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之,贾母批判《凤求鸾》,既不是骂黛玉,也不是骂宝钗,而是骂传播贾府绯闻的那些小人,从而洗清贾府的清白,特别是宝玉和姑娘们的清白。更重要的是,贾母这番掰谎,实际上是掷地有声,给那些传播绯闻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同时也洗清了贾府的清誉,特别是宝玉和姑娘们的清誉。

有一年元宵夜宴上,贾府请了两个女先生来说书。结果女先生刚起了个头,就被贾母喊停了。接着,贾母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狠狠批判了《凤求鸾》。

那么,这个故事到底有何玄机?贾母又为何要批判呢?

其实,这只不过是个才子佳人的故事罢了,和《西厢记》差不多。故事中说,残唐时期,宰辅王忠之子王熙凤,在进京赶考途中,邂逅了李乡绅独女雏鸾,两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

这故事虽老套,但也没什么太出格的地方,何以惹得贾母如此批判呢?关于这一点,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有读者说,贾母这是骂黛玉呢,而另一部分读者却说,贾母明明骂的是宝钗嘛。

​这些认为贾母骂黛玉,或者宝钗的人,主要根据就是贾母说的这句话: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

这句话可厉害了,往黛玉身上套,似乎没毛病,往宝钗身上套,好像也没毛病。黛玉的确对宝玉一见钟情,心里也的确想着终身大事。

宝钗也爱着宝玉,也有嫁给宝玉的心思,不然“金玉”之说,大可不必在贾府提起。说贾母这是骂黛玉,仿佛也有道理;可说贾母骂宝钗,似乎也没错。

那么贾母骂的人,真的是黛玉或者宝钗吗?多姑娘曾说过一句话,一语道破实情。

多姑娘是晴雯的表嫂,晴雯被撵出去后,就住在她家里。一日,宝玉偷溜出大观园,去多姑娘家,看病得奄奄一息的晴雯。

当时,晴雯正和宝玉诉苦,两人都淌眼抹泪,还交换了中衣。而这一幕,却被门外的多姑娘都看了去。于是多姑娘进屋里,用言语挑拨宝玉。

见多姑娘如此言行,宝玉吓得“花容失色”,恳求饶命。多姑娘见宝玉羞红了脸,又怕成这样,就笑着说:

呸!成日家听见你风月场中惯作工夫的,怎么今日就反讪起来。

​多姑娘这话乍一听,特别喜感可笑。但笑过之后,我们细想想,就能发现这话多触目惊心!“成日家听见你风月场中惯作功夫”,也就是说,多姑娘天天都能听见宝玉的绯闻,而且是在“风月场中”的绯闻。

可宝玉何曾去过风月场?他压根就不怎么出门,成日家呆在大观园,混在姐妹丫头队里。他又何曾在外面混风月场了?

可多姑娘为何成日家听说,宝玉混风月场的绯闻呢?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贾府的奴才们,都认为宝玉和姑们、丫头们有染,在他们添油加醋的传播下,大观园就成了风月场了。

这是件多么触目惊心的事?在这些流言蜚语的侮辱下,大观园的姑娘们,个个都不清白了。那个年代,姑娘们若被疑清白,问题十分严重。傻大姐捡到绣春囊后,邢王二夫人惊慌成那样,就是因为怕姑娘们和宝玉的清誉被毁了。

尽管宝玉和姐妹们清清白白,但贾府嚼舌根的奴才太多了。这起奴才眼里,宝玉天天混女孩队里,肯定不可能只是吟诗作对,风月之事自然少不了。在他们添油加醋的传播下,大观园就成了风月场,宝玉就成了“成日家惯混风月场”的老手了。多姑娘听多了这样的传闻,当然就误以为宝玉和姑娘们不清不白了。

这些流言一旦传到贾母耳朵里,她老人家岂能不忧虑?这一忧虑,贾母就会想办法,找个机会澄清绯闻,保住宝玉和姑娘们的清誉,也保住贾府的颜面和未来。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两个女先生一说《凤求鸾》,贾母就先批判了故事中,不守礼教,私定终身的才子佳人,并表明贾府容不下这样的才子佳人。

然后,贾母又说自己偶尔也听这样的故事,但姑娘们一来,就立刻不说了,姑娘们也不懂这些话。贾母又说,贾家的姑娘们,都是老婆丫头一屋子,走哪都一群丫头婆子跟着,和那些出门只带一个丫头的佳人可不一样。既然身边总是跟着一群丫头婆子,贾府姑娘们怎么可能做出越礼之事呢?

最后,贾母狠批说,像《凤求鸾》这样才子佳人的故事,都是一些心术不正的人瞎编的,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这些编故事的人,要么是嫉妒别人富贵,所以编个故事污秽人家,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要么是自己想要一个佳人。

看看,这才是贾母的重点。她借批判编《凤求鸾》故事的人,来批判散布贾府流言的人。更重要的是,贾母这番掰谎,实际上是掷地有声,给那些传播绯闻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同时也洗清了贾府的清誉,特别是宝玉和姑娘们的清誉。

还有一点,​这两个说书的女先生,天天在社会上走动说书,特别是出入其他富贵人家。她们到外面说书时,若时常把贾母的《掰谎记》拿出来说说,不就成了贾府最好的“绯闻粉碎机”了吗?

总之,贾母批判《凤求鸾》,既不是骂黛玉,也不是骂宝钗,而是骂传播贾府绯闻的那些小人,从而洗清贾府的清白,特别是宝玉和姑娘们的清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