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

赵云忠义不亚关羽,武力比肩虎将张飞,刘备为何却不重用他?

摘要:当刘备入主益州后,赵云为翊军将军时,留任荆州的关羽官拜前将军,假节钺,董督荆州事。赵云,在五虎上将之中,虽是居关羽、张飞之后投靠刘备,却一直不受刘备重用,大多以刘备护卫角色出现在世人。

在东汉三国里,赵云不仅文韬武略,文可安邦,武可定国;还很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为蜀汉创建建功立业。但终刘备一生,赵云是不受刘备重用。

赵云跟随刘备后,官职从牙门将军、偏将军领桂阳太守、留营司马、翊军将军至中护军、征南将军。虽赵云的官职随着刘备的职位水涨船高,步步高升,但相比于同时期的关羽、张飞而言,可望不可即。当刘备南定诸郡后,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时,关羽已是襄阳太守兼荡寇将军,张飞也是宜都太守兼征虏将军;当刘备入主益州后,赵云为翊军将军时,留任荆州的关羽官拜前将军,假节钺,董督荆州事;张飞为右将军,假节;甚至后投靠刘备的魏延是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黄忠是后将军、关内侯;连最晚投靠刘备的马超都已为左将军,假节。

“五虎上将”在赵云身上,纯粹是徒有虚名。论能力、论功绩,甚至是论对刘备的忠诚度,赵云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甚而有过之。

可是关羽口中“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的“四将军”就这么不受刘备待见,原因如下。

其一,身份局限。

寒门出身,正是赵云不被刘备重用的最大软肋。门阀制度,这种封建等级制中特殊的形式,形成于东汉,盛行于魏晋,顶峰于南北朝,没落于隋唐。而赵云生活的时代恰是士族门阀制度的流行时期,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有着重要的身份地位。虽刘备创立基业之初,无人可用,就顾不上讲究门第,只好重用关羽、张飞和赵云这些出身草根的人物;从徐州起,开始拉拢世族支持,与徐州巨富糜家建立了亲戚关系;在荆州期间,取得当地大族马、习、庞家的支持;夺取益州后,得到四川豪强的有力支持,法正、李严、孟过等人就是其中代表。赵云不仅出身布衣,还不是桃园三结义,即便能力再出众,也会被刘备权衡世族利益而被埋没才华,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导致不被重用。

其二,性格使然。

为人正派,恰是赵云不被刘备待见的最直接痛处。赵云孤身一人反对刘备将成都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于诸将。这一事,从表面上看赵云有政治眼光,以人为本,忠诚又正派;实际上却非如此,赵云只身一人对抗整个刘备集团,不仅得罪了荆州派、益州派和元老派,还让刘备的威信大大降低。同样,赵云力劝刘备要从大局出发,不要为兄弟之小义而抛弃国家之大义而举全国之力南下伐吴,让刘备很难对付。帝王治国理政,不仅需要出谋划策的人才,更需要俯首听命的奴才。赵云不仅性格耿直,还不懂得随波逐流,即使才能再拔萃,也会不被刘备所喜欢,自然不被重用。

其三,理想异类。

价值高尚,就是赵云不被刘备器重的最本质瑕疵。赵云虽然很早就跟着刘备,还是关羽口中“吾弟”,却并非刘备的嫡系。赵云先是袁绍的部下,再投公孙瓒,最后才跟随刘备。好听地说,赵云是千里马找寻伯乐,觅寻志同道合的明主,实现忠君救民的人生抱负;难听地讲,赵云不安于现状,喜欢炒主公的鱿鱼,通过更换主公的捷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赵云不但价值理想化,而且忠事不忠人,即便道德品质再高尚,也不会被主子所喜欢,还会受到同僚的打压,自然不被重用。

赵云一生,更多有是以刘备护卫的角色出现,让世人误以为与刘备的关系十分亲密,很被刘备信任。实际却未如此,在刘备争霸的道路上,赵云都是被作为王者的刘备“发扬风格”给牺牲掉,毕竟刘备得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笔者按:德,常用于指道德、品德,引申指有道德的贤明之士。赵云,在五虎上将之中,虽是居关羽、张飞之后投靠刘备,却一直不受刘备重用,大多以刘备护卫角色出现在世人。其根本原因,就是赵云的高尚品德所造成,不争不抢不讨不要,全被刘备拿来平衡利益关系。正所谓: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由于己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