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以上这些培养孩子吃饭的问题上,家长们常常出现的错误又会怎样影响到孩子呢。不要因为孩子吃的少,或者不会用筷子、勺子等就经常给孩子喂饭吃,这会让孩子养成被别人喂饭吃的坏习惯,更会认为吃饭这件事情就是需要家长喂的。

互联网的普及,许多育儿知识也开始逐渐被各个家庭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明白:学习成绩从来都不是衡量一个孩子成就的因素。


那么我们在和孩子一起吃饭的时候,是否注意过孩子的餐桌礼仪如何呢?想必我们也经常会在各种地方吃饭的时候看到过熊孩子的身影吧?在吃饭的时候也四处乱跑,或者放开嗓门大喊大叫。吃饭的时候又用筷子对着饭菜一顿“霍霍”,搞得杯盘狼藉,好像刚刚打过仗。

几乎所有人都会讨厌这种孩子,以己度人,我们自己的孩子身上,是否也出现了这种问题呢?我们在培养孩子吃饭的问题上,经常有哪些错误的行为呢?


01、错误的培养方式

很多孩子不愿意吃饭,或者只吃了一小口就说自己饱了不吃了,转头去玩自己的小玩具。这个时候家长们常常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总是会端着饭碗追着孩子满屋跑,为的就是孩子可以再多吃一口饭。

一些老一辈可能还保有着过去的老观念,认为孩子的肠胃很脆弱,牙齿也并不牢固。所以不会让孩子自己去咀嚼食物,担心会伤害到孩子,于是就把食物放在自己的嘴里面,咀嚼碎了之后再喂给孩子吃。

有些孩子吃饭特别费劲,让不少家长气的抓耳挠腮,于是就会用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比如让孩子看动画片等。然后趁着孩子不注意,快速地将食物放进孩子的嘴里,让孩子被动吃饭。


因为筷子和勺子的使用对于孩子来说着实有些困难,而许多家长为了图意省事,就让孩子自己抓饭吃。这种方法也是错的,只不过需要家长能意识得到,而另外一些人意识不到罢了。所以有过这种情况的家长一定要注意一下哦。

那么以上这些培养孩子吃饭的问题上,家长们常常出现的错误又会怎样影响到孩子呢?在引导孩子吃饭这件事情上,是否有一些小妙招可以让许多家长们摆脱孩子不吃饭、孩子的餐桌礼仪不正确的苦恼呢?


02、错误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种错误的行为往往会造成孩子越来越不爱吃饭,

而这种行为对于孩子吃饭习惯的培养也是不好的,会导致孩子在吃饭的时候经常吵闹,或者四处乱跑乱跳,成为别人眼中的熊孩子。

其实我们大人的唾液中往往携带着大量的细菌和病毒,这种自己咀嚼完食物后再喂给孩子吃的做法其实会伤害到孩子,使得孩子很容易患上胃炎或者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甚至会出现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出血的症状!而且经常这么做,孩子会失去咀嚼的能力,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


这种突击喂饭的方法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气管,而且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没有放在吃饭上,而是放在了看电视或者其他事情上,会养成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坏习惯。

而且这种孩子容易在吃饭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全都倒在自己的碗里,吃“独食”。这种现象很多家长竟然还沾沾自喜,却未曾想过,孩子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不懂得分享,长大之后很难交到朋友,工作、婚姻等又怎能顺心呢?

不去学习如何使用筷子就永远都学不会,而且我们的手上都有很多脏东西,有些病毒甚至我们洗手都难以冲洗干净,更别提吃到嘴里面了!

更何况如果孩子一直不想学习如何使用筷子,一直不会用筷子,以后在旁人面前吃饭的时候,还像个原始人一样用手抓东西吃,别人又会怎么想?这样的餐桌礼仪,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

那么我们日常在引导孩子好好吃饭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小妙招呢?


03、引导孩子吃饭的小妙招

首先就是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对于吃饭这件事情的主观意识,让孩子主动吃饭,好好吃饭,才能吃好饭。不要因为孩子吃的少,或者不会用筷子、勺子等就经常给孩子喂饭吃,这会让孩子养成被别人喂饭吃的坏习惯,更会认为吃饭这件事情就是需要家长喂的。

而这种不好的主观意识一旦养成,想改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这就和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一个道理,先让孩子产生主观的意愿,再继续培养详细的餐桌礼仪,这样才是正确的引导孩子吃饭的方法。


在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一定要让孩子按时吃饭,不能总是给孩子没事就喂点小零食,水果等等。特别是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玩耍完事后,会消耗大量的体力,这个时候吃饭就一定要及时,万万不可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的。


家长们应该培养孩子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吃饭,而不是让孩子自己端着饭碗去沙发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或者坐在床上吃饭。这不仅仅是基本的用餐礼仪,也可以培养孩子认真吃饭的好习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