爲僧,但基本的生存問題並未獲得解決。無論是放牛娃或者行腳僧,這兩種身份其實本質上說都是一無所有的流民,以當時的情形和朱元璋的處境,這兩個身份最終的結局都差別不大,只會讓這個鳳陽青年最終貧餓終生,甚至在兵荒馬亂之中成爲一個死了都留不下姓名孤魂野鬼,以後也就沒有名震四方的朱大帥、開朝立基的朱皇帝,歷史也就會是另一番面目。

個人的重大命運轉折,牽動的是歷史的走向,個人與時空的“蝴蝶效應”,這個學說發明之前早在漫長歲月裏發揮着巨大的能量。在那個依舊不算暖和的春天,一身僧袍的朱元璋見到了郭子興。郭子興帳下親兵十夫長,可以看作是最低級的軍官職位,對於朱元璋而言是第一個“公職”,而對於整個中國歷史而言,卻是一個當時誰也沒有料想到的臨界點。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沒有這次相遇,在萬千流民之中,怎麼也不輪不到朱元璋去接管郭子興辛苦積攢下的家業。沒有這份家業,朱元璋就還是朱重八,或者依舊是一個遊走四方,連法號都沒有的和尚。轉折點之後的事情,是被各種史料、演義、故事說透說爛了的,例如遵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方略低調生存,積攢實力;大戰鄱陽湖,消滅陳友諒,吞併張士誠,消滅元蒙,發起北伐,建立大一統的明王朝;大殺功臣,推行特務政治……

在書本上,這些事就是一些平淡溫潤的文字,但每個字眼所隱含的,是一個人精彩絕倫的創業、守業故事,是中國大地上一段長達近半個世紀的風雲變幻、波瀾壯闊。光彩不可謂不奪目,聲勢不可謂不驚心動魄。然而,也就是這段被後世人倍加懷念、讚頌、敬仰,並以無數的讚歌或者詛咒的歷程中,卻暗暗潛藏着一條很少有人注意的暗線:背叛、出賣,甚至踐踏。

按說,這一切都是及不應該的。在最爲講究“飲水思源”“感恩戴德”“投桃報李”中國文化大背景之下,一個人數典忘祖、忘恩負義或者恩將仇報,都是極其不道德的。流民朱重八到朱大帥、朱皇帝,有反元蒙統治、反種族壓迫、求安定統一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這樣一個大背景,締造這個個人命運奇蹟的所有資源和機遇,全部來自農民。更何況,朱元璋本人就是一個農民,且估計是農民羣體最悲慘、最瀕危的一個。

背叛的第一步:曖昧與妥協。

朱元璋的“第一桶金”,也就是所接管的郭子興的軍隊,是當時衆多農民起義軍的一部分,因爲起義者均戴紅色頭巾,所以史稱“紅巾軍”。紅巾軍的來源是貧苦農民,他們起義的主要目的就是推翻元蒙統治,實現自身在政治、經濟、民族地位上的平等。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農民起義軍的敵對方——元蒙朝廷,其實質是各種大大小小的地主,屬於既得利益者羣體。兩方面從天然屬性上就是水火不相容的。農民揭竿起義,組織義軍(紅巾軍)反抗統治,地主則組織私軍、建立堡壘,來抵抗農民起義軍。由於都屬於既得利益者,所以地主武裝力量順帶籠絡過來的,還有現任或者退休的官吏,鄉村士紳、通過科舉獲得功名的儒生,以及一些“喫過皇糧”的元廷退役軍人。

朱元璋自幼遭受元蒙朝廷、各級官吏和當地地主的盤剝和壓迫,從內心深處是極度痛恨以地主爲主體的老舊勢力的。但在與元蒙朝廷及各種割據勢力的角逐中,特別是數次領教了這些有土地、有錢財、有文化、有聲望的老舊勢力的厲害之後,心態逐漸發生了複雜而微妙的變化,由當初的恨之入骨,逐漸變成了又恨又怕,以至於最後愛恨交加,開始與老舊地主勢力曖昧、纏綿了起來。

