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國引進的主要人才羣體。《呂氏春秋》是雜家的著作,呂不韋先生有囊括百家。

秦始皇

秦朝是一個承前啓後的朝代,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節點。大概從漢代開始,不斷有人在秦的興衰中總結經驗教訓,而秦也確實爲世人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從一個西鄙小邦“鄉巴佬”,崛起爲一個威加四海的帝國,秦能成功,原因有很多。而在地域、資源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人才,尤其是引進的外來人才就成爲了克敵制勝的法寶。

秦始皇遇到了韓非、李斯這樣的人才,一統天下,而在這之前,秦國曆代國君也得到了許多驚才絕豔的人物,使得國家實力不斷變強,成爲最終贏家。然則春秋戰國時期人才的引進,正是秦帝國的"因",而掃六國問九鼎,方爲果。

人才引進的迫切需要——升堂揖讓,求賢若渴

人才流動成爲趨勢——異國仕宦得到普遍接受

常言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周朝初年確立的宗法分封制到春秋已經瀕臨崩潰,這樣,建立在這一政治秩序上的一切亟待整頓。這一困境的出現根本在於經濟基礎的變化。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上漲,更多"私田"被髮掘,人們與土地的捆綁減弱,人民的流動性增強;與此同時,由於分封制層層分封,貴族羣體人數不斷增加。這樣,供養貴族的農民減少而貴族參加,即使是公子公孫也不免家道中落,陷於貧困。

春秋戰國之文人賢士

當舊的秩序已經不能讓所有人安居樂業,安於本分,那麼就必然會增強人們的流動性,追求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農民在土地上流動,有機會接受教育的中小貴族和一部分平民子弟則選擇遠赴異國他鄉,將自己的才華轉化爲切實的利益。

然則人才流動和異國仕宦是同一個問題的兩種表現形式,當本國無法吸納足夠的人才或者給這些人才足夠的條件時,更多的人也就選擇了異國。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本身就是中國人安土重遷的傳統觀念和人才流動的現實需要相結合的明證。

人才市場的供需環境——彼此成就

秦國想要爭霸,爭霸需要條件,其中秦國最缺乏的就是人才條件。秦國人才資源匱乏到什麼程度?只有軍隊的人才是自給自足的。因此,引進外來人才就十分迫切。

秦惠王之前,秦國沒有"相",秦昭襄王之前,秦沒有固定的將軍,秦孝公之前,秦沒有郡縣制。人才帶來了先進的制度,制度的改變能夠使很多習慣法變爲簡潔的程序,國家的管理更爲規範,維穩的成本減小,效率提高。

軍隊

秦國風俗惡,父子同居,打架鬥毆現象嚴重,影響惡劣,但商鞅變法後,秦國"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人才還能改善民風民俗,爲秦國強盛奠定統一的民心基礎,引導輿論導向。除了爭霸對於人才的需求之外,秦國當然"自有國情在此"。秦國地處偏遠,距離宗法分封制殘留還比較濃厚的六國比較遠。因此,秦國對於宗法分封制度的遵守相對較弱。

另一方面,秦國與當地少數民族進行較爲充分的民族融合深受西戎風俗影響,朝廷的氛圍較爲"民主"。換言之,秦國老牌的關西貴族盤根錯節,政治影響較大,對國君的行爲往往形成掣肘。這樣爲了加強君主的權力,君主就需要依靠外來人才的協助,突破世家貴族遍佈朝堂的局面。

在朝堂上扶持獨屬君主的力量,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是人才當然也是有收穫的,人才與君主的合作是彼此成就。人才在秦國,可以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才幹,洗刷自己的冤屈,擺脫自己也許不美好的過去,這一點容後再表。

秦穆公

人才的相關政策:用舍行藏

人才的發掘,在春秋首推秦穆公。秦穆公禮賢下士,不僅發現了百里奚,還由此得到啓發,於是"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

