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國家航天局公佈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計劃通過實施一次發射,實現多個工程目標,包括火星環繞和着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進行精細巡視勘查。根據計劃,我國將在今年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原標題:倒計時!火星,我們來了!)

根據計劃,我國將在今年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在今年航天日期間,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名字“天問一號”公佈。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爲民,介紹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最新進展。

我國將在7、8月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由於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因此探測火星需要選擇它與地球距離較近的時機,而這樣的機會每隔26個月纔有一次。根據我國的計劃,將在今年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包爲民: 今年在7月至8月之間,我們將用我們國家新一代運載火箭裏最大的長征五號火箭進行發射。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以後,在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

火星與地球最近的時候,距離大概有5500萬公里,探測器在經過長途飛行後,如何成功被火星的引力場捕獲,是任務中的關鍵點之一。如果捕獲失敗,探測器將會與火星擦肩而過。

我國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着陸巡視器兩部分組成,着陸巡視器將在火星表面軟着陸,並釋放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進行巡視探測。火星車將停留90個火星日,開展巡視探測、火星地貌特徵研究等多項任務。

包爲民: 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略長一點,大概是24小時37分鐘。火星車的設計壽命在火星上90天,也就是地球上三個多月的時間。

降落段7至8分鐘 安全着陸是任務關鍵點

火星探測器在奔火的途中一直處於高速飛行狀態,在着陸之前,需要先將速度降下來,從4.8公里/秒,減到着陸時的0。這個過程大概需要7到8分鐘,分4個減速段。雖然時間短,但卻是整個任務的關鍵點。因爲它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着任務的成敗。

第一個階段是氣動減速段,把速度從4.8公里/秒減速到460米/秒,用時290秒左右。形象地說,相當於來了一個急剎車。

接下來探測器將打開降落傘,大概用90秒的時間,將速度由460米/秒降到95米/秒。

隨後就進入到動力減速段,探測器的反推發動機點火開始工作,將速度減小到3.6米/秒,這大概需要80秒。

最後的100米還有一個懸停避障,即着陸緩衝段,這個時候的速度相對於地面速度0。

在此之前,我國已經成功進行了懸停避障試驗,在最後的着陸階段,探測器通過懸停在空中,可以對火星表面進行觀察,爲選定着陸點做最後的準備。

包爲民: 100米已經比較低了,可以看一下地面有沒有坑、大的石頭,有的話就避開它,保證落地的安全性。

計劃實現“繞落巡”及完成五項科學目標

根據國家航天局公佈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計劃通過實施一次發射,實現多個工程目標,包括火星環繞和着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進行精細巡視勘查。此外,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還設定了五大科學目標,主要涉及空間環境、形貌特徵、表層結構等研究。

據瞭解,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共分爲兩部分,今年即將執行的首次火星探測將驗證相關的關鍵技術。之後,我國還計劃在2030年再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執行採樣返回任務。

未來2至3年將進行11次飛行任務

今年5月5日,我國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這也開啓了我國空間站建造的序幕。預計在未來2至3年,我國將進行11次飛行任務,預計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的建造任務。

據瞭解,我國將進行三次空間站的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的發射,另外還有四次載人飛船的發射、四次貨運飛船的發射。

目前,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已完成正樣產品總裝,“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正在開展初樣研製;空間科學載荷已經陸續轉入正樣研製。我國空間站建成後,預計使用壽命爲10至15年左右。

高仰止 本文來源: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