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真正的城市,得看与下辖县市是否流通,如果流通那就融合为一个市了,例如上海,有人在青浦住,上班在徐家汇,每天地铁来回。很多省会城市,他们那吃下去的地皮,当作GDP简单叠加,然后出来撑场面,说他们经济发展有潜力,我是不认同的。

  为了GDP能干得过苏州,有些城市玩起了双标!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真正的城市,得看与下辖县市是否流通,如果流通那就融合为一个市了,例如上海,有人在青浦住,上班在徐家汇,每天地铁来回。但你有听过住张家港每天来园区新区上班的吗?

  很明显苏州还不是一个市,GDP全国第六是加总了昆山张家港等十强县级市,严格而言,应该去除来看,因为苏州城区建设和这些县市无关,扣除掉了,苏州的GDP不知道排第几了……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按此逻辑,浙江省省会杭州的市区面积也不大。类似的省会还有大武汉,直辖市包括大重庆。人家吃地皮可是狼吞虎咽,苏州市区还不如人家一个新区大呢!

  最近宏观出了新的政策,资源配置按照实际人口数量进行调整,对苏州无锡宁波佛山这样的城市都有帮助。比级别,人家省会能吃地皮,苏州吃不到地皮,拿直属各县成绩统合来报也是合情合理。

  看看洛杉矶,难道洛杉矶县、橙市和帕萨迪纳市等等就不算洛杉矶一体化的组成部分了吗?洛杉矶就看市中心发展?城市发展模型是多样的。

  以前上海青浦没开发,没地铁没高架的时候,首先大家就不会去青浦居住,其次青浦人根本就没交通条件去徐家汇上班,那也没有什么流动性。

  苏州和各县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城市中心发展模式,他是多核发展。各县的开发区比市区还多,谁会刻意跑去市区的开发区上班?就地城市化,搞多核齐头并进,正是苏州真正的底气。

  很多省会城市,他们那吃下去的地皮,当作GDP简单叠加,然后出来撑场面,说他们经济发展有潜力,我是不认同的。搞纯粹一点,不能为了排名,都拼命扩展地盘,然后就说苏州后劲不足。

  为了GDP能干得过苏州,有些城市明显玩起了双标,这种所谓的后劲,要了也没用,叠加的老套路,大家都别玩。谈地盘的话,今天的苏州管辖范围远不是历史顶峰。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