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国引进的主要人才群体。《吕氏春秋》是杂家的著作,吕不韦先生有囊括百家。

秦始皇

秦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大概从汉代开始,不断有人在秦的兴衰中总结经验教训,而秦也确实为世人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从一个西鄙小邦“乡巴佬”,崛起为一个威加四海的帝国,秦能成功,原因有很多。而在地域、资源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人才,尤其是引进的外来人才就成为了克敌制胜的法宝。

秦始皇遇到了韩非、李斯这样的人才,一统天下,而在这之前,秦国历代国君也得到了许多惊才绝艳的人物,使得国家实力不断变强,成为最终赢家。然则春秋战国时期人才的引进,正是秦帝国的"因",而扫六国问九鼎,方为果。

人才引进的迫切需要——升堂揖让,求贤若渴

人才流动成为趋势——异国仕宦得到普遍接受

常言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周朝初年确立的宗法分封制到春秋已经濒临崩溃,这样,建立在这一政治秩序上的一切亟待整顿。这一困境的出现根本在于经济基础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上涨,更多"私田"被发掘,人们与土地的捆绑减弱,人民的流动性增强;与此同时,由于分封制层层分封,贵族群体人数不断增加。这样,供养贵族的农民减少而贵族参加,即使是公子公孙也不免家道中落,陷于贫困。

春秋战国之文人贤士

当旧的秩序已经不能让所有人安居乐业,安于本分,那么就必然会增强人们的流动性,追求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农民在土地上流动,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中小贵族和一部分平民子弟则选择远赴异国他乡,将自己的才华转化为切实的利益。

然则人才流动和异国仕宦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形式,当本国无法吸纳足够的人才或者给这些人才足够的条件时,更多的人也就选择了异国。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本身就是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和人才流动的现实需要相结合的明证。

人才市场的供需环境——彼此成就

秦国想要争霸,争霸需要条件,其中秦国最缺乏的就是人才条件。秦国人才资源匮乏到什么程度?只有军队的人才是自给自足的。因此,引进外来人才就十分迫切。

秦惠王之前,秦国没有"相",秦昭襄王之前,秦没有固定的将军,秦孝公之前,秦没有郡县制。人才带来了先进的制度,制度的改变能够使很多习惯法变为简洁的程序,国家的管理更为规范,维稳的成本减小,效率提高。

军队

秦国风俗恶,父子同居,打架斗殴现象严重,影响恶劣,但商鞅变法后,秦国"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人才还能改善民风民俗,为秦国强盛奠定统一的民心基础,引导舆论导向。除了争霸对于人才的需求之外,秦国当然"自有国情在此"。秦国地处偏远,距离宗法分封制残留还比较浓厚的六国比较远。因此,秦国对于宗法分封制度的遵守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秦国与当地少数民族进行较为充分的民族融合深受西戎风俗影响,朝廷的氛围较为"民主"。换言之,秦国老牌的关西贵族盘根错节,政治影响较大,对国君的行为往往形成掣肘。这样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君主就需要依靠外来人才的协助,突破世家贵族遍布朝堂的局面。

在朝堂上扶持独属君主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人才当然也是有收获的,人才与君主的合作是彼此成就。人才在秦国,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干,洗刷自己的冤屈,摆脱自己也许不美好的过去,这一点容后再表。

秦穆公

人才的相关政策:用舍行藏

人才的发掘,在春秋首推秦穆公。秦穆公礼贤下士,不仅发现了百里奚,还由此得到启发,于是"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初步改善了秦国的人才困境,人才们为他分析局势制定策略,结果他"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就了一代霸业。但他凭借君主本人的识人之明和一些灵活的策略招徕人才,还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多样的吸引人才的政策。更为完善的相关政策逐渐形成在战国。

人才的吸引激励

战国时期秦国吸引、激励人才的政策多种多样,这一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是秦孝公。

他下求贤令说:"宾客群臣,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设置二十级爵位,平民也有了冲破枷锁的机会。在当时,这种机会多么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军功爵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附带有明确的、层层分明的良田美食丝竹之属。于是人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民风崇拜军功贵族。当一个外来的戴罪之身或者卑鄙之人来到新的国度,相对于衰老僵化、亲亲尊尊的六国,这无疑是十分吸引人的条件,十分令人舒适的环境。

另外,秦国提出了"客卿"制度,请异国士子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客卿。客卿统兵作战,而后登台拜相,成为正卿。古代读书人出将入相,征战是不能避免的,也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商鞅变法

人才选拔—不以出身论英雄

在人才的选拔方面,秦国放宽了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再只以出身论英雄。一方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度。

所谓"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贵族少年匹马轻裘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另一方面,秦国进一步放宽了人才的身份限制,"王者不却众庶",在秦国,不仅"士"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商人、贫民、罪犯……只要有才华,也都能"得其所"。另外,秦国也打破了人才的国籍限制。

秦朝百姓

"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兼并天下者,诸人之力也。"

