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得到了趙侯的信譽背書後,蘇秦順利地山東六國剩餘四國拉入合縱同盟,令天下其他縱橫家看到了機會,爭先恐後地前往朝堂推銷自己的觀點,比如張儀,就爲秦國提出了瓦解合縱的連橫策略。這就給了秦國充分的發展時間,秦國坐擁崤山渭水之險,函谷關更是天然的屏障,隔絕了外敵,眼下雖然有被六國圍攻的潛在威脅,但是隨着自己摸透了齊楚兩國的打算後,便清楚知道了合縱不過是紙上談兵,很難對自己造成真正威脅,即使六國真的攻秦,恐怕齊楚兩國軍隊還在路上晃悠的時候,函谷關外的戰鬥便已經結束,這也爲後來秦國堅持維護和齊國的關係埋下了伏筆。

秦兵馬俑反映了秦國軍隊的強大

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時代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戰國時期的主要歷史脈絡是秦國如何統一六國和六國頑強抵抗的經過,尤其是戰國後期,秦國幾乎形成了以一敵六的巨大優勢,讓山東六國無力抵抗。

戰國地圖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後來如此強大的秦國在戰國初期其實十分弱小,綜合實力遠遠遜色於趙魏齊楚,至於韓國和燕國,雖然軍事實力稍弱,但是也沒有將秦國放在眼中。然而,隨着商鞅在秦地展開變法,加上國內連續湧現了七代明君,秦國的實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急劇增加。這種變化沒有能夠逃過那些老牌政治家的眼睛,六國在著名的縱橫家蘇秦的倡議下進行了合縱,意圖聯合限制秦國。

蘇秦佩戴六國相印,周旋於各國之間,風頭無兩,一時間成爲天下縱橫家的翹楚。在他之後,張儀、公孫衍等優秀的縱橫家相繼湧現,這些人或力推合縱,或主張連橫,讓天下的諸侯國之間產生了複雜的聯繫和矛盾,各國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犬牙交錯,互相牽制。公元前323年,在公孫衍的策劃下,五個諸侯國聯合相王,組成聯盟,表達共同抗秦的決心;爲了對抗諸國,秦相魏冉提議秦昭王稱帝 ,同時建議秦國支持齊閔王也同時稱帝,秦昭王派使臣求見齊閔王並表達了聯合稱帝的意願,齊閔王痛快地接受了這個建議,於是兩人被並稱爲東西二帝。

傳說縱橫術起源於鬼谷子


合縱連橫局勢達到巔峯

秦昭王和齊閔王稱帝之前,天下間的戰爭形式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從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發展到戰國初期的滅國戰爭,最後又升級到戰國中期諸侯聯合發動的滅國戰爭。對於任何一個諸侯國來說,倘若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爲幾個國家的衆矢之的,四面受敵,宗廟被毀也就是在頃刻之間。這種危機感讓國君們十分憂慮,紛紛用重金尋找天下人才,爲自己提供守衛國家的優秀政策。

秦昭王影視形象

縱橫家羣體便是在這個時期崛起的,其中的開拓者便是蘇秦。蘇秦曾經前往秦地尋求出仕卻不可得,於是他便轉身前往燕趙兩國,販賣秦國威脅論,最終憑藉自己的雄辯之才說服了燕王願意聯合抗秦,得到了巨大的名聲和豐厚的賞賜。接下來他便輾轉于山東六國他其他五國,最終成功合縱,打造了六國抗秦同盟,將戰國七雄都捲入其中,也使得合縱連橫局勢達到巔峯。據《史記·七十列傳·蘇秦列傳》中記載:

"蘇秦既約六國從親,歸趙,趙肅侯封爲武安君,乃投從約書於秦。秦兵不敢闚函谷關十五年。"

齊閔王影視形象

從上述的史料可以看出,蘇秦並不忠於某國,而是周旋於各國之間,察言觀色,尋找賞識自己的國君,通過宣揚大國威脅論和承諾爲其締結盟友,爲自己謀取名聲和財富。其實除了蘇秦,絕大多數縱橫家的生存之道皆是如此。縱橫大師和戰略大師有着本質的區別,那就是縱橫大師只能拋出觀點,卻缺乏具體的執行手段;而戰略大師則是在得到了方案後,注重於如何實施。所以合縱連橫這種行爲看似會改變天下局勢,然而細細分析,便會發現其中的漏洞。

燕國古城

蘇秦向燕王說,燕國雖然也號稱萬乘之國,帶甲數十萬,但是這些都是虛數,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燕秦兩國的巨大實力差距,如果秦國消滅了趙國再向燕國進攻,燕軍很難抵擋住秦國,所以燕國必須通過他的能力獲得盟友,在關鍵的時候獲得援助。然而這番話完全是無中生有之談,假如將燕國換成其他國,也是一樣的道理。在這個時候,燕國其實完全不用擔心秦國的威脅。

