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就連正史名著,如《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鑑》等,也明顯受《戰國策》的影響,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說人物,以情節性表現方式來描述戰爭,以智術來闡述政壇權謀,以韜略來表現宮廷爭鬥,讓史書有了縱橫謀略的印記,這不就是《戰國策》給史書帶來的影響嗎。在戰國時期那個波瀾壯闊、風起雲湧、鐵血爭鬥、變革圖新的特殊時代,縱橫家們叱吒風雲、經天緯地的雄才大略,以及遊說策劃所表現出來的謀略和智術,通過《戰國策》活生生地傳留下來,讓後人能清晰和深刻地瞭解戰國時代策士們的縱橫謀略和論辯智術。

在中國歷史上,士人官圈裏存在一些潛規則,只可意會,不可明說,比如,對於古籍中的謀略書,高官權貴、軍政要人私底下讀得津津有味,而在場面上卻往往勸誡年輕人不要輕易去閱讀,避免因受影響而萌發離經叛道的思想。
《戰國策》就是這樣一部古籍,它不屬於經書正史,不符合儒家的道統精神,被認爲是離經背道的。一些經學大儒視《戰國策》爲洪水猛獸,告誡應遠離它。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經重校過《戰國策》,但他校此書的目的是“使後世之人,皆知其說不可爲,然後以戒則明”。在他看來,此書屬於“害正”之“邪說”,是萬萬讀不得的。(參看曾鞏的《重校戰國策序》)
《戰國策》記述着縱橫之術,隱藏着謀略祕密,而這種謀略智慧完全不同於儒家所主張的內聖外王之道,是很多士人官宦表面上不喜歡談論的,但是,對於此書,歷朝歷代的王侯將相們卻在明處規勸朝臣屬將千萬別去讀,可是,他們在背地裏卻將此書細心揣摩,領略捭闔之道。
那麼,《戰國策》到底是怎樣一本古籍呢?
第一,《戰國策》所描述的時代戰亂紛爭、禮壞樂崩的時代
《戰國策》記述了一個羣雄逐鹿的時代,這個時代不同於春秋時期,在春秋末期,列國世襲的大臣靠着繼承的特權,聚集財富,收養門人,其勢力不斷擴大,形成特殊的地位,而當時機一成熟,這些權臣便擠壓君主,搶奪君王地位,導致各國內亂頻起。比如,晉國便發生了韓、魏、趙三家分奪君王權力的事;在齊國,田姓大夫奪了姜姓的天下,王權掌控者易姓;就連周王室也丟了許多的土地,分裂爲東、西周,而兩週的君主便失去了傲視天下的“共主”地位,淪落爲與宋、魯等小國同等的卑貧地位。
當時,秦、楚整合了各派各派力量,結束內亂,將勢力伸張到中原,而北方的燕國則向南顯示威力,形成秦、楚、燕、韓、魏、趙、齊七雄紛爭的雜亂局面。致使周王室名存實亡。世襲的大臣有的乘勢力的增強而變成了君王,有的卻失勢衰落了,淪落到無權無勢的地位。專制集權的新君王蔑視舊貴族,置之不理,他們不再那麼重視出身,而是大肆重用出身貴賤不同的能人智士,原有的封建制度瓦解了。而孔子所頌揚的周朝的禮樂制度也隨之崩潰。

戰國時代
對於《戰國策》所描繪的時代,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有一段很好的描述:
“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不言禮和信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春秋時猶言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春秋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春秋時猶有赴告策書,而七國則無有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此皆變於一百三十三年之間。”(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週末風俗》)
顯然,七國爭雄的年代,不再尊禮重信了,不再宗周言王了,不再重視祭祀聘享,出現了“邦無定交,士無定主”新局勢,禮壞樂崩,列國紛爭,這就是戰國時的基本局勢。
