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0年,出身贫苦的丰臣秀吉依靠着织田信长脱颖而出,完成日本统一。但是国内依旧有着难以控制的封建主,为了缓和内部矛盾和自己膨胀的野心,他把眼界转向了世界。他决心要先征服尚不属于日本的北海道地区,接着收纳属于明朝藩属国的朝鲜和琉球,再来征服中国,后再借中国为跳板制霸南洋(明朝对于东南亚一带的称呼)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


于是在1591年他给朝鲜国王写了一封威胁信:“本朝开辟以来,朝政盛事,洛阳壮丽,莫如此日也。人生一世,不满百龄焉,郁郁久居此乎?不屑国家之远,山河之隔,欲一超直入大明国,欲易吾朝风俗于四百余州。”夸赞自己国家富强,自己精力充沛,现在国家太小,自己要开始征服列国,你要是不臣服我,我就要出兵了。朝鲜国王肯定心里不乐意,指着这小小的版图,心里不屑,几个县就敢称战国,给你几个州,岂不是要称霸世界,断然拒绝,自己背后还有大哥撑腰,还在乎你。

于是丰臣秀吉制定了这个七年一统亚洲的狂妄计划,在第一步借道入明就出了差错,心里不耍,便开始了出兵14万,战舰700余艘,跨过朝鲜海峡,在釜山、庆州一线登陆,就要打击朝鲜。

至于丰臣秀吉有何底气,可能是来自嘉靖倭乱:倭寇53人横行明朝三省共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当初自己还没一统,自己的手下就可以以一当百,现在一统了,岂不是更甚。果然不出所料仅仅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汉城、开城和平壤,朝鲜都要被自己覆灭了。

如此紧张的时候,朝鲜国王李昖遣只有派人向自己大哥明朝求援来换的一线生机,上书:“关白之图朝鲜,其实意在中国。”当时朝鲜有三都八道,八道皆失,李昖被四处追赶,只有求救明朝,上交国书给万历皇帝,愿意归属,祈求能保存一土之地。毕竟以前也就是类似于诸侯天子的关系,现在相当于君臣之间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时的明朝也不了解日本和朝鲜的战争情况,加上有可能朝鲜和日本联合,诱敌深入,欺骗明朝,这个事情悬而未决,只有听朝鲜在书信中描写,为了辨别真假,明朝多次派人查看。李昖也多次上交书信,派出使者,表明真实,愿意渡过鸭绿江,居住在大明领土辽东半岛的宽奠堡来表示诚心。于是一场抗日援朝的“万历朝鲜之役”拉开帷幕。


出师不利

明朝大军出师不利,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在朝鲜国书上写的平壤有日军一千人部队,实际上有万人;然而最主要的是,粮食运输问题。明朝知道朝鲜兵败,自是无力负担军队粮食,倒是由明朝直拨,希望朝鲜运输。但是朝鲜官员涣散,因为战争缘故,导致地方官员逃跑,中央无法调拨。在辽东出动2348人情况下,粮食也得不到合理;加上朝鲜部队军心涣散,500人部队,400人开局就跑,100人转换阵营,导致明朝大军措手不及,退回鸭绿江。

合理布局

在知道朝鲜境内日军非朝鲜国书上所说的千人部队,而是大规模万人入侵。明朝改变之前的辽东郡部署,而是由中央直接调控,计划由中央保障后勤。但是为了合理的规划军队部署和粮食运输,多次询问朝鲜关于敌人数量,不得其数,导致明朝在出兵上形成阻力,出兵多怕粮食周转不了,因为朝鲜已经丧失主权;出兵少,又怕被围剿,无力大规模厮杀,剿灭干净,乃至于计划出动关内蓟州、宣府、大同等处镇兵及南兵10万人共7万人,广宁、辽东等地镇兵60万人共70万人,一次歼灭入侵的日本军。

但是计划和实际还是有些出入,明军共计出军48005人,李如松统领。至于为什么出动这么多人,或许跟粮食有关。据朝鲜官方记载:

朝鲜的备边司启曰:“天兵共计48005人,将领中军千把总还没有算在里面,一日粮每一名是1升5合,马匹26700匹,将领等官之马不在数内,每一匹日给料豆3升。以此计算,则48585人的粮食一天是720石,2个月则需要米843730石;马一日用豆801石,2个月需要豆48060余石。……目前估计自义州至平壤,留谷之数大约有51488石,豆33127石……,抽西补东军粮可以支应50余日,马豆则似乎不足……。


不过李如松统领的四万人均是精兵,第二年初连克平壤、开城,四月二十日,收复汉城,日军退据南部诸岛;加上朝鲜海上部队在李舜臣领导下在玉浦海战,闲山岛海战有所成就;碧蹄馆之战后双方开始议和,明军因为兵力的缘故,无法大规模展开作战,我觉得主要还是粮食运输问题,朝鲜无法提供,再加上朝鲜破坏过度,造成瘟疫流行,当地征发粮食不易;哪怕有着张居正改革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对于大军的消耗也不是长久之计。