举例来说,出身贫寒的范睢,原本是戴罪之身,正是秦国不拘一格降人才,才使他得以建功立业。他是魏国人,在入秦之前,本为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因被怀疑私通齐国,惹得魏王大怒,让人打断范睢的肋骨与牙齿,把他扔到厕所中,受尽侮辱。范睢装死以保全性命,后得守卫相救。郑安平听说后,帮助其逃跑藏匿,改名张禄,又把他推荐给秦国使者王稽,范雎才得以入秦,助秦强盛。

另外,秦国除了积极接纳前来投奔的人才,还通常会采取官员举荐的方式来扩充人才队伍。与战国四公子养客不同,秦国养士常常是为国家养士,推荐人才即使有私心也建立在人才本身才华横溢的基础上。而战国四公子只不过为了自己的名望,并没有招来多少真正的人才。

人才管理、任用更加完善

在人才管理和任用方面,秦国也没有松懈。需要注意的是,这并没有一定的制度规范,而是依赖于君主本身的素质。它对君主提出了三点要求。其一,知人善任,量才录用。这就需要君主的洞察和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检验机制。其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商鞅指出,"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君主应当对自己掌握局面的能力有信心,应当对臣子付出一定的信任换取忠诚。

郑国渠

战国末期,韩国为消耗秦国国力,派出间谍郑国说服秦国君臣大兴土木,最终郑国渠浇灌了关中千里沃土,短期内似乎牵制了秦军的注意力,消耗了秦的国力,但长远来看减少了当地的自然灾害,提高了当地的粮食产量。郑国本人虽然被发现间谍身份,各高官贵族也对他十分不满,但当时的秦国国君力排众议支持郑国渠工程的继续,对秦国是影响深远的。

这样,秦国对人才的吸引、选拔、录用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得更为完善。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雎,废穰侯……这样累世积聚,才有了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威振四海"的成就。

盛世无遗贤,古来有遗爱

外来人才带来的变化

外来人才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改善了秦国的政治格局,促进了文化的西渐。军事上,秦国采用军功爵制,有效地激励了人民的参战热情,为秦国军事力量的整体增强。做出了贡献。政治上,外来人才为秦国制定了成文法律,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制度。经济上,秦国首先肯定了私田的合法化,制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效保证了农民群体的稳定和社会人流动人员的减少,因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实力。

在外来人才进入之前,秦国的官场充斥着国君与世袭贵族的斗争。关西贵族因为长久以来的特权,不免子弟素质下降,把控官场,对秦国的发展做出一些不好的影响。而外来人才进入后,国君集权与贵族分权的矛盾,转移为关西贵族与关东政治新贵们的矛盾,国君得以利用权、术、势来更好地把控朝局,增强君主专制。

吕不韦

外来人才同样在秦国人民改善旧有的恶习,提高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中承担了一个关键的角色。这一点,首推《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杂家的著作,吕不韦先生有囊括百家。厘清扬弃的气魄和野心,眷养千百门客完成这一著作。可惜政治环境的恶化终止了这一进程,也将他的苦心付之一炬。

秦国引进的主要人才群体

秦国引进人才,是出于自身需要,事秦的各国人才之所以聚集,也存在一定共性。最突出的一点在于实用性。窃以为,秦人更直爽,功利性、目的性强,因此不会欣赏败絮其中的人。另外,秦人在礼仪、风度方面与山东六国不同,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第三,秦人文化上的荒芜和风俗上的粗鄙、物质上的匮乏注定无法吸引坐而论道的学者。秦国容得下布衣卿相,却供养不了稷下学宫。

因此,奉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法家成为秦国的首选,两者都是崇尚实用主义的。更何况三秦大地早有商君经营,群众思想上对法家认可度更高,他本人身死而道不朽,这对法家之人来说,也正是求仁得仁。

法家韩非子

在秦国得到重用的还有农家。三农问题是农耕社会的根本,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悝也曾提出"尽地力之教"。在秦国,如果说制定政策的是法家,那么带领群众执行任务、发展生产的就是农家。农家未见有具体的政治主张,却是顺应生产发展的人才,为秦国耕战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指导。

当然,其他方面的人才也能够在秦国获得自己的发展,例如在外交上,有纵横家张仪舌灿莲花,就连儒家,晚年的荀子也已经与秦国产生了初步的交流接触。总结来说,在政治政策上,秦国重用法家,在经济发展上,秦国重用农家,在外交方针上,秦国重用纵横家。如此,群策群力,才有了大秦帝国的辉煌。

小结

秦代虽然时间短暂,但它的地位是特殊的,它的历史教训是丰富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引进,充分彰显了秦国君臣的智慧,展示了"上下同欲者胜"的气魄。引进外来人才,发掘和培养本土人才,为帝国的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和高素质力量始终是一个国家维持、延续的重中之重。

秦国的人才引进既是由于时代的变化,又出于自身的迫切需要,同时,人才也通过在秦国的发展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秦国要求人才的才华以实用为主要特点,充分吸引了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各种人才;人才要求秦国给予相应的待遇和信任,有条件地付出自己的忠诚。

而引进人才更是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从人才的吸引、激励、任命、调配,都有行之切实有效的方法。这些做法在现在看来是老生常谈,但在当时已经是较为优越的条件。人才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使秦国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短暂而绚丽的一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