初步改善了秦國的人才困境,人才們爲他分析局勢制定策略,結果他"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成就了一代霸業。但他憑藉君主本人的識人之明和一些靈活的策略招徠人才,還並沒有形成完善的多樣的吸引人才的政策。更爲完善的相關政策逐漸形成在戰國。

人才的吸引激勵

戰國時期秦國吸引、激勵人才的政策多種多樣,這一方面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是秦孝公。

他下求賢令說:"賓客羣臣,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事實上確實是這樣。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設置二十級爵位,平民也有了衝破枷鎖的機會。在當時,這種機會多麼重要是毋庸置疑的。軍功爵不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而且附帶有明確的、層層分明的良田美食絲竹之屬。於是人人"勇於公戰,怯於私鬥" ,民風崇拜軍功貴族。當一個外來的戴罪之身或者卑鄙之人來到新的國度,相對於衰老僵化、親親尊尊的六國,這無疑是十分吸引人的條件,十分令人舒適的環境。

另外,秦國提出了"客卿"制度,請異國士子來秦國做官,其位爲卿,而以客禮待之,故稱客卿。客卿統兵作戰,而後登臺拜相,成爲正卿。古代讀書人出將入相,征戰是不能避免的,也是符合實際需要的。

商鞅變法

人才選拔—不以出身論英雄

在人才的選拔方面,秦國放寬了人才的評價標準,不再只以出身論英雄。一方面,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廢除了世卿世祿制,實行軍功爵制度。

所謂"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爲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貴族少年匹馬輕裘的日子從此一去不復返。另一方面,秦國進一步放寬了人才的身份限制,"王者不卻衆庶",在秦國,不僅"士"的地位得到了顯著提高,商人、貧民、罪犯……只要有才華,也都能"得其所"。另外,秦國也打破了人才的國籍限制。

秦朝百姓

"七國虎爭天下,莫不招致四方遊士。然六國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國人,獨秦不然。……皆委國而聽之不疑,卒之兼併天下者,諸人之力也。"

舉例來說,出身貧寒的範睢,原本是戴罪之身,正是秦國不拘一格降人才,才使他得以建功立業。他是魏國人,在入秦之前,本爲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因被懷疑私通齊國,惹得魏王大怒,讓人打斷範睢的肋骨與牙齒,把他扔到廁所中,受盡侮辱。範睢裝死以保全性命,後得守衛相救。鄭安平聽說後,幫助其逃跑藏匿,改名張祿,又把他推薦給秦國使者王稽,范雎才得以入秦,助秦強盛。

另外,秦國除了積極接納前來投奔的人才,還通常會採取官員舉薦的方式來擴充人才隊伍。與戰國四公子養客不同,秦國養士常常是爲國家養士,推薦人才即使有私心也建立在人才本身才華橫溢的基礎上。而戰國四公子只不過爲了自己的名望,並沒有招來多少真正的人才。

人才管理、任用更加完善

在人才管理和任用方面,秦國也沒有鬆懈。需要注意的是,這並沒有一定的制度規範,而是依賴於君主本身的素質。它對君主提出了三點要求。其一,知人善任,量才錄用。這就需要君主的洞察和與之相配套的實踐檢驗機制。其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商鞅指出,"疑行無名,疑事無功。"君主應當對自己掌握局面的能力有信心,應當對臣子付出一定的信任換取忠誠。

鄭國渠

戰國末期,韓國爲消耗秦國國力,派出間諜鄭國說服秦國君臣大興土木,最終鄭國渠澆灌了關中千里沃土,短期內似乎牽制了秦軍的注意力,消耗了秦的國力,但長遠來看減少了當地的自然災害,提高了當地的糧食產量。鄭國本人雖然被發現間諜身份,各高官貴族也對他十分不滿,但當時的秦國國君力排衆議支持鄭國渠工程的繼續,對秦國是影響深遠的。

這樣,秦國對人才的吸引、選拔、錄用隨着時間的發展變得更爲完善。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張儀之計,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這樣累世積聚,纔有了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威振四海"的成就。

