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占领南京,蒋介石有了新的立足之地,国民党就此形成了南京北伐司令部和武汉国民政府两大对垒阵营。虽然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首都,但在武汉还有以汪精卫为核心的国民政府与之对峙。

从中国历朝历代的情况来看,南京这个地方似乎并不适合作为国都。历史上但凡是定都南京的,不是国运不长久就是偏安一隅,都不能成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可是让人不解的是,深受传统文化思想浸染的蒋介石为何也将国都定在南京呢?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后,一路势如破竹,连战皆捷,眼看就要饮马长江,而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的驻地远在广州,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确定新的政治中心。于是,迁都问题被提上了重要日程,蒋介石最终提出了迁都武汉的意见。

根据蒋介石的意见,1926年11月16日,鲍罗廷、宋庆龄、孙科、徐谦、陈友仁、宋子文6人率卫队500人,由广州前往武汉。这天,蒋介石接见了汉口《自由西报》总编辑美国人史华,他谈到迁都武汉的看法:


12月13日,在武昌成立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192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办公,并决定以武昌、汉口、汉阳为京兆区,定名为武汉。

定都武汉不无道理,武汉地处华中,为“九省通衢”之地,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战略地位异常重要,作为国民政府首都,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

然而蒋介石建议定都武汉,有他自己的目的:一是为了控制唐生智。唐生智实力雄厚,且具有政治野心,其势力范围在两湖地区,对蒋介石构成了潜在威胁。定都武汉,就等于看住了唐生智;二是为了限制工农运动的发展,削弱其影响力。


但是,蒋介石到武汉转了一圈后,又突然变卦。12月31日,他在南昌与张静江、谭延闿等人密谋,借口“为政治与军事发展起见”,又主张改都南昌,并将部分中央委员截留在南昌,强迫他们表态,由此挑起“迁都之争”。

蒋介石之所以变卦,有两个原因:一是武汉克复后,工农运动发展很快,“赤化”程度比广州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利于他建立军事独裁政权;二是武汉和湖北都是唐生智的驻军,蒋介石难以指挥,不能发挥其总司令的个人权威。如果迁都南昌,便可大权独揽,为所欲为。

不过迁都南昌的建议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包括何香凝、宋庆龄、邓演达等人,武汉各机关团体也纷纷举行集会和发表通电反对迁都南昌。为此,宋子文还扣了蒋介石1200万元的军费,无奈之下,蒋介石被迫同意迁都武汉。


这场“迁都之争”,以蒋介石退让而结束。蒋是个倔强之人,不甘心失败,他的退让只是一种策略,更大的争执还在后头。恰在这时,他又遇到一次打击,在国民党中央二届三中全会上,蒋介石被免除了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和军人部部长等职,仅保留了总司令一职。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占领南京,蒋介石有了新的立足之地,国民党就此形成了南京北伐司令部和武汉国民政府两大对垒阵营。蒋介石兵权在握,他决定与武汉方面决裂,另起炉灶,定都于南京。

蒋介石向来以孙中山继承者自居,这一次他又打起了孙中山的旗帜,以完成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为由,选择南京为首都,这很容易为国民党内大多数人所接受。再加上他手里握有一支现代化军队,能够一一制服其他军阀,实行独裁的条件已经具备,所以蒋介石坚定不移地在南京定都。


虽然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首都,但在武汉还有以汪精卫为核心的国民政府与之对峙。不久,西山会议派又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国民党中央党部。此外,以北京为中心的还存有别的军阀,南京政府面临统一的巨大难题。

经过软硬兼施,蒋介石将冯玉祥、阎锡山和新疆总督杨增新等实力派人物收服在麾下,国民党各反蒋势力也达成妥协。1928年2月2日,国民党召开了二届四中全会,结束了宁、汉、沪三个国民党中央的混乱局面。同年6月,蒋介石继续进行以北京为主要目标的北伐,张学良宣布易帜,归顺南京政府,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然而,此时南京的首都地位并不稳定。


北京换旗后,就发生了一场重新定都的争论。北方派在阎锡山、冯玉祥的授意下,极力主张迁都北京。其理由是,南京为六朝金粉之地,自古为短命小朝廷所喜爱,是世人皆知的亡国之都,国民政府不宜在此定都。而北京龙脉兴旺,凡在此建都的朝代,均兴旺发达,国运长久,因而国民政府也应建都于此。

蒋介石的一帮御用文人也不示弱,称南京是中山先生生前确定的首都,总理的遗志自当继承,首都是国家的心脏,万万不能改变,谁要是主张迁都,就是别有用心,是反对政府的“贰臣”。一顶顶吓人的大帽子漫天飞舞,北方派文人只好沉默了下来。


显然,不管是定都武汉、南昌、南京还是北京,实际上都是权力之争。对此蒋介石岂能不知,又岂能拱手相让?他利用手中的大权,随即把北京改为北平,至此,定都之争宣告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