第二,《戰國策》描述了縱橫捭闔、伐交雄辯的策士們
首先,“士”這一階層迅速崛起,爲列國君王所尊重和重視。
戰國一百四十多年,禮壞樂崩,宗周瓦解,祭祀日微,宴會無詩,輕義重利。這時候各國紛爭激烈,國與國之間關係緊張,戰事頻繁,儒家的仁義在列國激烈的爭雄中顯得毫無價值,像孟子這樣的儒學名士在這時期也不適時宜,得不到重用了。而代之而起的是一些有實際智謀和縱橫才學的人,“士”的階層迅速發展起來,趕上大顯身手的好時機,而最熱門的人就是“策士”,就是後來所說的“說客”,他們馳騁於政治舞臺,縱橫於國際外交活動中,捭闔縱橫,呼風喚雨。

《戰國策》
顯然,《戰國策》所反映的時代具有區別於春秋時期的顯著特點,其中,“貴士重策”就是其中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對士的尊重和重用,對計策、謀略的重視,取代了原來對儒家、仁義的崇尚。《戰國策》的編校者劉向在《戰國策序錄》中說:“孟子、孫卿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遊說權謀之徒,見貴於俗。”策士們備受重視,達到“所在國重,所去國輕”的重要程度,各國紛紛招納有謀略的策士,希望能借助於策士的策略,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其實,墨子早就有關於策士對國家重要性的論述。墨子說:類似的看法,《墨子》第一篇《親士》說:“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見賢而不急,則緩其君矣。非賢無急,非士無與慮國。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墨子·親士》)
策士關乎國家的興亡,策士的智慧、計策、謀略能給君王帶來富國強兵的政策主張,比起儒家的仁義理論,比起傳統的世襲身份等都重要得多。君王需要策士,因爲在列國紛爭的年代,只有策士最有可能利用謀略幫助君王在競爭中獲得勝利,以鞏固其統治地位;只有策士能幫助君王富國強兵,威懾鄰國,稱雄稱霸。
在重視策士的社會氣氛中,當時很多君王都能禮賢下士,而在列國,貴士、養士、尊士,以及拜士爲師的風氣很是盛行。據《史記》記載,“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參見《史記》之《呂不韋列傳》)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四君子”廣收門客、招賢納士的事例。
而秦昭王召見範睢的例子,可以說是當時最典型地表現了君王對策士極爲尊重態度:
史書精彩地記述了這個例子:秦昭王知範睢來,“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範睢曰:‘唯唯。’有間,秦王復請,範睢:‘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參看《戰國策》之《秦策三·範睢至秦》)
這裏描述得很形象生動:秦國君屏退左右,在虛靜的宮中下跪求教,再三請求。很明顯,策士高高在上,郡王畢恭畢敬。這反映了當時的各國君王,都注重招納士賓而禮請爲上賓或或聘爲謀士的風氣。列國紛爭,誰能重視人才儲備,誰就有希望富國強兵。
其次,策士們向君王提供智慧、謀略,而換取的是政治權利、高爵厚祿,以及顯赫地位和大量財富。
對於戰國時的策士們來說,他們爲各國君王出謀劃策、治政領兵,並不是忠君王、行仁義,在策士們看來,仁和義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只有權和利益纔是他們所追求的,這是戰國不同於春秋的另一個重要特點。
春秋時,儒家強調“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士人是恥於談利的,而這種觀念到了戰國時期,已經被重利輕義的價值觀所取代。對策士來說,爲哪個君王出謀劃策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於哪個君王能賦予他們權力,能讓他們得到權力、地位和名利。