趙武靈王改革後的趙國是秦國統一天下的最大阻礙

秦國出關必須經過三晉之地,自從趙國建立以來,和秦作戰三勝兩敗,完全不落下風,秦國是否能攻滅趙本來就是未知。除了趙國尚武自身強大外,這片地區形勢十分複雜,魏韓兩國也始終將秦視爲威脅,秦趙相爭時,這兩家很可能漁翁得利。而且趙國腹背同時和秦燕接壤,在秦趙關係十分惡化之際,趙國也沒有能力威脅到燕國。唯一能威脅到燕國的其實只有齊國,然而此時蘇秦缺乏從齊國身上謀利的空間,所以對此事閉口不提。

蘇秦與燕王

不過,能言善辯的蘇秦碰上了缺乏主見的燕王,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燕王被他的觀點打動,用鉅額財富資助他爲自己尋找盟友,於是蘇秦帶着財寶入趙,通過行賄見到了趙國高層,拋出了合縱概念,並且打動了趙侯,趙侯同意合縱抗秦。在得到了趙侯的信譽背書後,蘇秦順利地山東六國剩餘四國拉入合縱同盟,令天下其他縱橫家看到了機會,爭先恐後地前往朝堂推銷自己的觀點,比如張儀,就爲秦國提出了瓦解合縱的連橫策略。國君對縱橫家的渴求,優秀的政治環境,爲合縱連橫局勢達到巔峯奠定了基礎。

楚懷王影視形象

秦國堅持聯合齊楚兩國

合縱連橫局面的出現最初是爲了對抗秦國,作爲被針對的一方,秦國在這一局面伊始,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不過冷靜下來後,秦人還是找到了應對的辦法,那就是分化合縱聯盟,爲自己尋找盟友。對於秦國來說,最大的敵人永遠是三晉,雙方的生存空間高度重疊,爲了爭奪土地和資源發生了無數戰爭;除了三晉之外,楚國始終將東方作爲戰略方向,齊國堅持中原均勢不願主動出擊,燕國實力有限主要是和狄戎作戰。這三家都和秦國沒有直接矛盾,是可以聯合的潛在對象。

蘇秦影視形象

楚國和齊國雖然接壤,但是關係一直不錯,還簽訂過共同抵抗外患的盟約,此時齊國將主要精力放在政治內政和協調諸侯關係上,楚國將主要精力放在攻打越國上,所以這兩國和秦國也沒有太大的矛盾,而秦也始終沒有傷害到這兩國的利益。據《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中記載:

"十年,張儀相秦。魏納上郡十五縣。十一年,縣義渠。歸魏焦、曲沃。義渠君爲臣。更名少梁曰夏陽。十二年,初臘。十三年四月戊午,魏君爲王,韓亦爲王。使張儀伐取陝,出其人與魏。十四年,更爲元年。二年,張儀與齊、楚大臣會齧桑。"

強悍的秦軍

爲何齊楚不擔心秦國的威脅呢?這是因爲齊楚都沒有將秦國放在眼裏。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強勢崛起,不過這個崛起之路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此時秦國剛剛佔據巴蜀,還沒有享受到這片土地的人口紅利,名將白起也沒有嶄露頭角。齊楚這兩個在春秋時期就十分強大的國家,沒有像三晉一樣直接體會到秦軍的可怕,他們認爲昔日強大的晉國能以一己之力壓制住秦國,如今三晉分化,總體戰績也不過稍落下風,充分說明秦軍的戰鬥力是有限的,因此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

張儀影視形象

以這種看法看待眼下的秦國確實可以算得上客觀,不過要是從長遠的戰略眼光來看,齊楚的做法就比較愚蠢了。秦國在取得巴蜀之地後,完全樹立了絕對統治,眼下急需要時間消化這份財富,倘若成功消化,那麼不管是人口資源還是糧食產量必然提高數個量級,到時候秦軍沿長江東進,借地勢之利,攻入楚國防守薄弱的西部地區,那麼將軍力東傾的楚國必然深受其害。至於齊國,還沉浸在當年齊桓首霸的美夢中,認爲自己是天下秩序的維護者,錯失了提高自己實力的最佳時機。

今天的函谷關

這就給了秦國充分的發展時間,秦國坐擁崤山渭水之險,函谷關更是天然的屏障,隔絕了外敵,眼下雖然有被六國圍攻的潛在威脅,但是隨着自己摸透了齊楚兩國的打算後,便清楚知道了合縱不過是紙上談兵,很難對自己造成真正威脅,即使六國真的攻秦,恐怕齊楚兩國軍隊還在路上晃悠的時候,函谷關外的戰鬥便已經結束,這也爲後來秦國堅持維護和齊國的關係埋下了伏筆。

公孫衍影視形象

秦楚交惡專注交結齊國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秦楚建交多年來保持聯姻,可是隨着自己的實力提高,秦國將邪惡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盟友。秦王爲了交好齊國,派遣張儀遊說楚王和齊斷交,以便自己趁虛而入。這個任務令張儀很頭疼,他缺乏合理的理由,思前想後,他選擇了欺騙楚王,這便是著名的"張儀詐楚"事件。

