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村”“省級生態文明示範村”“省級鄉村振興樣板村”……這裏是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艾河村。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團結帶領村民攻堅克難、真抓實幹,從信訪問題突出、矛盾糾紛複雜、產業發展落後的難點村,一步一步成長爲羣衆滿意、黨委認可的模範村。

艾河村的華麗轉身是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深入學習貫徹省委組織部《關於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的工作方案》,加強人才回引,探索實施村黨組織書記重點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優化村級幹部隊伍結構的一個縮影。

河口區轄2個街道3個鎮,169個農村黨支部(含2個聯合黨支部)。河口區一方面根據工作需要和村民意願,外引人才當頭雁;另一方面,探索實施了村黨組織書記重點管理辦法,聚焦解決村黨組織書記不擔當不作爲問題,着力打造一支引領鄉村振興、能力過硬、作風優良的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層黨組織是“主心骨”,農村黨組織書記是“關鍵人”。2011年,在河口區孤島鎮經營着一家橡膠廠和一個加油站的“致富能人”王玉紅,在鎮黨委、鎮政府、村民代表的輪番勸說和河口區人才回引政策的吸引下,毅然回村參選,當選爲村委會主任;2012年,又當選爲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後,王玉紅勇挑重任,帶領村“兩委”班子想方設法發展產業,以發展特色種植和公司化經營爲突破口,融入義和鎮西黃河故道開發建設中,重點打造千畝錦繡莊園生態旅遊採摘項目,以發展特色農業項目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讓村子奮力衝在鄉村振興第一線,百姓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與王玉紅一樣,不少致富能手、創業能人都在河口區人才回引的政策吸引下,回到村裏大展身手,當起致富“領路人”。爲了讓優秀人才回村貢獻智慧與汗水,河口區採取了“234”措施,即搭好外出務工人員見面會、返鄉優秀人才座談會2平臺,組好兜住建議網、梳理人選網、強化聯繫網3張網,建立互動交流制度、服務保障制度、教育培養制度、考覈激勵機制4機制。建強基層黨組織班子,河口區定下引才目標:力爭兩年內每個行政村至少回引2名以上優秀外出人才回村任職,三年內全面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一村一名優秀創業人才”計劃,五年內實現80%的回引人才擔任村“兩委”幹部,讓優秀分子成爲村級黨組織帶頭人,爲鄉村振興注入“活水”。

除了回引人才帶動發展外,河口區在試點基礎上探索實施農村黨組織書記重點管理,劍指村黨組織書記不擔當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問題,用制度“硬鉗子”拔作風“軟釘子”。

河口區科學劃定情形,將中心工作不落實、班子建設不過硬、管黨治黨不盡責等9種情形,列爲村黨組織書記履職“紅線”。同時暢通納管渠道,探索黨員羣衆評議、基層黨委提報、職能單位聯商、組織部門交辦等4條重點管理的“納入渠道”,對觸碰重點管理“紅線”、納爲重點管理的村黨組織書記,真正實現“應納盡納”。對納入重點管理者,河口區採取組織約談、教育整改、適崗評估、選優補強“4個步驟”,系統設計制度程序,從嚴從實抓好執行落實。

“重點管理辦法不僅給了我們一面‘鏡子’,照出來的問題必須辦,不辦還不行;更重要的是,給了我們一把‘尚方寶劍’,讓我們辦起來有抓手、有保障。”河口區新戶鎮黨委書記綦建成說。

重點管理不僅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進一步紮緊了制度“籠子”,讓不擔當不作爲的村黨組織書記有了“怕頭”,也樹立鮮明導向,通過負面約束倒逼出了村黨組織書記幹事創業的“奔頭”,帶領鄉親致富奔小康。

河口區義和鎮大英村黨支部書記馬學君已經67歲,對重點管理非常支持:“大家現在都比着幹,就怕落到後面!”今年,在他的帶領下,大英村積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清理出私佔亂佔和長期閒置土地554.27畝,又通過村黨支部領辦土地合作社,爲村集體增收11萬元。

在河口區,像艾河村這樣在近年發生鉅變的村還有很多。這是河口區堅持黨建引領,提升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多措並舉消除薄弱渙散村,鑄就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黨建引擎”的成果。隨着村級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正在河口大地徐徐展開。(圖文 郝立水 鄭靖靖 楊勝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