對此,著名的策士蘇秦有一段表明自己心跡的話,說得非常明確:“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參見《戰國策》之《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說秦》)這即是說,在蘇秦看來,爲君主謀劃是次要的,而首要的目的在於通過謀劃能夠得到“金玉錦繡”,能夠取得卿相的尊貴和權威。
史書還記載了蘇秦當宰相前後的不同表現的例子,更明顯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策士們對權和利的赤裸裸的追求。

蘇秦(劇照)
這例子很精彩,所講述的內容值得轉述:
蘇秦在拜別他的恩師鬼谷子之後,回到闊別多年的窮困家中,或許被認爲學有所成而將會有出息,所以,他受到父母、嫂子和妻子的盛情歡迎。可是,當蘇秦以自強自重、富國強兵的大道理遊說周顯王時,周顯王卻認爲蘇秦所說的空疏無用、不切實際,蘇秦只好無功而返。遊說失敗後的蘇秦變賣財產,想去秦國遊說,但家裏人懷疑他的能力,開始反對;蘇秦堅持去遊說新掌權的秦惠文王,通過歷史政治實例和當時戰爭形勢來遊說秦王,爲秦王描繪了一幅兼併諸侯列國、吞佔周王室、稱霸天下的宏偉藍圖,可是,秦惠文王雖被蘇秦滔滔不絕的勸說喚起稱霸雄心,但卻認爲要採用蘇秦的策略時機未到,所以,並沒有重用蘇秦。蘇秦不死心,又編錄了一本歷史上攻戰取勝、霸奪天下的書獻給秦王,但秦王猶豫不決,加上秦國高官對蘇秦的嫉妒,蘇秦的遊說又失敗了,得不到秦王的重用。於是,蘇秦狼狽地返回。
此時,史書描繪了蘇秦的狼狽相:皮襖破了,腿上打着裹腳,腳穿着草鞋,挑着舊行囊,揹着破書,容形枯槁,神色憔悴,臉色黑黃,顯得失意疲憊。回到家裏,正在織布的妻子不理他,父母不和他說話,嫂子不給他飯喫,對着薄情的一幕,蘇秦悲嘆地說“失意了,妻子不把我當丈夫,嫂子不把我當小叔子,父母不把我當兒子。這都是我的罪過。”(參見《戰國策》之《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說秦》)
還好,蘇秦沒有消沉,據說他發奮苦讀姜太公的《陰符》,參透其中精妙,揣摩演練遊說之辭。他轉向東方遊說六國。這回成功了,趙國君王在宮門外迎接他,密談之後,封他爲武安君,並授以相印。於是,蘇秦的地位和神態全變了,史書記載:
有兵車百輛,錦繡千束,白璧百雙,黃金數萬,跟着蘇秦後面,他到各國約談合縱大計,拆散連橫,以此來抑制強秦。蘇秦趙國拜相,秦國不敢出兵函谷關,當時天下衆人,威武的諸侯,掌權的謀臣,都要聽命於蘇秦來決策。
蘇秦也很了不起,有他的絕招:
他不費一斗軍糧,不徵一個士卒,不派一員大將,不壞一把弓,不損一支箭,就能使諸侯和睦相處,親密勝於兄弟。真可謂是:賢能的人當政,天下順服;能人得到重用,天下順從。(參見《戰國策》之《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說秦》)
蘇秦有一個住陋巷、掘牆當門的窮困潦倒的人,搖身成了乘坐豪華戰車,騎高頭戰馬,遊歷天下的顯赫人物,他在各諸侯國的朝廷上游說君王,使君王左右親信不敢開口,天下無人能敵。
更明顯的是,當蘇秦要遊說楚威王,路過洛陽,父母得知,趕緊整理房間,清掃道路,顧樂隊,備酒宴,出城三十里遠迎。妻子敬畏得不敢抬頭看,只能側眼偷觀他的威儀,側耳聽他說話,嫂子跪在地上不敢起來,像蛇匍伏在地上爬,叩頭謝罪。蘇秦問:“嫂子以前待我那樣傲慢不遜,而現在又如此卑賤下作呢?”他嫂子回答:“因爲你現在地位尊貴、財多富裕。”蘇秦感嘆地說:“唉!一個人窮困潦倒時,父母都不將他當兒子,而一旦富貴顯赫,親戚朋友都感到畏懼。人生在世,權勢和富貴,是千萬不能忽視的!”(參見《戰國策》之《趙策二·蘇秦從燕之趙》)
