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斯勸諫秦始皇統一文字,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改革制度之後的秦朝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之上屹立千年之久。小小的筷子,在我們日常飲食的舉手投足之間,散發着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無限魅力。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流傳至今,意義深遠。不同歷史時期下誕生的思想文化和觀念形態有所差異,卻又不斷融匯。即便是在千百年後的今天,我們的許多思想觀念和行爲習慣依然受傳統文化影響,只是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不曾意識到這一點。譬如說,直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度量衡依舊以十六兩爲一斤。連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筷子長度,在古代也被嚴格定爲七寸六分。如今大部分筷子已然“高矮胖瘦”,參差不齊,古人爲何把筷子長度定爲七寸六分,你又瞭解此中的真意嗎?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爲何古人把十六兩作爲一斤。在秦朝成立之前,這個規矩其實並不存在。貿易交換大多以數量爲單位,“兩”。“斤”的概念並沒有得到統一。秦朝作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對文字、貨幣、政權、思想等都進行了統一。

提及秦代統一中國,就使人不由想起了李斯。李斯時任秦朝的丞相,在統一中國方面功不可沒。李斯勸諫秦始皇統一文字,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改革制度之後的秦朝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之上屹立千年之久。李斯還奉命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並把十六兩定爲一斤,以十六進爲位制統一度量衡。

爲什麼李斯要以十六兩爲一斤呢?據說,當時爲了統一貨幣,秦始皇在批示上赫然寫下四個大字——“天下爲公”,但並沒有給具體的數位。李斯於是日夜冥思苦想。當時由於氣候環境變化無常,時常有旱澇災害的發生,百姓的生產力低下。爲了能填飽肚子,古人常常將米飯分成多份。利用當時成年人口腔的米飯容積確立爲“一兩”,當將米飯分成十六等份時,這就相當於一個成年人一天的口糧。由此,李斯確定了臨時性的重量單位。

關於十六兩爲一斤有着這樣一個說法:魯班是最早發明木秤的人,而魯班設計木秤的理念,利用了槓桿原理,再結合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魯班在木秤上刻下了一共十三個記號,定爲十三兩爲一斤。而在李斯看來,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象徵着天時地利,但還少了三顆星,它們分別是福星、祿星、壽星。福祿壽代表着人類自古以來的美好祝福和願望,象徵着“人合”。由此李斯把十六兩爲一斤的想法上諫給秦始皇,得到秦始皇的認可。十六兩一斤的度量衡,後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初期。

那麼,古代的筷子爲何長七寸六分呢?筷子,是中國常見的飲食工具,而在國外懂得如何使用筷子的人卻並不多,因此,筷子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

筷子的長度七寸六分,其實象徵着人類的七情六慾,以示人和其他動物的最大區別。在古人看來,太極爲一,而陰陽爲二,筷子合併起來是陰陽結合,而一分爲二時代表着陰陽有分。筷子背後折射出的歷史哲理,其實是想表達世間萬物皆有對立面,結合在一起,就是完美的結果。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發現,部分餐館內的筷子在使用之前依然是合併在一起的,這種設計理念無不基於古代對筷子的初步認知。

除此之外,筷子的使用方法也是千百年來未曾改變的。手持筷子時,拇指和食指在上,無名指和小指在下,中指夾於兩隻筷子之間,被認爲是天地人三面的象徵。觀察筷子的形態我們可以發現,筷子一頭圓,一頭方,代表着“天圓地方”。古代人對世界的初識就是從天圓地方開始的,筷子的形態也體現出古人對世間萬物、天地宇宙的敬畏之情。小小的筷子,在我們日常飲食的舉手投足之間,散發着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無限魅力。

古代把十六兩作爲一斤,而把筷子做成長爲七寸六分,其中都大有講究。諸如此類的歷史文化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被人們遺忘了,對古代歷史文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越來越多,但這些歷史文化在無形之中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以它們獨特的方式融入每個中國人的骨子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