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跟着“统编教材”学写作:课文中的“美食”。煎豆粑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妈妈把磨好的豆粑糊糊用桶打到灶台上,婶婶在灶台上摊豆粑饼,奶奶在灶膛烧火。

跟着“统编教材”学写作:课文中的“美食”

文/郭学萍

也许有人以为,读透教材是为了“考试”。这样的理解就狭隘了。读书当然免不了“考试”,但不全为“考试”,它为一个人终生发展奠基。

今天,长辫子老师就和大家聊一聊统编教材1-6年级中的“美食”。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认真阅读下面这些关于“美食”的文字,不知不觉中可以实现下面两个目标:

1:积累有用的写作素材

2:学习有用的写作写法

【统编教材·一下】

课文10《端午粽》

【读写迁移】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粽子的外形与口味。我们可以仿照课文中的写法,也来说一说:

舌尖上的美食

我喜欢吃的美食是(

我看到了

我闻到了

我听到了

我尝到了

我感觉到了

我……

【统编教材·二下】

课文6《千人糕》

【读写迁移】

这篇课文详细介绍了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学了课文之后,我们可以和科学老师合作,了解一件衣服的形成过程。

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读一读于虹呈的《盘中餐》,了解一粒米的生命过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阅读探寻过程。

识字2《传统节日》

识字4《中国美食》

中国美食,美不胜收。这样的识字课让孩子们的味蕾和文字一起打开。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继续补充阅读一些和美食相关的童谣。

比如,南京人,就会让孩子读《金陵小吃》。你在哪个城市,你又能找到哪些关于美食的儿歌、童谣呢?

当然,如果你是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多逛几家小吃店,做一本《南京的美食》这样的“图画书”。

南京的味道

【统编教材·三下】

课文1《古诗三首》

“吃货”苏轼,什么美食都可以下笔。蒌蒿、芦芽这类乡间野味且不用说,就算有毒的河豚,他也说:“值得一死于是!”翻译成白话就是:“河豚太美味了,尝到这样的美味,就算是死了也值得。”

当然,光会吃不会做,还算不上真正的“吃货”,我们可以一起读读他的《煮肉颂》。不知道你能否读懂这道菜的做法,我是看出来了,这道菜的关键功夫在——小火焖。

三下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

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可进行的活动太多了。如果把自己在活动中象深刻的事写下来,那就更燃了。

端午寄情

文/子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歌谣,眼前浮现的,是碧绿的艾叶、喜气洋洋的龙舟,还有那香喷喷的粽子。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之中。现在,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都会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吃粽子,划龙舟,插艾叶……虽然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但我很想跟奶奶学包粽子,奶奶欣然答应。

包粽子,首先要将箬叶洗干净,用热水泡软,再将糯米等馅料准备好,就可以开工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两片箬叶背对背叠在一起,卷成漏斗状,放入馅料。接着把粽子放在盆边敲一敲,让内部的糯米紧密一些。然后把多出的那部分箬叶顺着同一方向折起来,捏出四个角。最后缠上细线,打好结,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其中,第三步是最关键的部分。我在完成这一步时,两只手总是不听使唤,不是捏得太松,让糯米漏了出来,就是捏得太紧,把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四个角捏得变了形。瞧着我包的粽子怪模怪样地倒在桌上,奶奶忍不住笑了。我却高兴地把它拿在手里,左看看,又看看。毕竟,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啊!

第一锅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包粽子,包的是一份快乐的心情;吃粽子,吃的是一份古老的文化。我在粽子的清香中,倾听着屈原《离骚》的声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怀念屈原!怀念端午!

一篇好的文章,要有文化含量。小作者子曰的《端午寄情》,不仅拥有祖孙端午文化传承之情,更有对传统文化人物代表屈原的怀念之情。

【统编教材·四下】

课文19《我们家的男子汉》

四下没有具体谈美食的,但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中有一段“他对食物的兴趣”描写,很值得借鉴。因为美食是“吃货”们的,仅有美食描写,没有“吃货”演绎,怎能表现出美食的“诱惑”?