盛世無遺賢,古來有遺愛

外來人才帶來的變化

外來人才增強了秦國的綜合國力,改善了秦國的政治格局,促進了文化的西漸。軍事上,秦國採用軍功爵制,有效地激勵了人民的參戰熱情,爲秦國軍事力量的整體增強。做出了貢獻。政治上,外來人才爲秦國制定了成文法律,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構建了新的制度。經濟上,秦國首先肯定了私田的合法化,制定了重農抑商的政策,有效保證了農民羣體的穩定和社會人流動人員的減少,因而增加了國家的財政實力。

在外來人才進入之前,秦國的官場充斥着國君與世襲貴族的鬥爭。關西貴族因爲長久以來的特權,不免子弟素質下降,把控官場,對秦國的發展做出一些不好的影響。而外來人才進入後,國君集權與貴族分權的矛盾,轉移爲關西貴族與關東政治新貴們的矛盾,國君得以利用權、術、勢來更好地把控朝局,增強君主專制。

呂不韋

外來人才同樣在秦國人民改善舊有的惡習,提高國民整體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品質中承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這一點,首推《呂氏春秋》。《呂氏春秋》是雜家的著作,呂不韋先生有囊括百家。釐清揚棄的氣魄和野心,眷養千百門客完成這一著作。可惜政治環境的惡化終止了這一進程,也將他的苦心付之一炬。

秦國引進的主要人才羣體

秦國引進人才,是出於自身需要,事秦的各國人才之所以聚集,也存在一定共性。最突出的一點在於實用性。竊以爲,秦人更直爽,功利性、目的性強,因此不會欣賞敗絮其中的人。另外,秦人在禮儀、風度方面與山東六國不同,受到的限制相對較小。第三,秦人文化上的荒蕪和風俗上的粗鄙、物質上的匱乏註定無法吸引坐而論道的學者。秦國容得下布衣卿相,卻供養不了稷下學宮。

因此,奉行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法家成爲秦國的首選,兩者都是崇尚實用主義的。更何況三秦大地早有商君經營,羣衆思想上對法家認可度更高,他本人身死而道不朽,這對法家之人來說,也正是求仁得仁。

法家韓非子

在秦國得到重用的還有農家。三農問題是農耕社會的根本,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悝也曾提出"盡地力之教"。在秦國,如果說制定政策的是法家,那麼帶領羣衆執行任務、發展生產的就是農家。農家未見有具體的政治主張,卻是順應生產發展的人才,爲秦國耕戰提供了物質保障和技術指導。

當然,其他方面的人才也能夠在秦國獲得自己的發展,例如在外交上,有縱橫家張儀舌燦蓮花,就連儒家,晚年的荀子也已經與秦國產生了初步的交流接觸。總結來說,在政治政策上,秦國重用法家,在經濟發展上,秦國重用農家,在外交方針上,秦國重用縱橫家。如此,羣策羣力,纔有了大秦帝國的輝煌。

小結

秦代雖然時間短暫,但它的地位是特殊的,它的歷史教訓是豐富的。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引進,充分彰顯了秦國君臣的智慧,展示了"上下同欲者勝"的氣魄。引進外來人才,發掘和培養本土人才,爲帝國的運轉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和高素質力量始終是一個國家維持、延續的重中之重。

秦國的人才引進既是由於時代的變化,又出於自身的迫切需要,同時,人才也通過在秦國的發展而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在人才引進的過程中,秦國要求人才的才華以實用爲主要特點,充分吸引了不同領域,不同地域的各種人才;人才要求秦國給予相應的待遇和信任,有條件地付出自己的忠誠。

而引進人才更是初步形成了較爲完善的體系,從人才的吸引、激勵、任命、調配,都有行之切實有效的方法。這些做法在現在看來是老生常談,但在當時已經是較爲優越的條件。人才也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使秦國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短暫而絢麗的一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