另一方面,朱元璋所依靠的力量,其成員基本都是一些文盲和粗人,他們行軍打仗、攻城略地可以拼死力、流血汗,但到了佔領城池、管理百姓的時候,胸無點墨就成了最大的障礙。無奈之下,朱元璋只好採取曖昧的折中策略,一方面打壓一些負隅頑抗的地主,另一方面又承認、拉攏地主勢力,保護他們的利益和特權,積極尋求他們的合作和支持。其中最鮮明的標誌就是選用一大批老舊地主納入“人才庫”,讓其參與社會管理,或被任命爲從朝廷到地方的各級官吏。

經過一番鬥爭,原本屬於元蒙朝廷的地主,被消滅了一小部分,其中絕大部分都藉助朱元璋的曖昧完成了“洗白”或者新生,繼承了原本的利益。明王朝建立以後,朱元璋論功行賞,通過冊封又催生了一大批新地主,他們藉助功勳和爵位又將爲數不多的土地瓜分去了許多。據洪武四年明朝廷的官方統計數據,當時僅僅六國公、二十八侯,就擁有佃戶38194戶。換句話說,地主階層並沒有因爲農民起義軍的浴血奮戰而減少,壓在底層農民頭頂的“大山”更加繁多而沉重了。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背叛的第二步:背叛與決裂。

沒有經過訓練的農民本就是一羣烏合之衆,要想起義成事就必須有一個精神力量將他們凝聚起來。嚴格地說,舊時代中國歷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都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政治綱領的,一些民間祕密流傳的宗教就“筷子裏面拔旗杆”,有勝於無,勉強地發揮了精神指引的功能。當時流傳在民間的彌勒教、白蓮教等祕密宗教,就是元末明初所有農民起義軍的旗號或者說政治綱領。這些宗教互相貫通、融合,又雜糅了佛教、道教、基督教和民間信仰的元素,形成了明教這樣一個佔據主流的體系。朱元璋所接管或者承襲的這支力量,就屬於明教一個分支。朱元璋本人,也是明教教徒。

明教的主張與元蒙老舊勢力是對立的,其目的就是推翻這個黑暗世界,建立一方平等、幸福、和美的淨土世界;明教的教衆,是無數深受壓迫的底層貧苦農民。任何對教義的違背或者身份的割裂,都可以看作是對明教的背叛,和對農民階級的背叛。

如果說朱元璋早期與老舊地主勢力的妥協、曖昧,乃至於與其尋求合作、實現他們的利益是暗度陳倉,沒有徹底撕開臉皮,至少在表面上還維持一個奉承明教、遵循教義的假象,那麼後來的一紙檄文就直接將朱元璋背叛明教,並與明教決裂上升到了公開階段。這份檄文,也可以當作朱元璋背叛明教、背叛農民的鐵證。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五月,朱元璋興兵討伐張士誠,爲了實現“名正言順”的效果,據傳可能安排劉伯溫執筆,寫下了一篇“理直氣壯”、氣貫長虹的檄文。檄文的慣例,是痛斥敵方張士誠部的種種罪狀。有意思的是,檄文在開篇,也就是給張士誠“定性”的時候,赫然出現了“愚民誤中妖術,不解偈言之妄誕,酷信彌勒之真有”等語句,和“燒香之黨”“妖言”“兇謀”等詞彙。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這種冠冕堂皇、措辭嚴厲的定罪,不僅僅將矛頭指向張士誠,也指桑罵槐,將打擊面擴大到了整個明教和義軍。須知朱元璋他也是義軍,他也是明教教徒。這不是明教或者義軍內部的“自我批評”和鬥爭,倘若如此,那這篇檄文應該有“彼義軍”如何、“我義軍”如何的文字;這也絕不是文字上的疏漏,以朱元璋的精明,他不可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授意寫作班子寫出這番言辭,朱元璋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宣佈從此與義軍、明教劃清界限、徹底決裂。

至於帝國建立之時,國號用了一個“明”字,則不過是掩耳盜鈴的障眼法罷了,朱元璋背叛明教、背叛農民的事實是無法掩飾的。否則,從洪武初年到永樂七年,小明王殘餘勢力繼續使用“龍鳳”年號,在西北的活動依然活躍,沔縣、湘潭等地屢屢有明教暴動的事件發生。這也可以看作是明教“正宗”對叛教之徒的弱勢抗議。

