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拥有3000年建城史,1000年建都史,是六朝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首次成为中国都城是作为辽陪都,但在成为都城之前,北京的城市定位又是怎样的?历代王朝为什么没选择在北京建都?

这里八脉君将建都前的北京总结为“六城”,每个“城”都将像油画一样一层层展开,为您呈现尽可能真实、立体的建都前的北京城。

1.富贾之城

北京在周代称为蓟城,因为地缘优势而逐渐兴起,进而成为了边疆封国燕国的政治中心。但是燕国的政治辉煌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全国,在都城咸阳称帝。周朝曾经兴盛的分封制开始衰落,商人阶级逐渐兴起。

当时,马、牛、羊、毛毡等畜牧产品是北方游牧地区的重要财富,其价值被汉人看重,中原的农产品以及其他奢侈品在北方游牧民族中也有很大的需求。

蓟城作为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交通枢纽,三条古道:居庸关大道、古北口大道、山海关大道,分别能通往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东北方南满及朝鲜北部地区,自然成为当时的集散中心,中原物品在这里汇聚进行易物交易,畜牧产品由这里分销到中原各地。

到了汉代,蓟城商业发展为全国规模的贸易。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史记》中列举了当时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其中就包括蓟城。这一点在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也有记载“燕之涿、蓟,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可见当时蓟城已然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

2.贫田之城

虽然商业发达,但是对于蓟城普通百姓来说,生活并不富裕。蓟城发展成为商业都会,主要原因还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不是其物产资源

水利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北京所处的华北地区不仅年均降雨量较少,而且降雨量与降雨时间的波动都很大。如果干旱频发,导致庄稼无收,百姓饥荒;如果降水过量,引发洪灾,同样会引起饥荒。所以对于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有水利建设才能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

公元250年,蓟城第一次开始兴建大型水利工程。驻守蓟城的镇北将军刘靖设计了一个新的灌溉方案,在他的组织下,蓟城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地区均开始了水稻种植。后来刘靖幼子刘宏又于公元295年又进一步作了大规模修缮,当地人民大受其益。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相继入侵中原,开始了十六国的动荡时代。在那些黑暗岁月里,没有关于这一伟大水利工程的任何资料留存下来。

北魏时期蓟城水利工程分布图

直到公元521年,北魏幽州刺史裴延俊再次尝试将北京城发展成为灌溉农业区,最终同样因为北方军事形势变化,很难找到当地水利工程的进一步记载。

据此,历史上北京的农业发展并不发达。作为重要军事要塞,又需要长期驻防大量军队,这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是一个长期而巨大的财政消耗,这也促使隋唐大运河以及后来京杭大运河的修建。

3.军事之城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虽然政权仅持续30余年就被唐朝取代,但却对幽州(彼时的北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隋朝采用了激进的外交政策,不断地对外扩张,中国南部和西部的疆域一度超过了汉代。当隋炀帝准备远征东北部的高句丽时,幽州自然成为了远征边疆的军事基地。为运输军需品及补给物资,隋炀帝先下令开凿了通往南方的通济渠,又于公元608年首次远征高句丽王国前,下令开凿人工运河永济渠,使得江淮流域的物资能通过水上交通线运送到首都洛阳,再到军事基地幽州。这两条运河被后世成为隋唐大运河,也是中国大运河的前身。

唐朝时期,唐太宗也曾试图收复高句丽领土,并再度将幽州作为重要的军事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公元645年,唐太宗从东北战场回到幽州重振军备,为了悼念在战争中死难的将士,他下令在幽州城内修建一座寺庙,命名为悯忠寺。今天的法源寺,就是在悯忠寺的基础上修建的,这个寺庙,成为了后世确定幽州旧址的最重要的证明。

到了公元八世纪,唐朝处在疆域开拓的巅峰时期,沿边疆地带设置了十个藩镇。每个藩镇均有一定数量的军队驻守,由节度使统领,幽州,当时被称为范阳,是边疆藩镇之一,地方长官为范阳节度使。从驻军数量上看,范阳是十个边疆藩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4.边疆之城

