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星河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是個非常仁厚忠孝的人,做事非常死板,而且沒什麼腦子,完全沒有他的師弟申公豹狡猾或者足智多謀。
也因此,姜子牙雖然學道四十年,元始天尊還是認爲他沒有資格成仙。
在一種極不情願的情況下,姜子牙被派下山去扶周滅紂,並且執掌封神事宜。
即便如此,西岐和朝歌大大小小的仗打了很多次,姜子牙還是沒有派上太大用場,反倒是無用至極,“七死三災”給同門們增添了不少麻煩。
要說姜子牙是“豬一樣的隊友”,恐怕沒人反對。
儘管如此,在元始天尊的運籌帷幄之下,姜子牙還是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武王繼位後,天人感應,民安物阜,天降祥瑞,萬民悅服,天下就太平了。
然後姜子牙就沒什麼事兒了,不久也就回他的封地也就是齊國去養老了。
然而,真實的歷史並不是這樣的。
據宋代司馬光《稽古錄》說,克殷之後,“太公留鎬京,與周公夾輔成王”,也就是說姜子牙和周公旦都留在鎬京一起輔佐成王。
但是從典籍來看,克殷之後二年,武王就死了。
到了成王之時,太師就不是姜子牙了,而成了周公。
爲什麼呢?
比如,《尚書》的《周書》部分,寫了那麼多的事兒,竟然沒提到姜子牙的事兒,甚至連名兒都沒提過;《逸周書》雖然提到姜子牙,可是事兒比較少,最多的還是周公。
《尚書大傳·大戰》篇裏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說紂王自殺之後,周武王進入殷商,可是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殷人,就把姜子牙找來問:“進入殷之後該怎麼辦呢?”
姜子牙說:“我聽說,喜歡某個人,就連他屋上的烏鴉都喜歡;討厭一個人,就連他家的牆壁看着都煩!我的意思是‘鹹劉厥敵,靡使有餘’,您說怎麼樣?”
這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不是憎恨殷紂王嗎?進入殷商以後,不管好歹把殷人都滅掉算了,一個都不剩下。這就是“愛屋及烏”這個成語的出處。
是的,這纔是比較接近真實的姜子牙——狠辣、嗜殺,恨屋及烏。武王不同意,說:“這麼個搞法恐怕不行。”
召公小跑着過來建議:“沒有罪的就讓他活着,是咱們的敵人的都殺掉,不要留下後患。這樣如何?”
武王還是不同意:“這麼搞也不行。”
周公又小跑着過來進言:“臣聽說一個方法:讓殷民各安其宅,各自種他們的田地,不要講究什麼過去、現在,只要是仁義的人都可以親近他們。就是老百姓犯了錯誤,也要說百姓沒罪,都是我一個人的罪過。這樣如何?”
武王聽了大喜,“曠乎若天下之已定”,就是豁然開朗,就像天下已經平定了一樣。
這個故事是想說明什麼呢?
是想說明姜子牙本質上就是一個領兵打仗的將領,對治國安民這方面沒有研究,他對待殷人的方法簡單而又殘忍,近似後來的“屠城”,把城裏城外的殷人都滅了就完事兒,純粹是武將的作風。
可是這樣可能激起殷人對周人的更大仇恨,殷人更不會安定了,所以武王不同意。
召公的辦法是把殷人分成兩類:一類是不反對周人、順從周人的,這些人讓他們活着;一類是和周人爲敵的,這些都要殺掉。
但是這個辦法的基礎就是要清算舊賬,照舊會引起殷人的不滿,所以也不好使。
周公的辦法是既往不咎,殷人只要不造反,就像以前一樣該怎麼過日子就怎麼過日子,這樣殷人就會接受周人的統治,天下也就安定了。
這個故事是想說明姜子牙是很不錯的戰將,但是治天下就比周公遜色。
不僅如此,據一些古書的記載,作爲兵家鼻祖的姜子牙還非常陰險。
《孫子兵法·始計篇》中說:“兵者,詭道也。”
姜子牙給武王出的另一個主意,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淮南子·道應訓》裏記載了一個故事。
武王伐紂滅殷之後,把姜子牙找來問:“寡人討伐紂奪了他的天下,這是臣殺其主、下伐其上。我怕後世的人學我這樣,用兵不休,爭鬥不已,這該怎麼辦呢?”