明日的议和,因为语言的问题,一直都是沈惟敬和小西行长二人在交流进行,二人倒是从中斡旋欺上瞒下把原本丰臣秀吉提出的日本占据朝鲜南部,把公主嫁给天皇等条件变为封丰臣秀吉为国王,自愿退出朝鲜半岛,促使两年谈判失败,引发第二次战争。

对于战争其实日本自己本事就坚持不了。日本本是小国,又没有从朝鲜战争中收获什么,大部分的封建主都是属于拒绝,得不到好处,还要分摊征兵纳粮的任务,是谁也不会干。所以小西行长倒也提前通知朝鲜做好准备,但是朝鲜王朝沉迷党争,受反间计,下了表现良好的李舜臣,完全依靠明军支援。


此次日本出军14万人,明军驻军加援军共计四万多人。棘手的战况一度让明军节节败退,朝鲜海军在元均指挥下漆川梁之战全军覆没,占据朝鲜半岛西南,可以袭扰山东,这就更加坚定万历皇帝的抗击决心。连续不断的出兵,压制日军,直至丰臣秀吉去世,日军有心撤退,发生了一场惊人的海战——露梁海战。

装备优势

对比于鸣梁海战的吹牛皮,14艘战百艘,歼敌八千多人。当时日本水军大概也就这个数目,要是朝鲜王朝真有这样的实力,何必不断求援,伤数十人也可以吹成千人。但是露梁战争不同,大明水军从鄱阳湖战役往后到郑成功收复台湾,鲜有败绩。在抗倭名将俞大猷提出的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明军的海军装备多以火器为主。


鸣梁之战实战图

虽然日本水军大约有船3000艘左右,其中体型较小的关船居多,另有一部分体型较大的安宅船。数量虽然可观,但构造简单,性能较差。装备的武器为铳(即原始的滑膛枪炮)、枪、弓矢、倭刀。

明军则有战船500余艘。战船的种类繁多,多以福船为主,楼船、栢槽、沙船、苍船、铜绞艄、海舫、八喇虎等为辅。


福船:船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建材主要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日军最大的船不过福船的1/5。

福船每艘装备:

火器:包括大发火贡1门,大佛郎机6门,碗口铳3门,喷筒60具,鸟铳10支,烟罐100个,火箭300支,火砖100块,震天雷20个,灰罐100个。

弹药:粗火药400斤,鸟铳火药100斤,弩药1瓶,大小铅子300斤,火绳60条。

冷兵器:药弩10张,钩镰10把,砍刀10把,过船钉枪20支,标枪100支,铁蒺藜1000个,宁波弓5张,铁箭300支,弩箭500支,藤牌24面,篾盔、钉枪、腰刀每人一副。

明军的大炮最高可达其千米,日军多以百米和百米之内。

地理优势

露梁津是光阳湾的出口,光阳湾实际上是一处深入半岛南端陆地的海湾,形状口小腹大,海湾纵深约20千米,出口宽度约为三四千米,等于是一个天然的口袋,只要将日军援军诱入(或驱入)口袋,再封住袋口聚而歼之,邓子龙所部就是扎口袋的那根绳索。同时潮差大,平均可达10米,涨潮时,水势汹涌。退潮时,水位猛降,大片浅滩迅速露出水面。舰船如不迅速驶离,便有搁浅的危险。

驻扎在朝鲜西部顺天一带的小西行长第二军在接到撤退命令后,小西决定在光阳湾沿岸上船,向巨济岛集中。但是第二军登船后一出海,便被陈嶙和李舜臣率领的联军水师拦截,多次冲击失败,小西行长派使至陈嶙大营,曰希望用1000首级换陈嶙网开一面,但陈嶙坚决不允,小西军只得回到驻地,并派人向驻扎在泗川的岛津义弘、驻扎在南海的对马守求援。

深知必有援军前来,陈嶙便与李舜臣共同在露梁津海峡一带提前设伏:明军的先锋老将邓子龙率军千人在露梁津海峡北侧埋伏,李舜臣则伏兵于南海岛的观音浦,陈嶙率联军主力部署于竹岛及水门洞港湾。

不出所料,日军如期进了埋伏圈,日军赶紧回撤,由邓子龙拼命守住袋口,陈蚕支援。大战一触即发。两军突发,左右掩击,炮鼓齐鸣,矢石交下,柴火乱投,杀喊之声,山海同撼。许多倭船,大半延燃,贼兵殊死血战,势不能支。



这场战争以明朝获胜,日军败退,日军损失战船约400艘,阵亡人数超过一万人,仅剩部分残兵回归。

总结

这场战争或许没有得利者,日本精兵全失,丧失战斗力200多年,龟缩于一处;明朝虽然打赢了,但是财政消耗,乃至辽东兵力丧失,促使明朝的经济和边境危机越发严重,乃至于加速了后期的边境问题,努尔哈赤的崛起;朝鲜遍地荒野,民不聊生,百废待兴,乃至于大量的人口损失都是一个王朝需要思考的问题。战争或许没有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快乐,安稳或许才是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