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或许,曹原在物理学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天赋,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就研究出了“震动世界”的科研成果,并且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或者可以说,曹原成为了登上《自然》科学杂志中最年轻的年度科学人物,而这一点,让世人认识了中国培养的出来的天才少年曹原。

唐代诗人李白曾经说过,“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也说过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的话,这是他以自身为表率,为自己发出的声音呐喊。而近代梁启超先生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这样的豪言壮语,以激励天下有志少年为祖国发展建设而奋斗。

时至今日,同样有不少年轻人以远超同龄人的能力,在各自领域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譬如说,那个曾经14岁就进入中科大的天才少年曹原,他就以自己的努力,在科学研究道路上走到了世界前列,达到了无数同龄人都未曾达成的成就。
那么,这个曹原又是何许人呢?为何能够引起众人的关注呢?其实,从他目前的履历来看,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人物。
一、“天才”少年曹原
曹原是一个年仅24岁的年轻人,以他现有的头衔来看,他目前应该称得上是中国最年轻的学者。除此之外,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
曹原是1996年在成都出生的,随后跟随父母一起去了深圳,从小就展现了非凡天赋的他,总能在他身上找出超越同龄人的闪光点。2007年,年仅11岁的他进入了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而且仅仅花费相当于常人一半的时间,就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全部读完了。
2010年,也就是在他14岁的时候,他已经学完了全部课程,并且以理科69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进行学习。

这个时期的曹原除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之外,他还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别的同学正在为考试操心时,他已经轻松完成了所有课业,并且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做实验。
当他听说,若是在常温状态下能够找出拥有超导特性材料,便是能够震动整个科研界的发现之后,本来就对物理学充满兴趣的曹原就将其作为了挑战目标。到了大二时期,他就开始着手石墨烯相关方面的实验,并开始请求学校的教授对自己进行指导,而此时的他,不过刚刚16岁罢了。
等他18岁的时候,他已经成功的考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且于次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从这些履历来看,曹原不愧是一个实打实的“天才”人物,他的惊人天赋,使得他做到了常人要花费两倍甚至是三倍时间才能达到的成就。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的事迹被众人知道后,才能引起广泛的讨论,才能引起众人的关注。
那么,这样一个天才人物,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又达成了何等成就呢?

或许,曹原在物理学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天赋,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就研究出了“震动世界”的科研成果,并且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二、成果发表
19岁的曹原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时候,除了保持自己优异的成绩之外,还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做实验。因为热爱物理学的缘故,他在实验上耗费了极大的精力,甚至已经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之后,曹原发现有非硅超导电性的因子很可能就存在于自己多年研究的石墨烯当中。这个发现令曹原非常兴奋,他埋头于实验室,坚持不懈的做着自己的工作。
经过多番不懈的努力研究之后,他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大约1.1°的角度时,就会产生超导效应。兴奋不已的曹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两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
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国际学术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新篇章。而《自然》科学杂志也在2019年的时候,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而年仅24岁的曹原赫然位列榜单第一名。

就这样,曹原在完成了自己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攻读之后,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学者。或者可以说,曹原成为了登上《自然》科学杂志中最年轻的年度科学人物,而这一点,让世人认识了中国培养的出来的天才少年曹原。
也正是这一系列的荣誉,让天才少年曹原走进了大众视线当中。从他早年的履历当中来看,他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的成就以及他的优秀程度也确实令广大网友称赞不已。
不过,说到这里,可能有好些人会产生疑问,那就是他在美国攻读博士期间,是如何处理外界的“诱惑”呢?
实际上,在这一方面的处理,曹原体现出了远超常人的“成熟”。
三、拒绝“诱惑”
24岁的曹原取得了震惊学术界的发现之后,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的橄榄枝,就连向来自大的美国也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加入美国国籍,并且许诺了一系列“好处”。
但是面对所谓的“诱惑”,曹原并没有丝毫动心,他并没有觉得美国绿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是祖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他能够在物理学上达成里程碑式的成就,离不开祖国的支持,他以中国人的身份而自豪。不但拒绝了,还直言:“美国绿卡算什么?我是中国人,我要留在中国!”

当然,除此言论之外,他还在《自然》科学杂志的相关约稿中谈到自己。曹原觉得自己“并不特别”,跟普通人并无太大的区别。毕竟,他在大学之中呆满了四年。不过,曹原也承认自己的情况也不太常见,他称自己只是在中学阶段跳过了三年的无聊时间。
除此之外,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他的导师对他也有着非凡的评价。他的导师曾说他的实验技巧在研究之中非常重要,他就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修补匠”一样,喜欢把东西拆开之后再进行重组。
另外,别看曹原看起来非常年轻,但是他整个人格外“成熟”。一旦碰到问题之后,他能够将自己的专注力放在实验中,从而不被外界的所有“诱惑”引诱。他的坚持不懈和抵御外界诱惑体现在他的研究方面,有一次,他甚至能专注起来花费六个月的时间就为了研究一份看起来比较特殊的数据。
曹原能够在达成如此成就的同时,还保持着“冷静”的心态,不为外界诱惑所扰,的确是令人钦佩。而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着他的才华,让自己成为了后来者的学习榜样。同样,年仅24岁的曹原,也并没有在获得非凡的荣誉之后,停止自己的脚步,他继续埋头苦干,从事着自己的研究。
结语:
每年的《自然》科学杂志十大人物封面图片都是一个数字10,但是具体样式都会融入当年的科学热点事件。比如说,2016年的封面图片数字10就如同涟漪一般,暗喻着当年的最大科学成果“引力波”的发现。

而2018年的封面图片中数字10,则是将石墨烯的正六边形碳环结构融入了进去,其暗指的就是曹原在石墨烯方面的研究成果。
2020年5月6日,也就是前不久,已经在石墨烯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曹原,再度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关于魔角石墨烯方面的研究进展。
由此可以看出,荣耀加身的曹原,并未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他依旧用自己的力量,在物理学领域不断地开拓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