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实上,正是八大臣不断唆使咸丰驻留热河,排斥奕䜣等人。咸丰逃往热河时,将奕䜣留在了北京,负责与八国联军谈判,随行的就是载垣等八大臣。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咸丰皇帝预感到慈禧擅政,产生了处死她的想法。其实那仅仅是文学作品,历史中没有这样的桥段,放在当时的现实环境中,咸丰也不可能这么做。恰恰相反,慈禧就是咸丰精心布置的,用于平衡朝局的一枚棋子。

咸丰十年,“庚申虏变”爆发后,咸丰帝一行逃往热河避难,美其名曰“木兰秋狝”。皇帝逃离京城,八国联军攻占背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写下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笔。

咸丰皇帝居然在承德避暑山庄热此不疲,听曲看戏吸大烟,迟迟不肯归京,把一摊烂事扔给恭亲王奕䜣。既然不肯回京,老天干脆对他说:那就别回来了!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中国的鬼节那一天,咸丰突然病危。

七月十六日,咸丰开始交代后事:“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载垣、端华等八人,就是史称的“顾命八大臣”,亦称“赞襄政务八大臣”。

同时,咸丰又御赐两枚印章,一枚叫“御赏”,交由皇后钮钴禄氏,一枚叫“同道堂”,交给皇太子载淳。遗令,“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代掌,未来皇帝的诏书,必须加盖此二章方可生效。

交代完这些后事,七月十七日凌晨,咸丰咽气了。

有一个疑问,北京人民也阻止不了咸丰抽大烟,大臣们也没办法不让他看戏,他为何赖在热河不回家,宁可死在外面?

咸丰朝末年的朝政格局

咸丰其实是个苦逼皇帝,生不逢时。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遭受严重的外来文化侵袭,恰好落在了他所处的年代。在西方列强的枪炮面前,满清引以为豪的弓马骑射一文不值。这就是咸丰末年面临的最大问题:外患!

1.无解的外患问题,让咸丰成了野鸡

咸丰对八国联军的心情,用两个字可以表达,恨和怕。自咸丰四年起,西方列强不断制造事端,并以武力威胁,逼迫清王朝于咸丰八年,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咸丰九年,面对英国人的挑衅,英法联军罕见地被清军击败于大沽口。咸丰一时兴起,觉得该吐一口恶气了,他豪迈地向全世界宣布:对不起,与诸位签订《天津条约》全部作废!

结果,迎来咸丰十年八国联军的武装入侵。清军从大沽口败退到八里桥,又从八里桥败退到北京城。咸丰的胆气一天天丧失,在战与和的摇摆中一败涂地,只好跑到热河视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去了。

面对这种局面,历史上有两个人物是值得学习的,一位叫勾践,忍辱负重,悄悄谋图东山再起。第二位叫朱由检,拿出与山河同碎的勇气博到底。最怂的一种人就是咸丰这样,一边恨得牙痒,一边怕得尿裤子。他迟迟不肯回京,说白了就两个原因:

一是担心安全问题,八国联军还没有完全撤离北京;

二是面子问题,向最恨的侵略者“亲递国书”,实在没有那个脸。

所以,咸丰不说回去,也不说不回去,就一个拖字。他甚至让密令山西巡抚英桂,做好行营接待工作,准备西逃。此时的咸丰,在列强的重压下,完全成了藏头不藏腚的野鸡,抱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原则,能躲则躲。

2.纷乱的内政问题,让咸丰思绪纷乱

与外患纠缠在一起的,是三大内政隐忧问题。

太平天国问题

太平天国几乎席卷了半个中国,一度让清王朝岌岌可危。咸丰末年,正是双方胶着之际,艰苦的拉锯战,让咸丰实在看不到头。

主张派与主和派问题

面对外来入侵和太平天国,朝中形成了两派势力,一派主张对洋人实行强硬手段,对太平天国以怀柔为主。另一派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内忧是心腹大患,洋人是癣疥之痛。

立场的分歧,发展到最后必然是派别的权力斗争。奕䜣、文祥、桂良与八大臣之间,形成了水火不容的两大派系。

恭亲王问题

两派中最敏感的就是奕䜣。当年道光皇帝为立储问题,在奕䜣和奕詝之间摇摆了多年,也在哥俩中间,筑起了一道坝。虽说最终的胜利者是奕詝,但他对奕䜣的忌惮,始终不能释怀。

这个结果,深深影响了咸丰对身后政治格局的安排。

咸丰皇帝的临终布局

咸丰逃往热河时,将奕䜣留在了北京,负责与八国联军谈判,随行的就是载垣等八大臣。谈判达成后,奕䜣、文祥、曾格林沁等人,请求到热河面圣被拒,请圣驾回銮又被拒。皇帝和北京之间,除了公文宣示存在感,仿佛抓不住的空气。

当咸丰龙体不爽的非官方消息传到京城,奕䜣一派,对八大臣的恨,简直要起烟。事实上,正是八大臣不断唆使咸丰驻留热河,排斥奕䜣等人。这就是咸丰,对身后政治格局安排的第一个决定。

1.以八大臣赞襄政务,排斥奕䜣

咸丰启用八大臣,就是一次极不成熟的政治思虑结果。或许咸丰没料到抽烟能把自己抽崩了,所以来不及细思量。肃顺等人居然在短短一年时间,利用与咸丰的亲近机会,陡然获得无与伦比的信任。

