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军在战术上犯了重大失误,由于朝鲜半岛北部地形复杂多变,受贯穿北朝鲜的太白山脉影响,如果军队要进入北朝鲜腹地,就一定会分成两个方阵独自前进,而这就导致了两队因作战距离过远失去了本该有的协同作战能力,善于穿插和分割的中国军队对这些没有联系的部队分别进行了围剿,美国军队显得毫无招架之力,很快就成了志愿军的手下败将。战争虽已结束,但中国志愿军为此损失惨重,联合国在战后对双方伤亡有一个简要的统计,中军高达65万死亡人数,美方军事实力在那时无人可敌,有这些尖锐武器,美军的伤亡不到我军的一半只有26万人。

二战胜利后,美国和苏联需休养生息,而且两国实力相当,由此进入冷战时期。一直到1991年,前苏联解体,这场“相互遏制,不动武力”的特殊时期才得以结束。在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开始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世界局势紧张加剧。
而前苏联的实力也是相当强大,在这样的形势下,因为都拥有核武器,所以都不敢发生热战,如此的情况下,美苏的较量就在一个特定的区域—朝鲜半岛展开了,美苏双方把北纬38度作为分界点,把朝鲜半岛分成两个国家,一个是朝鲜,另一个是韩国。
对于两个实力相当强悍的大国来说,对朝鲜半岛进行瓜分,不过是战后他们所得利益的表现,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之下,两边人民为国家统一而进行的运动此起彼伏,然而由于这样做,触及到了美苏的既得利益,双方的领导人都被杀害。被强行瓜分,形成不同意识形态的两国国家,对今后的影响是很大的,到现在为止,朝鲜半岛格局的发展还吸引着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目光。
在我国近现代战争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中,抗美援朝战争无疑也很值得一提,同艰苦取得胜利的八年抗战一样,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令人唏嘘的是,这场战争的悲壮程度同样不亚于抗日战争,在抗美援朝的三年时间里,夺走了约十二万人民志愿军的生命。
彼时的新中国才刚刚成立,元气尚未恢复,在人力物力奇缺的情况下,犹如晴天霹雳。刚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中国可以说是一片废墟,到处都需要重建,明知会遇到很大的损失为何还是组建了人民志愿军,拿出这么多人力和资源去支持另一个国家,还和当时势力如日中天的美国进行对抗呢?
现在不熟悉历史的年轻人也许很难理解中国这一行为,即在自身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还冒着巨大风险去参加朝鲜战争,唇亡齿寒这个寓言故事想必大家多少都听过。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势力如日中天,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甚至欲图插手我国的台湾问题,直接表现就是美国海军的第七舰队驶入我国的台湾海峡,中国政府的领海权遭到了极大的无视和挑衅,这种情况中国已经在近代屈辱史中经历过太多次,历史给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再次敲响了警钟。
朝鲜若是亡国,居心叵测的美帝势必会从台湾开刀,借帮助蒋介石的资本政府完成独立统一之名,小至干涉中国内政,大到使中国再次沦为丧失领土权、司法权等权利的殖民地。另一个原因则在于,中国作为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国家,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国际上几乎可以说是略等于无,只要这场战争获得胜利,才能使得中国更好的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新中国组建志愿军对朝鲜进行支援的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给了美国当头一棒。1950年10月19日的晚上,黑夜笼罩下,偷偷度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接着向一线开进。根据作战之前讨论出的计划,组织了防御线的志愿军掩护朝鲜军队向北方撤离,美国佬被之前的战役胜利冲昏了头脑,完全没想到事态已经发生了变化,联合国总司令麦克阿瑟扬言“要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当老大的都不以为是,下面的小弟又怎么会重视呢?25日,温井地区,在志愿军预设的埋伏地里,一个脱离大部队的南朝鲜军队的一个步兵营闯了进来。
这个步兵营既然进入了我军的地盘,就不要想走了,当天十点多的时候,这个步兵营被我军第40军第118师用多种战法全部消灭。第118、第120师随即继续战斗,攻占了温井。然而联合国军遭受打击之后,称这次事件是意外,是我军侥幸罢了,在绝对实力面前,我军必会败北,在这样的思想下,联合国军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就改变策略,而是继续向北推进。美军骑兵第1师在10月31日由平壤调到云山、龙山洞地区。我军于11月1日向云山猛攻。战斗非常激烈,持续了3天,美军骑兵第1师被志愿军狠狠打击,从而大大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局势。
第一场战役结束之后,被志愿军打回交界处,看似是几率几乎为零的事件,然而它真的成为了事实。在第一次战役后,我国志愿军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然而美国几乎无视了。麦克阿瑟集中了22万人,重新对中朝军队,分东西两个战线发起进攻,说这次攻势必能打败中朝军队,取得胜利,可这次史称“圣诞节攻势”的战争,却让他一败涂地无法翻身。
我国志愿军决定利用敌人的计策反攻,采取向敌人示弱、吸引敌人进入不易地位的对策,一会打,一会撤,把敌人引进我方战场。果然,联合国军上当了,他们无意识地跟着我军沿清川江一北进入埋伏圈。1950年11月25日,趁对方没有防备,志愿军发起反击,对方仓卒应战,南朝鲜军的第7和第8师被剿灭,自此,揭开了第二次战役的帷幕。短短一天,联合国军西线部队崩塌,联合国军人心惶惶,他们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另一边,东线的联合国军状况也很惨,11月27日,我军歼灭美军主力部队大部。28日,联合国军紧急展开会议,讨论之后,最终决定,撤回全部部队。我国志愿军的英勇战斗,最终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从而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外)的全部领土,朝鲜战局的局面重新展现。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是最主要的参战国,但是苏联解体后,有些未公开的资料显示,这场战争是在斯大林的默许之下爆发的,同时苏联方一直都说这场战争他只是个观望者,没有参与任何军事行动,只不过在装备上为中国提供了些许帮助。战争虽已结束,但中国志愿军为此损失惨重,联合国在战后对双方伤亡有一个简要的统计,中军高达65万死亡人数,美方军事实力在那时无人可敌,有这些尖锐武器,美军的伤亡不到我军的一半只有26万人。