同時,這篇檄文也將朱元璋的創業史明確劃分爲兩個突兀而對立的階段:前半段反抗元蒙統治、地主壓迫,是窮苦百姓、底層民衆的領導者、代言人,是老舊勢力、傳統體系的破壞者;後半段是建立自己的統治,讓自己成爲頭號大地主,成爲壓迫、盤剝體系的建立者、維護者。

第三步:欺瞞與反噬。

在非常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是一個大農業社會,對於農民而言,土地是他們的生存空間、衣食來源,是關乎性命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土地政策就是決定農民生死存亡的生命線,也是體現政權階級屬性的基本依據。朱元璋出身農民、依靠農民建立的明王朝,實現了個人理想,但在維護和實現農民利益方面,豈止是打了折扣。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在經濟方面,洪武年間最大的舉措就是清丈田畝。在此前的六百年裏,耕地狀況極其混亂,傳統說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此前的帝王和朝廷,對於自己最爲寶貴的家底——土地,一直是一筆糊塗賬。朱元璋利用20多年的時間,完成了歷代帝王想不到或者做不到的壯舉,完成了全國性的土地普查,以魚鱗冊的形式,將全國各類土地分門別類,測清面積、劃定地形、依序編號、確定田主。

然而壯舉的實質意義卻不是德政,土地丈量的過程,其實就是加劇了土地兼併,加重了田租、賦稅負擔,農民所渴望的“耕者有其田”“均貧富”等理想均一一化爲了泡影。剛開始的時候,無數祖輩以來佃戶“傳家”的農民,以高漲的熱情支持丈量土地,農民也相應分得了數量雖少,但聊勝過無的土地,也因此而欣喜萬分。但情形的進一步發展,卻讓農民由失望變成了憤恨。

首先,主持丈量土地、覈算錢稅的是地主,他們利用手裏的尺子、算盤,他們顯然不會以農民的利益爲重,將土地中等次最好、地力最肥的劃分給自己,面積上也可以化大爲小,對於農民則反之。從最開始的分配中,農民就已經處於不利。其次,明朝的制度,官僚士紳是免除賦稅、徭役負擔的。各大小地主爲了實現利益最大化,就巧取豪奪,採取各種方法進行土地兼併,將農民原本少得可憐的土地盤剝到自己手裏。

逐漸地,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而土地越多的地主,反而不承擔稅賦和徭役,最沉重的負擔卻被分攤到了貧弱不堪的農民身上。由無數貧苦農民流血犧牲打下來的江山,最終卻反噬農民,讓農民生活更加艱難。這一反噬性弊病伴隨了整個明朝,一直到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間,由於農民負擔過於沉重,貧富懸殊太過,以至於影響國本,雍正皇帝纔不得不痛下殺手,以“傷筋斷骨、挫骨揚灰”的決心,啓動了“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的重大改革。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總結:我們習慣於給舊時代的帝王將相唱讚歌,他們稍有動作,我們就美其名曰“英雄史詩”“至善至美”,他們在利益問題上稍作讓步,我們就稱他們“德被蒼生,流芳萬世”。然而當我們冷靜分析歷史軌跡,從平民的視角看待這些被史書寫得讓人熱血沸騰的歷程時,我們就會赫然發現——從秦始皇到宣統皇帝,中國的基本土地制度基本沒有改變過,也就是無論如何改朝換代,農民的利益、地位、處境從未得到過改善和保護,從來都是被盤剝、壓迫的對象。

朱元璋出爾反爾背叛、出賣乃至反噬農民的歷程,也印證了一個歷史真相:

從陳勝吳廣起義,到太平天國運動,舊時代幾乎所有成規模的農民起義,不過打着實現平民利益口號,鼓動着平民去流血犧牲,其本質最後不過是實現自己或家族的野心和慾望,例如宋江用兄弟、嘍囉們的頭顱,只爲給自己謀個封妻廕子,洪秀全鼓譟數十萬百姓當炮灰,不過是貪圖個窮奢極欲的帝王派頭。

生在這個時代,是我們無數人的幸運,我們該倍加珍惜!

(觀點與視角原創作品,歡迎關注本自媒體號並參與互動;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