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振华能当上全国劳模,背后有没有猫腻不知道,但他的品行显然不是当上劳模以后才开始变坏的。一些企业高管还冒充“一线职工”进入劳模评选名单,把董事长改为“高级工程师”、政工师之类,屡屡得逞。

猥亵幼女事发近一年后,著名房企新城控股原董事长王振华今天上了热搜。

不是因为宣判,而是有关部门决定撤销他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什么?王振华是全国劳模?没错。

1962年出生的王振华,26岁时就下海创办了民营企业,然后进入房地产行业,逐渐把企业资产规模做到3000多亿。在向顶级富豪进军的过程中,资本家王振华顺手也把原本属于劳动者的荣誉给捞了。他不但是“江苏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还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名利双收之后的王振华,开始像阿Q那样: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最后,身败名裂。

王振华猥亵幼女,很多文章已经分析了很多。我更关心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有钱人,还跟普通劳动者抢夺荣誉?

劳模起源于苏联,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有关。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也有了劳模评选。起初几届,农民工人占据绝大多数,管理人员仅为7%左右。那个时代,劳动最光荣,劳模当然更是无上光荣。

改革开放后,脑力劳动也被官方认定为劳动者,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以前被认为是站在劳动者对立面的资本家,名正言顺地成了劳动者。

资本家们无利不起早,他们争夺劳模这顶红帽子,无非是看中它附着的政治光环。当上全国劳模,官方可以无偿帮他们宣传,出现的位置也是报纸头版和新闻节目的前几分钟,影响和效果是企业重金投放的软文不可比拟的。

当上全国劳模进京受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和大领导合影。通过专门雇请的摄影师拍下与领导握手的瞬间,然后放大成巨幅照片挂在公司会议室和自己办公室里,不但有面子,还能借势。

获得劳模称号后,进入人大政协也会比较容易,这又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另一层保护。

原山东省总工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秘书长安立志曾经撰文透露,每到三四月份时,平时的冷衙门工会就很热闹了。一些地方官员通过各种关系过来公关,目的就是索要或保住劳模名额。他们百分之百是为当地老板来请托,却从来不会为任何一个一线劳动者做工作。理由也是五花八门,说什么该企业是我们当地经济支柱、纳税大户,其实是因为关乎脸面和政绩,甚至可能与老板另有交易。

一些企业高管还冒充“一线职工”进入劳模评选名单,把董事长改为“高级工程师”、政工师之类,屡屡得逞。不过也有失手的时候。2015年4月17日起,中央对从地方上推选出来的劳模名单进行5天的公示。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众号“侠客岛”报道,被刷出名单的18人中,17人都是公司总裁、总经理。

王振华能当上全国劳模,背后有没有猫腻不知道,但他的品行显然不是当上劳模以后才开始变坏的。

如果不改革评选机制,这样树立起来的榜样有什么意义?选出王振华这样的败类,对真正的全国劳模荣誉的伤害很大。

其实,在一个讲究法治和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劳模的榜样作用十分有限。给你打鸡血的,不是劳模,而是干瘪的钱包和沉重的房贷。如果真要评选,在996的职场里,每个人都是劳模,每个人都是榜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