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

山区群众喝上了自来水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乡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初夏时节,记者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大地一路呈现无数惊喜。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民和县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以实施“八个一批”和“十大工程”为抓手,广大干部群众紧盯目标,奋笔书写“脱贫答卷”。五年来,全县共有125个贫困村退出、1.06万户4.58万人脱贫。民和,青海的“东大门”,正在以飞翔的姿态,追逐小康梦想。

勠力同心拔穷根

民和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定贫困县,全县辖22个乡镇312个村,总人口43.81万人。2015年精准识别贫困村12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06万户4.22万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有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民和县坚持党政同责,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制,建立了“县有指挥部、乡有工作站、村有工作室”的脱贫攻坚工作指挥体系,同时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制定出台20多项制度,构建起以“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十大工程”和21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为支撑的“1+8+10+21”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确保脱贫攻坚高效推进。

与此同时,民和县委派出精兵强将,夯实精准帮扶的基层力量。向125个贫困村和48个非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173名、工作队员346名。9605名干部牵手10607户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7万余件。95家定点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2522万元,助力脱贫攻坚。全县65家企业、38家个体户、29个民主党派等广泛参与,为决胜脱贫攻坚发挥社会合力。

坚持“多条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机制,脱贫攻坚以来扶贫领域累计投资56.23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截至2019年底,全县125个贫困村实现水、电、路、房、网、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卫生室、学校、幼儿园和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决胜贫困,关键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民和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兴办农民讲习所开展系列讲堂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转观念、摒陋习、提信心、增干劲,催生出一股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新风尚,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勤”相结合,为219户“脱贫光荣户”奖励价值362.8万元的农用车,为70名拉面从业人员补助35万元,为1000户贫困养殖户发放200万元物化补贴,激励广大贫困户树立“脱贫光荣”思想,用勤劳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特色养殖

扶贫车间作业忙

综合施策出实招

“感恩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只缴了1万元钱就住进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北山乡农民鲁爱华有说不完的感恩话。鲁爱华住房条件的变化,是民和县集中力量解决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一个缩影。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民和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多措并举织牢脱贫路上的民生保障网,确保贫困群众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先后实施危旧房改造23867户,对14个乡镇78个村4010户15408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打造高原美丽乡村183个,实现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贫困户和住房困难户危旧房改造全覆盖。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和贫困生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全力保障贫困家庭学生走进校门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贫辍学”目标。实现贫困户医药费报销一站式结算,“双签约”服务实现贫困人口和重点人群全覆盖,累计为1.24万人(次)贫困人口报销医药费用3642万元,报销率达90%。

民和县大力发展脱贫产业,已发展养殖大户1517家、家庭牧场5829户,养殖畜禽达6.4万头(只)。投资2000万元通过实施“以奖代补” “借母还仔”“合作社托养”“养殖大户代养”方式进行扶持,带动1514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投资2.27亿元扶持4.2万贫困人口发展到户产业项目,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实施43.4兆瓦光伏扶贫项目,使全县125个贫困村年收益30万元以上,为187个非贫困村注入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87亿元,实现收益555.2万元,借助电商扶贫带动250户贫困户累计增收100万元。

筑牢返贫“拦水坝”

“妻子病重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多亏得到了政府救助,给我解决了大难题。”拿到精准防贫保险金的西沟乡南方庄村村民关学清感慨万千。

为消除贫困存量,控制贫困增量,民和县投入财政资金1000万元,全省首创“精准防贫保险”,按每人每年80元保费标准,对全县农村非高标准脱贫户及非贫低收入户“两非”户进行监测帮扶,从源头上筑牢了临贫易贫重点人群发生贫困的“拦水坝”,为实现高质量脱贫再上了一道“保险”。

2019年5月20日,民和县举行首批精准防贫资金发放仪式,为7户首批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发放保险金10.89万元。马场垣乡金星村村民孔维成是首批防贫保险金受益户之一,当日领到37269.6元防贫保险金。

巴州镇巴州垣村村民罗发志因2019年7月的一场暴雨导致羊棚倒塌,38只羊仅存活4只,损失严重。后来申请防贫保险金1.56万元,用于羊棚重建。

受益于精准防贫保险金的关学清、罗发志并非个例。民和县实施精准防贫保险以来,已累计发放防贫保险金674户508.9万元,为防止他们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筑起了“拦水坝”。

全力打好协作牌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民和县主动加强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协作力度,有效补齐基础设施及人才培训方面的短板,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人才频繁交流,互派党政挂职干部9名,选派教师、医生、农技等专业技术人才57名,组织党政干部和教育、医疗、农牧等专业技术人才赴滨湖区培训651人(次)。引进江苏省计划内财政统筹帮扶资金9753万元,实施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助学助医等21个项目;引进计划外和社会帮扶资金477.5万元,用于贫困家庭产业发展、助学、助残。乡镇、村、学校、医疗机构扶贫结对19对,落实帮扶资金215万元,组织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300名。引进中利腾晖等4家江苏企业在民和县投资超2亿元,项目带动2.7万贫困人口收益,创造就业岗位近200个。落实消费扶贫订单金额超过200万元,有效带动贫困人口额外增收40余万元。8家扶贫车间带动8个贫困村通过车间承包实现年收益7.5万元以上、9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帮助90多名贫困劳动力到无锡市就业,实施拉面经济“带薪在岗实训+创业”等项目,带动53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

实干答卷,在三川大地挥写;激情汹涌,在黄河两岸激荡。三川为鼓,黄河作槌,脱贫战场,民和擂响铿锵鼓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