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戰國的重利輕義的觀點,蘇秦的至親家人,對窮富卑尊的蘇秦,態度完全不同。蘇秦本人,也不講任何信用,不遵任何的禮義,遊說秦王不成,毫不猶豫地改換門庭,轉爲遊說六國反秦,而目的在於金玉錦繡、卿相尊位,追逐的目標是權勢和富貴。
第三,《戰國策》的縱橫謀略思想及其和影響
首先,《戰國策》是一本與儒家孔孟的書完全不同的典籍,是對記述縱橫家思想的珍貴古籍。
如果說,當時的東方魯國是比較注重歷史文化,倡導仁義,注重禮儀,士人重視以儒學的仁政之說來勸告君王的話,那麼,秦晉等國則是更注重從現實的軍事、政治需要來思考應採取的策略,有追逐權勢和富貴的傾向,有較強的重利輕義觀念。當時的縱橫家們多是以捭闔策略和軍事韜略來遊說君王,表示能助其稱霸天下。
孔孟的書是由他們的弟子們編輯而成的,而《戰國策》成書過程卻是相對比較複雜曲折的。
據說,西漢時,宮廷的藏書密室中珍藏有很多戰國時的史料,但這些史料皆殘缺錯亂,一些殘簡上的字只剩下一半,如“趙”字只剩下了“肖”、“齊”只剩下“立”等,這種狀況誤通篇不少,而當時的經學家、文史專家劉向整理了宮廷密室所藏的戰國史料,將稱爲《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的各種書籍,並根據東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個國家次序進行劃分,把各書的資料分別編入十二國中。

劉向畫像
劉向認爲,這些史料大多是記述戰國時遊說之士的策謀和辯言的,所以,他將所編輯的書其定名爲《戰國策》。從這一角度看,《戰國策》是一部上接《春秋左氏傳》,下接陸賈《楚漢春秋》的戰國史書。
劉向之前,蒯通撰有《雋永》,論述戰國時遊說之士的權變和他自己關於縱橫之術的理論。有學者認爲劉向所依據的《短長》《長書》《修書》等史料,很可能直接來源於蒯通的《雋永》,故而認爲蒯通該是《戰國策》的作者之一,當然,這一觀點仍存在證據不足的疑惑。
所以,學術界多數人認爲,《戰國策》中文章是由戰國時許多人共同編寫的,而劉向功績在於將戰國的、文章、史料進行分類、校正、潤色,並給予一個適當的命名。讓劉向沒有想到的是,他取的這一書名卻被用來指稱一個時代,叫“戰國時代”。
其次,《戰國策》是被史學界認爲是上承《左傳》下啓《史記》的一部史書。
原本,《戰國策》並沒有那麼受重視,曾被大多數經學家、儒家學者當成是離經叛道之書,可是,從《漢書·藝文志》開始,它卻被列於《史記》之前,歸入“春秋”的類別,認可它具有正史的價值。
顯然,《戰國策》被肯定具有珍貴的史學價值,同時又具有縱橫家謀略典籍的意義。一方面,它真實記述了春秋末期以後一百四十年多中的許許多多的歷史事件,從史學史價值來看,《戰國策》是上承《左傳》下啓《史記》的一部史書,在史書體裁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它起着由編年體向紀傳體過渡的橋樑作用。在另一方面,《戰國策》不同於嚴格的國別史,它所記錄的主要是那個時期策士、縱橫家遊說列國的政治方略、鬥爭策略和處世良方,特別是遊說辯辭、策士權謀,以及劃交智謀。它反映了當時非常重要的一種社會現象,即從君王公卿、世襲諸侯到新興的“士”的階層的核心地位的轉換,描述了“士”階層的代表,即縱橫家們運籌帷幄、縱橫捭闔、叱吒風雲的新興政治人物的風采。書中所記述的滔滔雄辯、精妙謀劃和奇妙智術,至今仍令人歎爲觀止。很明顯,它是一部縱橫家的謀略寶典。
現今版本的《戰國策》共33篇,《西周策》1篇;《東周策》1篇;《秦策》5篇;《齊策》6篇;《楚策》4篇;《趙策》4篇;《魏策》4篇;《韓策》3篇;《燕策》3篇;《宋衛策》1篇;《中山策》1篇。這是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由東陽人吳師道依據曾鞏校補本修訂完成的版本。吳師道所編校的《戰國策校注》通行至今;其他的版本也很值得注意,比如,宋人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了新的注版本;近代的金正煒所編的《戰國策補釋》等。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西漢帛書,其中有記述戰國時事的,定名《戰國縱橫家書》,與《戰國策》內容相似,可補今本《戰國策》之訛誤與不足。這些關於“戰國策”的書籍都表明了《戰國策》確實是縱橫家的謀略經典。
