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着村里100多亩芍药正在茁壮成长,西赵冯村党支部书记成寿军倍感欣慰,大力引进花卉种植,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他操心劳神,“考虑到咱们村民以前小麦、玉米播种非常单一,而且收益低,承包收入亩均在600元左右,现在村集体和花卉公司签订了10年的合同,每亩900元,首先是让村民们富裕起来。”孙在河说,“合作社目前已有土地500多亩,除了富硒小麦外,又精选了30多亩土地种植富硒大豆,通过合作社带头,辐射带动更多农户,以点带面,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使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对葡萄进行精细化管理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于淋凡 通讯员 焦武昌 王圣楠 滨州报道

“咱们这个园区是2018年6月投产的,总种植面积是110—120亩左右,引进的是荷兰切花芍药品种,大约37个,欧洲连翘品种2个,全部是进口品种,当时定位就是跟进口鲜花竞争国内市场。”北京虹美花卉种植中心总经理孔佳说,“之所以选择在曹王镇西赵冯村开展芍药种植,除了村里土质、水质符合种植要求外,还与村党支部强有力的核心保障作用密不可分。”

芍药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之为“五月花神”。花虽好看,但大面积栽种对土壤和水质要求较高。看着村里100多亩芍药正在茁壮成长,西赵冯村党支部书记成寿军倍感欣慰,大力引进花卉种植,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他操心劳神,“考虑到咱们村民以前小麦、玉米播种非常单一,而且收益低,承包收入亩均在600元左右,现在村集体和花卉公司签订了10年的合同,每亩900元,首先是让村民们富裕起来。村两委现在一分钱的管理费都没有,主要是考虑到以后的引进,花卉事业的长期发展,产业的规模化效益,和孔经理商量着,今年再扩大100亩,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乡村振兴的宏大目标。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距离西赵冯村几公里的西孙村,50亩的富硒小麦即将成熟,西孙村党支部书记孙在河空闲了就到地头看看。改善种植品种、提高种植效益,孙在河一直在思考并不断探索新发展模式,依托众意联合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党支部带头作用,提高村民收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根据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检测,我们村土壤中的硒含量大于0.4mg/kg,属于富硒土壤。我们就是充分发挥土壤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优质农产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富硒小麦品种,下一步,我们将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深加工成富硒小麦面粉、富硒小麦石磨粉、粗粉、原粉等等。”孙在河说,“合作社目前已有土地500多亩,除了富硒小麦外,又精选了30多亩土地种植富硒大豆,通过合作社带头,辐射带动更多农户,以点带面,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使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在曹王镇葡萄规范化栽培及复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教授、曹王镇科技副镇长刘永强带领工人,正在对葡萄进行精细化管理。“葡萄从去年3月份开始种植,到目前算下来有14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到了果实膨大期,我们在今年春季发芽后进行一系列的刻芽、毛刷授粉等管理,目前到了疏果阶段,每一串达到50粒左右,形成后一串在一斤半左右。通过这些精细化的控制,来达到高品质的目标。”

刘永强是2019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的高技术人才,聘任为曹王镇科技副镇长,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党建示范引领,免费技术指导等,改变群众种植观念,探索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从目前阳光玫瑰整体树势和花絮的表现,以及我们修剪完的果穗来看,阳光玫瑰的种植技术在这儿落地已经成功了。我们打造成功这个样板之后,将充分带动周边农户来参观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到葡萄行业,扶持他们走上自主创业增收的道路。作为曹王镇的科技副镇长,希望我们的技术能够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一份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曹王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点燃一把火、带动一大群”的作用,始终保持“弱鸟先飞”的精神、“滴水穿石”的韧劲,因地制宜,久久为功,以“党建+产业”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升级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