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登上汗位之前,其弟阿里不哥也在和林通过一些蒙古旧贵族的支持下登上汗位。为此,两人为争夺正统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斗争。最初,阿里不哥占据上风,拥有蒙古贵族绝大部分的支持。经过耀碑谷大战和昔木土脑儿大战,忽必烈逐渐取得军事上的优势。

 


最后忽必烈封锁了北运的物资,而“哈喇和林城的饮食,通常是用大车从汉地运来的。忽必烈合罕封锁了运输,那里便开始了大饥荒,物价腾涨。阿里不哥陷入了绝境。阿里不哥内部也逐渐发生了分裂,中统五年(1264)七月,阿里不哥投降。

 


元中统三年(1262)二月,正当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斗争时,归顺蒙古的山东军阀李擅突然背叛元廷,兴兵作乱。李擅此人一直以来“挟敌国以要朝廷,而自为完编益兵计,其谋亦深矣”,多次托辞拒绝元朝的数次调军要求。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斗之际,李擅趁机发动了叛乱。忽必烈派汉人统帅史天泽在济南府彻底击败李擅叛众,将其处死。由于李擅的叛乱是在忽必烈争夺汗位的特殊时期发生的,忽必烈从此对汉人有了很深的猜忌。

 


因为南宋王朝的存在,灭宋之前元军不能够全力对外征战,忽必烈所发动的对日战争最终以失利而告终。所以,他更是迫不及待的想早日除掉南宋,为其对外扩张打通一条更为便捷的路。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在其统治地位日趋巩固时下诏:“顷者曹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肤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正式建立元朝。

 


此时的南宋政权仍旧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社会矛盾激化严重。鉴于前几次征宋失利的教训,忽必烈放弃了主攻四川的战略决策,决定中央突破。即先取襄樊,直渡长江,攻占临安的军事方案。统帅阿术采取了南宋降将刘整有关元廷“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船,习水军,则事济矣”的建议,积极备练水军,建造战船。同时阿术也向忽必烈建议“所领者蒙古兵,若遇山水碧栅,非汉军不可,宜令史枢率汉军协力征进。”

 


最终,襄樊在蒙汉军队合力围攻之下被攻破。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在蒙古大将伯颜的统领下,攻取临安,宋恭宗降元。攻取临安之后,南宋大臣陆秀夫和张世杰拥立赵昌为帝,文天祥等部分将领率南宋残部继续抗元。然而终究势力单薄,文天祥兵败被俘而杀。至元十六年(1279),元军在广东崖山击败了最后一支南宋军队,忽必烈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


参考资料

【1】元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