之前八脉君一直在强调北京的地理优势,其实它的优势始终是站在边疆城市的立场,因为本质上北京还是一个边陲之地。

这里不得不提中国版图上的东西之争。远古时期,从西北姬水的黄帝对黄河流域下游炎帝和蚩尤部族的统一开始,便拉开了东西之争的大幕。在后来王朝的更迭,纷争与统一的拉锯战中,形成了以“西安~洛阳~开封”为核心城市的黄河东西轴线,这个轴线尤其以西安、洛阳为核心。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凡是广域王权定都洛阳,最终都以分裂落幕。而新王朝统一后,又都定都西安。

  • 东周定都洛阳,分裂为战国,秦汉统一后定都西安;

  • 东汉定都洛阳,分裂为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统一后先定都西安,后迁都洛阳;

  • 唐代隋后先定都西安,后迁都洛阳,而后出现五代十国。

所以在宋之前的“东西之争”时期,虽然北京扮演了一些如商会、要塞等重要的角色,但本质上北京仍然是一座边疆之城。

5.战乱之城

和平年代,中原王朝统一、强大时,北京城是交通的枢纽,是中原民族向边远地区扩散的通道;在战争年代,中原处于分裂、虚弱状况时,北京城则是最便捷的军事行动基地,容易被北方入侵者控制,继而成为其征服大平原其他地区最便捷的军事基地。所以每当朝代更替,北京城常常首当其冲,备受战争之苦。

公元220年大汉王朝土崩瓦解。随之而来的是内战及外族入侵,乱世持续了长达四百年之久。直到隋朝的建立,才标志着中国自公元三世纪至六世纪的漫长分裂时期的结束。

在此期间,蓟城曾多次易主。

唐朝衰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80年间又经历4次政权更替

  • 幽州州治(907—910),后梁(907—923)

  • 大燕政权的都城(刘守光,911—913),后梁(907—923)

  • 幽州州治,后唐(923—936)

  • 幽州州治(936—938),后晋(936—946)

6.融合之城

中国历史上,汉人常常认为周边少数民族是未开化的化外之民,称其为南蛮、东夷、北胡。以至于在北部边疆一线,中原王朝始终期望能够确定一个严格的、绝对的界线,界线以内是真正的、完全的汉人,至于与汉族模式背道而驰的一切,则都应被排除在外。长城的修筑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但是,这一思想很难真正落实。

早在西汉初期,汉武帝派军于于公元前108年攻占朝鲜,将其领地划分为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随之而来的是汉族移民及文化渗透。司马迁还有“东绾貊、朝鲜、真番之利”的说法。可见当时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已经有非常密切的往来了。北京作为中原地区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交通枢纽,商品交易的集散地,自然成为了多元文化交汇之地。

在上文提到汉朝没落后的五胡十六国动荡年代。北京又经历了数个少数民族政权统治。长达200年的少数民族统治更加剧了这一文化融合现象。

  • 后赵(319─351)——羯族建立

  • 前燕(321─370)——鲜卑族慕容氏建立

  • 前秦(351─394)——氐族建立

  • 燕(384─409)——鲜卑族慕容氏建立

  • 魏(386─534)——后鲜卑族拓跋氏建立

唐朝时期,许多声名显赫的将领都不是汉人,其中坐镇北京(幽州)地区的节度使就是胡汉混血,他就是唐朝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人之一安禄山。关于安禄山的故事,以及他引发的蝴蝶效应般的中原王朝变革,八脉君将在下一篇具体介绍。


看到这可以总结出,宋朝之前的北京,由于自身地理优势,成为了商业繁荣的商贸都会,北方最重要的军事要塞,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更突显北京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让北京成为都城。

首先,华夏民族持续数千年之久的东西之争,使得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多集中在西安~洛阳~开封这一东西轴线,民族祖脉和历代城市建设根基都在这里,另立北京为都城并不现实。

其次,秦汉隋唐定都于咸阳和长安,临近北方游牧民族,都城自身就有守卫边疆的功能。虽然北京是重要的边疆城市,但是驻兵可以,迁都就没必要了。

再加上北京自身农业发展的限制,常年战乱的洗礼,以及少数民族与当地民众的文化融合。使得北京都不足以成为中原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众所周知,北京在宋代是辽国的陪都,此后一直是中国的都城。这也意味着中华文明自宋代开始,从东西之争逐渐转变为南北之争。

那么唐到宋这段时间发生了哪些变故?这些变故如何推动北京开始从城市向都城的转变?八脉君将在下一篇为您剖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