其實武王是怕後人也學自己這樣兒起來造自己的反,奪自己的天下,一直很害怕。
姜子牙於是給武王出了一個十分陰險的主意,可以看出他對治天下也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他說:“王問的這個問題很好啊!這事兒就象是打獵,在沒獲得野獸之前,老是怕它傷得輕抓不到它;等抓到了它,又怕它損傷的肉太多。
王如果想長久的佔據江山,就必須塞住民衆的口鼻耳目,讓他們多幹些沒用的事兒,把教育搞得複雜點兒,讓他們都安心在體制內幹活;可以讓他們儘量發泄情緒,卻不要讓他們懂什麼道理,這樣他們自然就會丟掉他們的頭盔,而戴上學者的鷸冠,扔下他們的刀劍,而拿起奏事的笏板。
給他們制定三年之喪的制度,可以讓他們子孫不繁盛;大力宣揚謙讓是美德,就會讓他們和睦相處而不爭鬥;
用酒肉來結交他們,用音樂來娛樂他們,用鬼神來嚇唬他們,用繁文縟節來約束他們的才能,用厚葬久喪來掏空他們家產,讓死人含珠玉、穿綸組來耗費他們的財物,讓他們種地的時候起很高的田壟來用盡他們的體力。
他們家裏貧窮了,族人減少了,一天到晚因爲貧窮而擔憂苦悶,這樣還能折騰啥事兒?
堅持這樣的原則來改變一下社會風俗,您就可以長有天下而不會失去了。”
這些主意夠陰險吧?
陰險歸陰險。可是呢,這陰謀,平民們卻認識不到。
比如,後來儒家講周禮,極力推崇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三年之喪”“禮樂教化”“繁文縟節”“大辦喪事”……受到人們的追捧。
可是平民們不知道這是周統治者故意設的局,搞的陰謀,還當成好事津津樂道、極力奉行,有些直到今天還盛行。
追根溯源,這都是姜太公的主意!周人按既定方針辦,所以周朝延續了800年!
《太公金匱》也記載過類似事兒。武王問姜子牙:“仗打完了,可是民衆官吏們還都不安分,賢者能人心神不定,我怎麼才能安撫他們?”
姜子牙回答說:“那就不需要什麼兵器了,照樣可以守住國家:可以讓他們把耒耜當成弓弩,鋤杷當成矛戟,簦笠當成兜鍪,鎖斧當成攻具”。
讓國人別再惦記打仗的事兒,而是要發展生產,搞好經濟,這樣才能保持國家的長治久安,這個主意不錯。
武王聽了他的話,首先做出姿態,把馬散到華山之陽,把牛放到桃林之野,把戰車、甲冑存在庫房裏,把兵器用虎皮包起來收走,讓作戰的將帥都成爲諸侯,表示自己再也不打仗了,以此安定天下人的心。
然後一步一步地施行那些措施,比如制定祭祀、朝覲、耕藉、養老、教育等等制度,於是“周道四達,禮樂交通”,天下果然太平無事,熙熙而樂了。
據《太平御覽》卷六百九十二引《周書》的說法,從此武王睡覺的時候不關大門,表示自己不再擔心害怕;出門的時候不帶佩劍而拿着笏板,表示自己心中再無仇怨。
當然,從史實的角度去考察,事實並非如此。
紂王雖然死了,但是還有很多殷商的臣屬方國並不服周人,於是周武王只能派姜子牙四面征伐。
前面說過的飛廉和惡來就是其中之一。
這時候對周人有利的情況在於,殷商被幹掉了,沒了老大,那些臣屬方國就“樹倒猢猻散”,要麼投靠周人,要麼就想方設法求自保,可都是各自爲戰,形不成統一的反抗力量,所謂“羣龍無首”。
面對強大的周師,他們沒有力量真正地反抗,因此周人就抓住時機把他們各個擊破。
即便武王四處東征西討,一直在不停地打仗,局勢還是混亂得很。
武王也是憂心操勞,直到把自己累死。
武王死後的三監叛亂,很是混亂了一陣子。
這個時候,負責平叛的就是咱們熟知的周公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