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蒸湘区雨母山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调整思路,依托山、水、路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民生实事开展文明创建引领乡村振兴,从内到外提升其“精气神”。此外,为了推进旅游文化联姻,提升雨母山旅游文化品味,雨母山乡党委、政府结合雨母旅游小镇建设,新建了衡阳首家乡村文化艺术部落——蒸湘区艺术家部落。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李洋杰报道 村道干净整洁,房屋鳞次栉比,创文创卫和乡村振兴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近年来,蒸湘区雨母山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调整思路,依托山、水、路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民生实事开展文明创建引领乡村振兴,从内到外提升其“精气神”。

“我们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环保公益厕所上,每个环保公益厕所都是按照标准,对残疾人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实行了常态的保洁。对雨母山景区重点打造,完善了景区道路的亮化、扩宽、绿化和黑化,安装了一千多盏太阳能路灯。”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展文明创建的同时,结合民生大力开展了乡村硬化、绿化、亮化、序化等工作。新建中心广场1个,商贸市场1个,新增停车位180个、智能环保厕所十多个、公益广告牌500多个,打造了“十里油菜花海”和“十里荷塘”等新的景观,助热该区村休闲游。

碧水绕村映春影,白墙黛瓦裹幽径。走进雨母山镇新竹村鲤鱼塘“美丽乡村”宜居示范小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美景如画卷般铺展开来。循着村巷而进,外形古朴的民居,房前屋后绿树环绕,家家户户实现改水改厕,窗明几净。如诗如画般的自然风光,颇具特色的村道院落。

雨母山镇在开展全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狠下功夫,推行村民“门前三包制度”,要求村民对自己房前屋后、进行清理,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改善村居“颜值”。

“看挨家挨户都搞得这么好了,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的话,也过意不去啊,看人家家里墙壁各方面卫生都搞得好,我们也要跟上脚步啊。人家来旅游的话,看着也舒服嘛。”提起村里的变化,新竹村鲤鱼塘小区居民庾丽春高兴地说,村里环境变美了,住着特别舒服。

此外,为了推进旅游文化联姻,提升雨母山旅游文化品味,雨母山乡党委、政府结合雨母旅游小镇建设,新建了衡阳首家乡村文化艺术部落——蒸湘区艺术家部落。据了解,该艺术家部落的建成,较好地实现了艺术创作和旅游发展的有机融合,也日益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传播文明的“金字招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