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一临时菜场内,重新摆摊的王庆怀夫妻俩相信菜场会改造得更好。

长江日报记者胡义华 摄

长江日报记者探访江城多家开业的集贸市场发现,在多方政策扶持下,一些摊主主动化危为机,做好服务。复市摊主纷纷表示:“市场好了,我们都好。”

在百大鲜生菜场内,摊主陈春霞夫妻俩老家在安陆。陈春霞说,一家5口人都指望这五六米长的菜摊,疫情到来,让生意停了一段时间。多亏菜场恢复营业,更让他们高兴的是,自身核酸检测没问题,市场还免了一些摊位费。能够重新摆起菜摊,陈春霞很珍惜。她说:“辛苦是辛苦,也算是自己给自己打工,生活有奔头。”

汉阳区一些集贸市场还在改造升级中,考虑到市民的生活需求,该区建起了临时露天市场。54岁王庆怀和妻子龚永秀就在临时市场内重新卖起了调料。

据悉,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年初,王庆怀夫妻俩本来准备回河南老家过春节,碰上疫情,就留在武汉。3个月时间干货店没有开张,王庆怀计算了下,连同房租等在内亏损数万元。4月20日左右,在区里帮助下,他开始在临时市场摆摊,“除了满足街坊们买菜的需要,也是尽最大努力,将损失减少一点”。王庆怀有信心,等市场改造好,就搬回去,“市场好了,我们都好”。

在一些开业的集贸市场,经营户摊位上方悬挂着网络外卖的牌子,并印有手机号码,做起了外卖生鲜配送服务。

6月1日,正在唐蔡路生鲜市场97号摊位卖菜的经营户韩春芳说,复工后,她和丈夫经常给菜馆配送蔬菜。有时,丈夫去进菜不在摊位,接到外卖订单后,她一个人忙得焦头烂额,“虽很辛苦,但靠勤劳换来的收获,感到心里很踏实”。

韩春芳和丈夫,以这个摊位卖菜为主要收入来源。她说,孩子上学,赡养老人,家里所有的开支都离不开这个摊位,通过微信群配送蔬菜,也增加了一个销售渠道。

记者在该市场看到,到市场买菜的市民都要经过扫健康码、测体温后才能进入。

唐蔡路生鲜市场管理员余文阶说,4月18日至今,已有90%经营户复工,不少经营户开辟微信订单这样的经营渠道。

王地兵是顶鑫集贸市场的经营户。每当有居民在网上下单,儿子守着摊点,王地兵就驾驶三轮车将新鲜蔬菜送上门,“卖菜从早忙到晚,一年可以赚个几万元。复市后,菜场为每个经营户减免了75%的租金,相信今后生意会更好”。

(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马辉 胡义华 唐煜 通讯员王智 陈斌 本组稿件统筹:刘睿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