再次,《戰國策》有非常重要的語言學和文學的價值。
從語言表現方式看,《戰國策》淺出深入,既言簡意、流暢犀利、幽默風趣,又能點中要害,鞭闢入理,抓住主題。該書的作者善於用生動的寓言故事來說明抽象的事理,筆調辛辣,寓意深刻,鋪陳暢揚,說理透徹,是古代論辯文的典範。其中很多寓言和比喻後來成了著名的典故,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驚弓之鳥、南轅北轍、鷸蚌相爭等,流傳至今,仍生動有趣而又意味深遠。
從文學上看,《戰國策》文筆優美,敘事說理形象生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對人物的描繪文采飛揚,對論辯的描述氣勢宏偉,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極爲深遠的影響。漢代散文大家賈誼、晁錯、司馬遷等,宋代的蘇洵、蘇轍、蘇軾、曾鞏等,都受到《戰國策》的影響。此外,《戰國策》之中工整的對偶和排比句法,以及主客對答、抑客申主的寫法,很可能對漢賦也有過重大的影響。
最後,《戰國策》對於縱橫家謀略思想和謀略文化的傳播,是它的最顯著的貢獻。在戰國時期那個波瀾壯闊、風起雲湧、鐵血爭鬥、變革圖新的特殊時代,縱橫家們叱吒風雲、經天緯地的雄才大略,以及遊說策劃所表現出來的謀略和智術,通過《戰國策》活生生地傳留下來,讓後人能清晰和深刻地瞭解戰國時代策士們的縱橫謀略和論辯智術。《戰國策》是當之無愧的古代謀略寶典。
《戰國策》是繼《鬼谷子》之外的一本極爲重要的縱橫謀略典籍,它永遠是耐人尋味的。 它既是史書又不完全是史書,它的謀略文化價值很有代表性。《戰國策》之前,有《左傳》具有史書的嚴肅性,但也已具有相當的謀略文化的價值,南懷瑾先生把《左傳》和《戰國策》列在一起,視爲縱橫之書。
《左傳》也表現了深刻的謀略思想,書中描寫了很多的謀略典例。比如,通過對一百多次戰爭的描寫,表達列國紛爭時的崇霸思想,像“城濮之戰”,晉文公“取威定霸”,奠定了霸主的基本地位;“邲之戰”(兩棠之役),楚莊王一戰顯威,稱雄中原等。作者都是站在頌揚的角度,着意渲染,頌讚稱雄霸主思想。再如,通過戰爭和政治鬥爭的記述,描寫了很多的計策和謀略。譬如,魯莊公用曹劌的“一鼓作氣”之計,擊敗齊師;再如,晉軍用年輕將領範勻的“塞井夷竈”之計,置之死地而後勝;又如,鄭人以“空城之計”,迫使楚軍迅速撤軍;還有,晉軍統帥欒枝以“曳柴揚塵”之計,誘楚軍上當,大敗楚軍等。
而《戰國策》比《左傳》寫得更具體,更形象,更真實,雖有渲染,但不一味頌揚;雖有誇張,但往往從根據看是合情合理的。《戰國策》所描繪的策士的縱橫謀略,所表現的捭闔善辯的智者風範,對後世政治家顯然影響是很大的。如漢代湧現出陸賈、邊通、主父偃、徐樂、鄒陽、嚴助、莊安等一批縱橫捭闔的智者,極很可能與《戰國策》的影響是有密切關係的。
其實,就連正史名著,如《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鑑》等,也明顯受《戰國策》的影響,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說人物,以情節性表現方式來描述戰爭,以智術來闡述政壇權謀,以韜略來表現宮廷爭鬥,讓史書有了縱橫謀略的印記,這不就是《戰國策》給史書帶來的影響嗎?《戰國策》作爲謀略文化典籍,給史書注入了“智謀”,在這個意義上,它作爲縱橫謀略的經典,其影響超過了另一縱橫家理論著作《鬼谷子》。
當今,國際競爭異常激烈,商業競爭複雜多變,現階段其實也處在廣義的“戰國時代”,國際間的角逐沒有停止,我們更需要“戰國策”,競爭的方略是相通的,競爭時代都需縱橫捭闔的策略,需要謀略智慧,《戰國策》在紛繁複雜、競爭不斷、角逐激烈的當今時代,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