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记载,古代素纱襌衣则多用来罩在锦衣之外,可以提高个人的气质和美感,自古以来,不止女子爱美,古代的男子也非常注重美感,1983年,湖南省博物馆开始对这一工艺进行仿造和复制,但经过多方努力还是失败了,成品出来后的重量均都在49克之上,而它也成了我国第一无二的存在,如今,西汉直裾素纱襌衣也成为了我国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从工艺和品质来看,是制作难度最高的一件文物,尤其是它所采用的原料,是战国时期是当时最珍贵和高品质的水晶,从外形上来看,它和我们如今常用的玻璃杯非常像相似,或许是因为制作水平的限制,所以它的线条轮廓和美感都采用了最简单的手法打造,所以这才会使我们误以为它是穿越品,但实际上,这种工艺在如今也无法复制和仿造,2002年,战国水晶杯被列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名单中。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很多历史文化传承被替代,甚至有的一些早已失传了,比如在近些年很多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些工艺就让专家们叹为观止,就算是用现代技术也无法仿制和复原,比如金缕玉衣,日光镜,素纱襌衣等。

1968年,河北省满城发现一座汉代墓葬,出土文物不下百件,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还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身上所穿的两件金缕玉衣,从外观上看,它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头部是由大部分长方形的小玉片组成,五官则是用大玉片雕刻组合而成,形态逼真,这套玉衣的整体长度大约1.88米,约用2498块玉片和1100克的金丝制成的,因此被称为“金缕玉衣”。

据记载,金缕玉衣是西汉时期,只有地位极高的王公贵族才能穿的丧葬殓服,从工艺以及材质来看,都需要耗费不少人力财力,因此更是招来了不少盗墓贼的惦记,从1968年,第一件金缕玉衣出土至今,一共出土了十来件同样大小不一的玉衣,但是直到今日,也没有精美的技术完全复原2000年前制作它的工艺。

1990年10月,杭州市半山镇挖掘出一座战国晚期墓葬,里面出土水晶、玛瑙、琉璃、玉等随葬品约有51件,其中有一件水晶杯,让很多人都误以为是“穿越品”,毕竟距今2000多年前得到古代,不可能有这么精美的工艺,但是事实证明,古人的智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在经过专家的检测和翻阅资料发现,这个战国水晶杯是由一整块水晶打磨而成的。

从工艺和品质来看,是制作难度最高的一件文物,尤其是它所采用的原料,是战国时期是当时最珍贵和高品质的水晶,从外形上来看,它和我们如今常用的玻璃杯非常像相似,或许是因为制作水平的限制,所以它的线条轮廓和美感都采用了最简单的手法打造,所以这才会使我们误以为它是穿越品,但实际上,这种工艺在如今也无法复制和仿造,2002年,战国水晶杯被列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名单中。

第三件就是1972年,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素纱襌衣,它是西汉时期,长沙侯利苍的夫人,辛追的陪葬品,全名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这件衣服采用的是精心培育的蚕丝作为材料,以单经单纬丝交织的方孔平纹制作方法完成,整体重量只有49克,真正做到了轻薄如丝四个字,刚出土时,这件襌衣颜色绚丽,色彩分明,就和其墓主人一样,被保存的非常完善。

根据记载,古代素纱襌衣则多用来罩在锦衣之外,可以提高个人的气质和美感,自古以来,不止女子爱美,古代的男子也非常注重美感,1983年,湖南省博物馆开始对这一工艺进行仿造和复制,但经过多方努力还是失败了,成品出来后的重量均都在49克之上,而它也成了我国第一无二的存在,如今,西汉直裾素纱襌衣也成为了我国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