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作为一部中医经典巨著,讲究的是修身养性!说白一点就是养生预防。所以最高层次的中医理论讲的不是如何去治疗,而是讲究的是如何养好身体不会有疾病出现,怎么样去做身体强壮而健康?

那你知道《黄帝内经》还有一些关于心理慰藉,俗称心灵鸡汤的描述吗?

01 心灵鸡汤之内心安定,不要大悲大喜

《黄帝内经》里有云:是以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名故曰"朴"。

意思就是说,做人做事要做到内心安定,不要大悲大喜,焦虑,抑郁。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要甘之如饴。不必太在乎衣服是否华丽,无论是短褐还是华裾都可以。到达一个地方就要融入那个地方的风俗。不用羡慕比你强的人,也不要瞧不起不如你的人。

02 心灵鸡汤之调理情志,增进心理健康

《黄帝内经》中《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因此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情志因素的变化能影响心理的不健康,从而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例如,范进中举喜伤心而疯,后来让他最害怕的丈人一巴掌打醒,就是恐胜喜的典型示例。

因此,我们要预防疾病,不仅要讲究生理卫生,以增进身体健康,同时还必须调理情志,讲究心理卫生,以增进心理健康,这样才能保持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减少疾病的发生,才会健康长寿。

03 心灵鸡汤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黄帝内经》中《灵枢•本神》篇中提到:“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揪心而不止……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

中医讲究身心一体,人神合一。这一段讲的是不同的情志失调伤及五脏,从而出现不同的心理与躯体症状表现。而这些躯体症状在精神病学中被称为伴随症状。

同时也是在告诫我们保持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04 心灵鸡汤之欲望要节制

《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现在人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恬淡虚无,精神不能内守。想法和欲望都比较多。

▷ 1,当想不如意时,想法和欲望不能被满足,时常和别人发生争执或冲突时,内向的人往往容易闷不作声,生闷气,会影响身心和情绪,久而久之往往会有抑郁症的出现。

▷ 2,有些人工作压力较大时,总是惦记工作如何达标,如何完成任务,如何摆脱困境,求而不得其法,常常会有着急上火,火热扰心,心神不安,时间久了会有焦虑症。

▷ 3,还有些人总是很兴奋,欲望比较重,不能“精神内守”,越是晚上越精神,喜欢夜生活。耗散精神。早晨起床没精神,或干脆不起床。这样不早起,不见太阳,不到户外活动,身体阳气得不到升发,阴阳失衡,不能“形与神俱”,而失眠,多梦,焦虑,烦躁,易怒。时间久了可能会会出现,自闭症,抑郁症。

05 总结

从《黄帝内经》的这些诊断我们可以看到,它首先强调人的精神活动是由机体派生的,但精神又反作用于机体,只有精、气、形、神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充盈,人才能健康长寿。

可见,形神只能既俱相即,不能相离。正因为身心必须结合、形神不可分离,所以,我们既要注意身体健康,更要注意心理健康,既要保养形体,以促进身体健康。《内经》中形神结合,形神兼养,养神为主的观点,至今仍不失为健康心理学,乃至医学心理学应遵循的理论原则,为后世医学思想家所恪守。


感谢阅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以达人

《黄帝内经》仅是一部中医学术书籍?答案当然不是

浅析:华夏文化包容性使得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的中医派别繁多?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