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水清岸绿、波光粼粼

“北湖公园不让游客携带水生物种入园,是为了防止游客将水生物种放生到北湖内。” 园方表示,如果任由游客将水生物种放生进北湖,将对北湖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市民带锦鲤入园遭拒

“北湖公园改造前,湖中有大量锦鲤供游人观赏,现在我带几条锦鲤入园, 为什么不允许呢!”6月1日下午, 一位市民携带几条锦鲤准备进入北湖公园游玩。刚到公园入口处,公园巡控人员在发现其携带锦鲤后立即上前劝阻,并告知他不能携带鱼类、龟类等水生物种进入北湖公园。最终,这位市民被挡在了北湖公园外。

记者沿北湖漫步看到,在2019年底完成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后,北湖水清岸绿、波光粼粼,大量靠近岸边的水域清澈见底。据了解, 在此前改造过程中,原本较为浑浊的湖水全部放完,同时将约3米厚的湖底淤泥全部清除,回填砂夹石后,再铺上防水毯,防水毯上铺种水草,放养食藻虫,构建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微生物等共生体系为主的生态自净系统。

“北湖公园完成改造后,湖中只投放了黑鱼、鳜鱼、青虾、螺四种水生动物,通过这些水生动物相互制约,构建出平衡的生态系统,同时保持好北湖水质。”北湖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彭斌说,平日里公园管理方不会向湖中投放食物,完全靠湖中生物形成生态循环。

湖中已发现有放生物种

近几个月以来, 公园管理方发现湖中出现了巴西龟、锦鲤、鲫鱼等多种水生物种,这应该是游客将其放生到湖中。巴西龟是肉食性动物, 对北湖生态影响较大; 锦鲤成长和繁衍迅猛,且体型肥硕,与北湖已经构建的生态链不相融, 与清爽宜人的湖体景观也不相称。在日常巡查中, 巡控人员也发现有游客试图将水生物种放生到北湖内,随即上前制止。在放生的人群中,几乎都是老年人。随着公园管理方要求巡控人员制止携带水生物种的游客入园, 一些人往往会趁着夜色入园放生。

彭斌表示, 游客将水生物种放生到北湖中, 不仅会破坏北湖的生态平衡,还会影响水质。北湖虽大,但容量毕竟有限,如果不断有水生动物被放生, 以及这些水生动物不断繁殖,当数量过大时,很可能因为缺氧造成水生物种死亡,这有悖于放生的初衷。公园管理方随后将在湖边安装相关提示牌,提醒游客不要将水生动物放生进北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