被製作成連環畫的"張儀詐楚"

張儀和楚王說,只要齊楚斷交,秦王願意割讓六百里土地給楚國,楚王聽後十分高興,便表示願與齊斷交。張儀回國後,假稱墜車,三個月不出門,楚王認爲張儀懷疑自己沒有履行承諾,於是派士兵前往齊楚邊界痛罵齊王,導致兩國關係急劇惡化,接下來楚王向張儀索要土地,結果卻發現自己被欺騙,於是秦楚交惡,從此不再來往。據《史記·七十列傳·張儀列傳》中記載:

"張儀乃朝,謂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原以獻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於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聞六里。'還報楚王,楚王大怒。"

春秋的貴族往往注重承諾和名譽

筆者認爲,張儀的這個做法其實並不是秦王的本意,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割讓土地換得其他利益的行爲十分常見,春秋的貴族階級比較注重信譽,許出的承諾基本都會兌現,像張儀這種行爲在數百年的歷史中也十分罕見。不過,此時的天下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秦王根本不在乎張儀的這種做法會給秦國帶來危害。

秦國吞併了楚國西部後的勢力圖

這件事的真正起因是秦國已經實現了對巴蜀地區的完全統治,繼而對楚國的廣闊土地產生了覬覦之心,此時楚軍的軍力集中在東部,西部地區防守薄弱,從這點也可以看出楚國是比較信任秦國的。然而秦國卻辜負了這份信任,希望首先瓦解楚國和齊國的同盟,切斷其能獲得的支援,接下來便可以放心地進攻楚國。由於張儀擔任着秦國的高官,又有出色的外交能力和雄辯之才,於是他便成爲了拆散齊楚同盟的第一人選。

影視劇中張儀形象

不過秦王給予張儀的幫助確實有限,張儀也知道自己在秦國朝堂之上缺乏背景,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眼下地位雖高卻岌岌可危,於是只能兵行險招,以欺騙爲手段最終完成了任務。按理說這件事在外交領域將秦國置於了被動的境地,楚國也最終因爲此事對秦國興兵,然而此時秦國已經完全不懼怕楚國,乾脆將錯就錯,承認了既定事實,撕破臉皮,和楚交惡。不過秦王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也能保持冷靜,認識到自己的對手從三晉變成了三晉和楚四家,所以他只能在做好戰爭準備的同時更加專注於交結齊國,避免樹立更多的敵人,這也爲之後的聯合稱帝行爲埋下了伏筆。

發明了皇帝稱謂的秦始皇


結語

秦國和齊國因爲國土較遠,兩者始終沒有產生太大的利益衝突,所以秦國想要討好對方,開出的條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秦所控制的土地離齊地較遠,即使割讓給齊,齊王也無法越過三晉對其實行有效的統治;珠寶美玉這些物品,對富裕的齊國王室來說也不是稀罕物品。思來想去,只有在政治上提供的幫助,或許才能滿足齊國。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此時的天下局勢,此時天下在理論上仍然是周王室的天下,不過周王室已經失去了實際的統治,只能寄居在秦的保護之下苟且存活,趙、齊、秦等國都具備統一天下的客觀條件和能力,因此不滿足於當前身份,產生了譖越之心,並且先後發生了齊魏徐州相王、五國相王事件。相王事件標誌着諸侯意圖完全脫離周王室的統治,尋求政治正確,在武力統一天下前佔據政治先機。

野心巨大的齊閔王

齊閔王更是一個野心巨大的國君,發動垂沙之戰,大敗楚國;在函谷關之戰大敗秦國;吞併富有的宋國,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並周室。秦昭王抓住這個時機,提出和齊閔王在東西聯合稱帝,這個舉動讓齊閔王十分欣喜,他認爲這是提高自己身份,凌駕於其他諸侯的最好時機。

古代對於領袖的稱謂衆多,有"皇"、"帝"、"天子"、"王"、"公"、"侯"等,我們熟悉的三皇五帝,是後人對他們功績的一種敬稱,周朝最高領袖周天子以天子自稱,王一般是較小部落的領袖,比如中原強國所鄙夷的吳越政權,其領袖就被稱爲吳王某某和越王某某,公侯等是諸侯國國君的稱謂,在春秋時代比較常見比如晉哀公、趙敬侯等等。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

在這些稱謂中,皇一般是指對天下蒼生有大功德的人,帝則是有極高功德但無法與皇比,皇、帝比起王多了一層天命的正統性。在得到東帝的稱號後,齊閔王就等於和其他諸侯劃清了界限,人爲拔高了自己的身份,也彰顯出了自己巨大的功績,環顧天下諸侯,只有秦昭王能和自己比肩,二者自然順理成章的成爲了一類人,不需要藉助其他手段就建立了穩定的聯盟關係,秦國的外交能力也可見一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