近年来网络日渐,许多人就借助网络平台发声说中国采取“人海战术”拖死了美国,那么事实如他们所说吗?而时过境迁之后,抗美援朝一战后,外国人的评价又如何呢?战前战后态度180度大转弯,连日本都服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本书中写到:“记者们总喜欢谈到“亚洲游牧群众的人海战术”。这种说辞完全没有依据,完全是凭空捏造。事实上,以团以上的单位进行出击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些军事任务大部分都是一个排的兵力去完成。中国红军威名远扬,不是因为人口基数大,而是靠头脑和团结。美国于《战争中的美国从书朝鲜战争》一书中讲到:“当美国的报纸里充斥着关于中国“人浪”攻击的夸张报道时, 在前线的事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中国军队令人敬畏, 不是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而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欺骗战术和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很明显我们可以了解到,兵力并非是我国志愿军占据优势地位的原因,而人海战术这一说法更加站不住脚跟。朝鲜战争是美国在其军事史上为数不多的失利战役之一,战争结束后,美国把朝鲜战争又重新回顾了一遍,试图发现自己的失误。分析来分析去,值得被人留意的有以下这几点,从中也能找到答案。
排在第一位就是美国政府和军队在面对中国军队时都有着极强的优越感,在这些高层政府官员看来,中国不会也不能在援助朝鲜这件事上投入太多。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刚结束长期抗日战争的中国,还处于一穷二白,缺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艰难时期,作为他们对手的是国家实力和军事能力都超强的美国,要想同美军对抗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
美军的高层将领麦克阿瑟也抱着类似的想法,无视了中国政府面对联合国军意图越过三八线的强烈反应,但他认为在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配备着落后武器装备的中国简直不值一提。骄傲的军队必定会打败仗,这是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出的道理,但麦克阿瑟显然忘了这些在生活中朴实有用的真理,那个关于圣诞节火鸡的笑话让他英名尽失。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军在战术上犯了重大失误,由于朝鲜半岛北部地形复杂多变,受贯穿北朝鲜的太白山脉影响,如果军队要进入北朝鲜腹地,就一定会分成两个方阵独自前进,而这就导致了两队因作战距离过远失去了本该有的协同作战能力,善于穿插和分割的中国军队对这些没有联系的部队分别进行了围剿,美国军队显得毫无招架之力,很快就成了志愿军的手下败将。
此时麦克阿瑟的“圣诞节前这场战争就可以结束”的言论早已深入美军军心,士兵们归心似箭,一心想着尽早结束这场战争进入北朝鲜,只重视行军速度而忽视了防守,原地驻扎的方式使美军被分离成了一个个更小的部队,成为了一个个孤立的小据点,志愿军便对这些互相分离的小部队实施了精准打击。过了这么多年,朝鲜战争依然被当作典型战争案例在美国军校被用来作教学讲解,可见朝鲜战争给了他们多大的打击。
有些人觉得,在朝鲜战争中,没有直接参战的日本才是获利最多的人,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呢?在整个朝鲜战争发生的这几年内,日本的经济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靠近韩国,再加上日本和美国的亲近关系,于是,日本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却在后方为美国提供支援,对美国进行物资供应也促使了日本的工业、农业等向前发展。战争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在经济方面,还将日本处于崩溃边缘的汽车工业又拉了回来。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军委托日本汽车企业经手的卡车就达到了6000辆还多,30年后,由于积累的大量经验,日本的汽车产量就是世界第一了。战争双方宣布停战后,日本已经慢慢步入了发展的正规。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一位学者盛伟准之夫在他撰写的《日本政治史》里写到,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给美国带来了压力,所以美国对物资的需求量变大,从而对日本经济恢复提供了助力,很快从二战带来的阴影中起死回生。美国作为日本当时的老大,一直作为保护伞给予日本援助,是日本发展的底气。
朝鲜战争的意义是非凡的。朝鲜战争中,中国打败了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中国令世界刮目相看,在和美国的对战中,取得了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以后,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升,而之后的一系列的活动和阅兵仪式更是令世界瞩目。它让人们明白的是:这些年,头一个使我们挺直脊梁的,是作为我们国家民族标杆的志愿军将士,他们刷新了整个世界固有的认知。
当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始于援手时,也不过是拿些钱和物资给对方而已,但是把自己国家的核心技术以及生产设备包括专家技术人员都投入进一个处于贫困中的落后国家,甚至还提供手把手教学创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是从未见过。但在1950年,世界历史都极为少见的一次工业援助,就出现在前苏联和中国,并且前苏联一共为中国提供了156项工业项目的援助。那个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经济发展基本靠农业维持,在工业建设方面更是一无所知,根本不知从何入手。
而在中国获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后,苏联看到了中国政府对自己毫无私心的帮助,与此同时,还很好的遏制了美军向亚洲发动进攻的步伐,也相信拥有如此强大的意志力的中国在未来能成长为一个非常厉害的国家,更愿意与此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