从八大臣短短两个月就覆灭的拙劣表现看,他们确实不配承担顾命大臣的责任。

2.以两宫垂帘,掣肘辅政八大臣

政治需要平衡,咸丰这个道理还是懂的。最理想的方式,是朝中的两派势力相互监督,相互掣肘。可惜咸丰对奕䜣不信任,被排除在政治一极之外,那就得再塑造一极。

咸丰选择了两个女人。这个选择既有迫不得已的成分,也有主动的成分。

迫不得已的地方在于,未来的小皇帝载淳太年幼,只有五周岁,坐龙椅都费劲,没法与大臣们沟通交流。皇权也不能授予外朝大臣,由不离皇帝左右的母亲保驾护航,恐怕是唯一的选择。

中国列代王朝都是如此,但凡皇帝年幼,要么太后垂帘,要么太皇太后垂帘,绝不可能直接把皇帝玉玺交给臣子。唯一例外的是西汉末年,给了王莽。

主动的地方在于,两宫女人不简单。懿贵妃叶赫那拉氏自不用说,就连钮钴禄氏慈安太后,都是被历史低估的政治家。

3.两宫各持一印,相互掣肘

历史上由外戚干政带来的政局动荡太多,所以,咸丰又担心出现这个局面,他处心积虑地安排了两宫共同辅政的独特格局。钮钴禄氏是皇太后,可皇帝不是她生的,叶赫那拉氏虽不是皇太后,却是皇帝的生母。二人各执一印,谁也不能独断专行。

如此形成稳定三角结构,咸丰满意地走了。

慈禧在咸丰政局安排中的作用

按宗法制规定,即便太后垂帘,也应该没慈禧的事,只有慈安太后有资格,咸丰为何非要抬出慈禧?

1.慈禧的才能,是对慈安的有效补充

《清史稿》里对慈安和慈禧有这样一句评价:“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也就是说,慈安掌大局,慈禧掌政务,各尽所长,相互补充。慈安虽善于决断,可是在杂务细微之处,没有慈禧的耐心和细致。有了慈禧的补充,就等于给慈安放了一条“灵犬”。

2.慈禧的存在,可以防止另外两方的失衡

历史经验显示,两方势力的角逐极不稳定,一方吃掉另一方很容易,三角形最稳固。应该说咸丰的这个想法没问题,只是他没想到,三个问题的突发,让他设计的格局仅仅维持了两个月。

慈禧和慈安合体形成一极

八大臣很鬼,也看透了咸丰的心思,所以他们的第一个应对之策就是“抑西扬东”,企图分化“二慈联盟”。可惜慈安并未接纳八大臣的“好意”,深宫中的女人,更感性,她认为慈禧更可靠。

八大臣错误的选择

慈禧见招拆招,为了巩固“二慈联盟”,她授意御史请奏两宫垂帘。被权力欲望涨昏了头的八大臣,根本无暇细琢磨其背后的深意,立刻激烈反对,甚至不顾体面与“二慈”当面大吵。其结果就是巩固了“二慈联盟”,让三角稳定,变成了“斗地主”。

第四方力量打破平衡

咸丰以为,在他的这个格局下,奕䜣一派就此消亡,可是他没想到,奕䜣选择了与“二慈联盟”合作。正是这个平衡的打破,让八大臣迅速破灭。

所以,咸丰看出了慈禧的作用,却无想到慈禧的能量会这么大,更没想到几派力量会如此迅速地交战与媾和。

3.咸丰认为,慈禧对政局的危害性最小

如果你问咸丰,钮钴禄氏和叶赫那拉氏,哪一个更需要提防?咸丰的答案跟一般人的选择肯定相反,他一定选择慈安。

我们看历史是从后向前看,当事人看不到后面,恐怕连慈禧自己也没想到,她会左右大清近五十年政局。以当时的现实,慈禧与慈安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别!

按政治势力来说,慈安可以算上一极,慈禧只能算是补充,敲边鼓。事实上,慈安在世时,慈禧在大政上根本做不了主。慈禧的聪明在于,她很清晰自己的地位,所以长期以来,她自觉地做慈安的影子,这是她厚积薄发,最终走向权力顶峰的原因。

所以,咸丰认为慈禧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他对慈禧的安排并没有错。

那么,为何后人总认为咸丰想除掉慈禧呢?

为何会有咸丰想杀慈禧的传言

答案还是前面所说,后人看历史是倒叙,从后向前看,给了慈禧一个不良的定位,总是在想:假如没有这个祸国殃民的老太太,中国该会多好!

在这种心理暗示下,人们往往会误读历史,以简单的黑白二色,套在历史人物身上,对白者极度美化,对黑者极度贬抑,失去了应有的公正。

麦尘认为,政治人物是政治环境的产物,人性的基础差异不大,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政治人物。直白一点说,历史人物是历史环境这个总导演,精心挑选的演员,并按照既定剧本去表演而已。

以咸丰朝之后的朝政格局来説,假如让慈禧和慈安颠倒一下,或者长寿的是慈安,短寿的是慈禧,慈安也一定会走向独裁!情节的表现方式会有差异,但历史走向不会变!晚清极度的专制独裁、社会几千年未遇的动荡、皇嗣不正常的更迭,这些因素必然催生强有力的后族诞生。

所以,不是慈禧造就历史,而是历史造就慈禧!人们恰恰看不到这一点,“跟着感情走”,不自觉地附会,乃至将自己的愿望融进历史,看到了一个“恨她不死”的慈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