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古红蓝出CP?从《代号:BEE》看选游戏icon的重要性

正所谓"自古红蓝出CP",红色通常代表着热烈,蓝色则意味着冷静,是动漫游戏等二次元作品中最常见的互补型人物设定。比如CAPCOM著名动作游戏《鬼泣》系列中的但丁和维吉尔这对双胞胎兄弟,维吉尔身着蓝色大衣,性格沉默寡言并且冷酷无情,但丁一身红色披风,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又隐藏温柔。这类人物凑在一起往往会形成极强的化学效应,非常容易让人发出"磕到了""真香"等声音,何况红蓝混合还能形成"基佬紫"呢?

在万物皆可CP的当下,因为"红蓝"而被组CP的可绝不限于同一部作品,跨游戏拉郎都是常事,不仅仅是人物,更有甚者连产品都不放过。任天堂大热掌机switch的joy-con手柄,标准经典红蓝配色就使得各种同人产出层出不穷。而网易旗下两款王牌产品《梦幻西游》和《大话西游》,也是在推出手游后将icon分别设计为红底黄字和蓝底黄字,这对青梅竹马又在秀恩爱,很让人不无法多想呀~

然而红蓝CP吧,有时候除了相爱,还有相杀。近期有一款3D动作手游《代号B.E.E》开放了测试,可是还没等大家对游戏品质玩法说几句话,先因为icon和隔壁游戏"CP感"十足而遭到了大肆吐槽。你看,这两个图标一左一右,一红一蓝,放在一起还颇有深情对视的感觉。

不过问题就是两者太相像!同样的侧脸,红瞳,少量机甲元素,第一眼确实过于雷同,让质疑之声四起。其实这个时候如果顺势营销一波"红蓝CP",或许会成为一段佳话。

不过说到游戏icon设计,确实是个技术活。特别对于新游戏来说,icon的好坏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玩家是否会下载游戏。目前游戏界主要的icon设计方式有几大类,其一是使用游戏内元素:比如游戏角色、游戏道具、游戏标识等作为主视觉,这其中游戏角色又是最为常见的方式,认知度高,和玩家间也更容易共鸣。第二种则是纯文字,这类icon主要是强IP向游戏才能使用,而且要求受众对本身的文字logo有极强的认同感,一般适合于老牌端游转手游或著名影游联动作品。

除此之外,还有使用游戏类型元素的,比如音游使用音符/乐器元素来强调游戏性质;还有使用明星头像的,这种游戏目标明确,基本就是全用明星吸引流量了,不过由于使用明星形象对游戏本身的感知度有一定损失,所以一些游戏在最初宣布代言人时候会短期使用明星作为icon之后,通常很快会调整回来。

ICON因为要做得清晰独特,所以设计的时候总是用最简单而又最突出的素材进行整理,撞元素有时候难以避免。《代号B.E.E》就是典型的二次元手游的icon设计方式——游戏角色立绘面部展示。我们点开Taptap平台二次元游戏分类,会发现很大一部分icon都有着同样的相似点,譬如多使用游戏中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且"三无少女"使用偏多,发色以白色、蓝色、红色为主;瞳色则红色、蓝绿色占据半壁江山;线条是相当典型的日漫画风,展示正脸或者不同角度的侧脸。基于这样的事实,《代号B.E.E》现在全网一边倒的指责其实稍显偏颇。

或许连原本的设计者都没有想到,使用了一个几乎不会出错且最常见的icon设计方式,却给游戏在测试期就带来了第一波负面舆论,以至于游戏在测试期最该收集的关于玩法、战斗等需要玩家反馈的部分,声音大幅削弱了。

凭心而论,如果不是因为这次负面,《代号B.E.E》其实是一款可以给予关注和期待的二次元游戏。虽然动作还有些僵硬,但是基本的打击感做出来了。技能设计的不错,衔接也比较流畅,更重要的是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代号B.E.E》拥有一个技能强化的超载系统,这个系统能每5S从左到右强化你所带的其中一个技能从而打出高额伤害;另外有个次元重叠的设定,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极限闪避系统,这个状态可以再次激活超载系统并且可以让全部技能都进入超载状态(只能释放一个)。如果能调整一下硬直时间,让技能搭配的连招释放更顺畅,战斗手感应该还会有一个更明显的上升。

所以说,讨论一个游戏到底如何还是要体验亲身一下才能做出结论,跟风吹或跟风喷都不可取。但是难道说《代号B.E.E》在这场风波中就全然无辜吗?倒也不然,至少在一些操作上确实不够成熟。我们能看到一个体量不大的游戏工作室,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测试导致的慌乱。比如这个"深情对视"版icon,虽然官方最终也进行了解释,其实之前出了三版草图,最后是根据玩家匿名投票结果选定了现行icon,但确实没想到造成这样的后果。

怎么说呢?玩家是视觉动物嘛,好看就行,这三个icon给我选我可能也会选第三个,但是作为游戏开发者应该做好竞品调研,考虑市场风险,所以说即使并非主观上的故意,但客观上依然存在疏漏造成目前的结果,游戏方依然应当负起责任,承担因为这次负面而导致的口碑下滑。

好在《代号B.E.E》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认错态度"良好,而且也已经放出了后续调整计划,比如重新开始icon设计工作并放出草稿接受玩家监督,并且部分内容也将进行重置。至于最终还能不能再次赢回玩家们的心,那就只能静待游戏下次测试所展现出来的品质了。

多了这么多人的监督,是压力也是动力,那就希望这次游戏团队能"因祸得福",做出一款真正的精品游戏来接受真正的市场检验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