【统编教材·六下】

课文1《北京的春节》(老舍)

课文2《腊八粥》(沈从文)

无论是老舍笔下的年俗、年货,还是沈从文笔下的等粥、吃粥背后,都有一个“吃货”的身影,他可能是《煮肉颂》的作者苏轼,也可能是王安忆笔下“我们家的男子汉”,还可能是正在埋头苦吃的你!学完这个单元的习作,可以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北京烤鸭

文/夏天

北京烤鸭的皮成金褐色,犹如涂了亮漆一般。那油仿佛要从皮里渗透出来。那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令人馋延欲滴。拿上一片尝一尝,那真是人间美味,那皮,油而不腻,那肉嫩嫩的,滑滑的,尝一口,那滋味久久流在嘴里。

我一看见北京烤鸭上了桌,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块,把它往嘴里送,爸爸却哈哈大笑,说:“烤鸭可不是这样吃的。你有没有看见旁边有一些配料和调味品吗?”于是,我照着老爸的样子,先拿一张荷叶饼,然后在上面放一小块鸭皮,再在上面放几根葱和黄瓜,最后将它们包扎好。

原来吃烤鸭有这么多讲究!

介绍一种美味,可以围绕这道美食的“色、香、味、形”来描述,写出这道美食的做法、看相、吃法。当然,不是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很显然,《北京烤鸭》侧重的是“看相”和“吃法”。

习作1《家乡的风俗》

这是六下习作1,具体要求:写家乡风俗,写自己参加一次家乡风俗的活动经历。要写好这篇文章,并不是说等到六年级第一单元才来训练,那就迟了。关于这方面的素材积累,应该从一年级就已经开始。反思一下:是不是这样呢?

煎豆粑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第四小学 彭夏怡

豆粑在江西各地区不仅是一种特产,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风俗,每到腊月快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煎豆粑。

小时候,到了冬月,我最惦记的事情就是家里煎豆粑。当我发现村东头的空场上,有人晒出豆粑时,便一口气跑回家,急不可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并催问:“我家哪天煎豆粑呀?”其实,无需我催问,还没到冬月,妈妈已在筹办煎豆粑了。

煎豆粑就是把脱了皮的麦子、大米和一些豆子,按一定的比例拌在一起,磨成糊状,在锅里摊成大大圆圆的薄饼,再把冷却的薄饼卷成筒状,切成细丝晒干。豆粑是我们乡下冬季和第二年春季方便又经济的食品。

煎豆粑燃烧的柴禾有讲究,它要求着火快火力猛,同时,为了配合灶台上的起锅下锅,还要具备时着时熄的时间间歇性。冬月前,妈妈起早贪黑,上山耙回了许多枞毛,并晒干捆好,以便煎豆粑时使用。

煎豆粑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妈妈把磨好的豆粑糊糊用桶打到灶台上,婶婶在灶台上摊豆粑饼,奶奶在灶膛烧火。正因为如此,各家选定的煎豆粑日子要互相错开,否则就找不到人来帮忙了。

不一会儿,就闻到豆粑的香味了。我和妹妹比过年还兴奋,在灶间钻来钻去,忙着把豆粑饼端到外面晾干,还不忘在这张豆粑饼上抠一块,又到那张上抠一块下来吃,咬一口,焦焦的、香喷喷的,比超市里买来的锅巴还美味。

夜幕降临了,大人们还在忙着,我和妹妹的小肚子撑得圆圆的,在灶膛温暖火光的映照下,甜甜地睡着了。

豆粑承载着山里人的勤劳和善良,也承载着儿时很多的快乐。

这篇文章生动具体地介绍了江西的特产,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风俗——煎豆粑。在平实自然的叙述中,我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息,还体味到了融融的亲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