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别是在工资收入方面,截至2018年,原东德地区的居民人均GDP已超过3.5万美元,这一水平相当于日本人的87%,是同期中国的3.5倍。先来看东德的经济,1950-1960年,东德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整个60年代也有年均7%的发展水平。

在今天,东德已经成为了一个遥远的历史名词。然而在两德统一之前,它却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社会主义橱窗”的美称。

东德又称作民主德国,国土面积10.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浙江省面积大小,人口最高时有1600多万。然而就是这么一块地方,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民众物质生活丰富,让一众社会主义国家的兄弟们心羡不已。

德国不愧是一个产生过一系列思想、政治、军事、科技牛人的国度,战后数年间,东德就在废墟之上凤凰涅槃。先来看东德的经济,1950-1960年,东德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整个60年代也有年均7%的发展水平。从1950年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到1970年代跻身世界十大工业强国,东德只用了20年的时间。

当年,前去东德参观取经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代表团们看到东德现代的工厂、壮观的流水线、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无不表示叹服。因而被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称为“社会主义的橱窗”。

到了八十年代,东德国民经济和百姓收入虽然有所放缓,但是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仍然是个中翘楚。根据世界银行《1982年度世界发展报告》显示,当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560亿美元,人均收入突破1万美元。彼时的中国,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正打开国门进行改革开放。1982年中国GDP突破2000亿美元关口,按照当时的10亿人口算,人均不过200美元。比较下来,只有东德的五十分之一。

东德不但工业发达,在70年代就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生产管理水平很高。自80年代起,每年的谷物产量都超过了1000万吨,大量出口到苏联。按照人口来计算,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600公斤。而我们直到今天,人均粮食占有量尚未超过500公斤,去年为470公斤。

在百姓生活层面,政府为工人阶层提供廉价的住房,虽然是那种千篇一律,仿照苏联样式的“赫鲁晓夫楼”,但是起码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的梦想。医疗教育则一律免费。技术人员、艺术家、知识分子等除享受国家的统一保障外,还有其他额外福利。1987年东德居民中每万人有175名大专院校学生。工厂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较高,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连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在接受《南德意志报》的采访时也说道:“早年在东德的生活还算舒适”。

公允而言,东德的发展水平固然不低,但是跟西德相比就差远了。人均收入只有西德的37%,GDP总量为其七分之一。两德统一后,联邦德国给予原东德地区持续的财政支持,30年来累计输血2万亿欧元。

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原东德地区的百姓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统一前东德的养老金只相当于西德的三分之一,2000年已相当于西部的80%。特别是在工资收入方面,截至2018年,原东德地区的居民人均GDP已超过3.5万美元,这一水平相当于日本人的87%,是同期中国的3.5倍。

随着德国政府的不断努力,相信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会逐渐抹平,将来有一天实现对日本超越也不是不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