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开福区清水塘街道自购专业车辆组建开福区首个“绿色大篷车”队,覆盖全街15个大型物业小区,精准分类收运干湿垃圾。”清水塘街道办事处主任文琬莹说,目前“绿色大篷车”队已有4辆专业清运车,上门服务覆盖15个大型物业小区,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准确率达90%,居民基本养成定时定点投放的好习惯。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卓 通讯员 郑琛琛)全封闭的专业垃圾装载收运车穿梭小区楼栋,为居民分类收运干湿垃圾。服务上门,就一个条件:干湿垃圾请分清楚,否则“拒载”!今日,开福区清水塘街道自购专业车辆组建开福区首个“绿色大篷车”队,覆盖全街15个大型物业小区,精准分类收运干湿垃圾。上门服务的同时源头把关,未实行分类或分类不符合要求的生活垃圾一律被拒收,倒逼生活垃圾干湿精准分类。

“这一袋垃圾里,包装袋和剩饭菜混在一起,请您重新干湿分类后再送过来。”今日,开福区清水塘街道四季花城社区公园9号小区,在上门服务的“绿色大篷车”前,居民马先生一袋混装的垃圾就吃了“闭门羹”。环卫督导员每袋垃圾都仔细检查,分类合格,拒绝上车。

“绿色大篷车”最早在清水塘街道清水塘社区试点。社区党委书记汤国清算了一笔账,辖区内12个物业小区,覆盖居民2120户,平均每户日均产生1公斤湿垃圾,如完全依靠物业公司进行收运,将花费大量人力和经费而且难以精准。经多方商议,街道决定试行“街道包转、社区包点”收运模式试点,组建一支“绿色车队”。街道出资采购专业湿垃圾收运车,物业公司每年缴纳2万元清运费,确保做好前端分类把关,社区负责中端收运监管,每日2次定时上门收运,只要分类质量合格的垃圾,就由社区负责集中送至湿垃圾中转站。这样一来,既减少了物业公司的负担,又提升了他们推行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

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守门人”,在垃圾分类工作闭环里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为促推物业公司积极履职,清水塘街道严格履行开福区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倒逼制度,坚持“不分类不收运”。在城管队员督查下,专人对送至辖区各个干湿垃圾站的垃圾进行“体检”,只要发现干湿垃圾混装现象,直接拒绝收运,倒逼物业履职。

“夏季来临,如果因为分类不好导致垃圾被拒绝,谁也不愿承受异味的煎熬,‘上门服务+不合格拒载’倒逼效果明显。”清水塘街道办事处主任文琬莹说,目前“绿色大篷车”队已有4辆专业清运车,上门服务覆盖15个大型物业小区,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准确率达90%,居民基本养成定时定点投放的好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