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于伊人

编辑 | 美龄

“一山飞峙大江边,殿阁亭廊吐雾烟。入黔何处风光好,镇远城头一洞天”。云楚锁钥的千年镇远古镇,经历过风风雨雨,见证过曾经的繁华,犹如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隽永地刻在古镇的血脉之中。

走进镇远,你会被那里的古韵所颠迷,感受那种承载着数代人的烟火气息,仿佛时光倒流,去到遥远的明清,甚至更远……

镇远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有雄伟奇特、蜚声中外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舞阳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带给古镇许多灵气,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

民居依山傍水而建,粉墙黛瓦的临河人家逐一排开,藏着些许江南的灵秀。趴在临河的露台上,舞阳河碧如翡翠,清可见底。墙壁上映射着河水金色的波光,晃一晃便是流转的年华,江南的婉约和大山的雄伟在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

镇远地处湘黔驿道与沅江水路的交汇处,是贵州唯一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古城;也是黔东南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历史悠久,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 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定巫建镡城县开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南宋宝佑年间,理宗赵昀赐其“镇远州”之名,“镇远”便始于此。何以定名,难以考证,根据历史命名习惯和此地的军事战略地位揣度,估计有威镇远方的意思。其后的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镇远既是黔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而且还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往还的必经之地。有谚流传:镇远街,人挤人,挑窑罐的被撞破,担桐油的挤不出城。古城曾经的繁荣昌盛,由此可见一斑。

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他在《镇远道中》一诗对这里雄奇的山川和险要的地势描述:“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镇远古城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

那些青条石砌筑的墙身,跨越百年依然坚不可摧,在时光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中,它们渐渐失去光泽与活力,悲壮地守卫在角落。于今,它早已不再负载任何防御功能,而是成为连接起那个逝去王朝的信物,记载着历史的故事和传说,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

镇远古镇是“山雄水美”之地。穿城而过的舞阳河,是古城镇远的魂魄。它自西向东呈“S”形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太极古城风貌。

舞阳河北岸是旧时士兵驻扎的地方,称之为旧卫城;南岸是行政机构和平民商家聚集的地方,称之为旧府城。最先连接两城之间是祝圣桥,此桥原名“溪桥”,青石建造,七个圆孔构成。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因舞阳河爆发山洪,数次被冲毁,直到雍正时期才得以修完。后因向康熙祝寿,更名为“祝圣桥”。

古时缅甸和云南方向的贡品都由祝圣桥进入中原,至今,还在桥上塑有缅甸使者骑着大象过桥来的雕像,像是在传颂王朝的不凡。祝圣桥中央的亭子叫魁星楼,亭内有幅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地桥来”,说明镇远是西南要道,古时缅甸和云南方向的朝贡物品都要经过这个桥走水路才能入中原。

镇远古镇还有一处闻名世界的古建筑群,不在山间,不在水边,而在峭壁悬崖,这就是腾居半山之上的青龙洞。

青龙洞是一组依山而立、贴壁凌空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此后经年,这里林木苍翠,香烟缭绕,人们各依其教,各求所归,平等祥和。

青龙洞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翘翼飞檐,雕梁画栋。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犹如镇远古城的神来之笔,西南古驿路上镶嵌的明珠,昔日千帆竞秀连滇通楚,今朝宁静致远古韵悠长。

时代更迭,世事变迁。在古镇中随意漫步,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青砖灰瓦古城墙,龙脊挑角风铃响,悬梁挂柱镂空窗,青石板,古楼巷,乌蓬蓑衣翁垂忙。在四方巷中徜徉,这些民居与阡陌巷道,该是镇远最初的记忆脉络,如今安然矗立,宛若千年一瞬。

镇远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其中“歪门斜道”是镇远的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之处。

凡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决不与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据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能“财不露白”。

夜幕渐渐降临后的古镇,更多了一丝妖娆的韵味。在灯火辉煌处,看叠影重重,小桥流水人家。浆声灯影下青衫澹澹,月下缓带危坐,弥望着这烟笼寒水月笼沙。不禁长叹一声,在这历史的长河里,遗忘了多少飞花雪月烟雨梦……

古镇的夜色似乎是包容一切的地方,任何一种情绪都能在其中消融。

行于镇远古城,看茶楼酒肆锦旗招摇,画舫鱼舟悠然轻荡。在这里,你会感觉到时光很慢,岁月可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