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隆回向家村:“穷山窝”变脸“金窝窝”

前来向家村旅游的游客。

荷花池。

太阳湖。

红网时刻6月8日讯(记者 陈纲 通讯员 杨贵新 郑依飞 阮子飞 欧阳菲)6月7日,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牛天岭景区管理员向文武一边驾驶观光小火车,一边向游客进行讲解。

向文武系向家村7组村民,大学毕业后曾在长沙工作了几年,听闻向总在向家进行产业扶贫和旅游开发,于是,2018年回到向家村,在村里承包了彩虹滑道,负责经营和管理,平日里还在村里当志愿者,给前来向家游玩的客人免费当导游,每到节假日和双休日是最忙的,每天至少要接待上千名游客。

据该村负责人介绍,自从向家村被评上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吸引了大量游客,2019年游客达3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达 800多万元。同时解决了8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1.18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达到60万元。昔日的穷山窝已变成了金窝窝。

精准扶贫摘穷帽

向家村曾是一个特困村,这里交通闭塞,山多田少,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全村共252户、10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95户218人,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2014年,华兴公司董事长向长江主动回村担任村主任,带领华兴公司下属的8个分支企业对口帮扶向家村8个村民小组,每个管理人员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截至2019年年底,华兴公司已先后投入资金达1.1亿元。

自华兴公司实行对口帮扶以来,向家村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造。该村将6.8公里通村公路由原来的3.5米拓宽到6米,并全部改为炒砂路,新修环山公路2公里、通组公路5条共计10.6公里;硬化通户道路22公里;修建储水塔8个,让全体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新修高标准水渠8公里;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电视网络通到各家各户;安装路灯197盏;购买了垃圾桶、垃圾斗和垃圾转运车,解决了垃圾的集中转运,使农村环境卫生大为改观。

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全村共种植油茶林达770多亩、优质板栗320亩、樱桃50亩,并重点培育了一批养猪、养鸡、养蜂、养鱼和种植专业户;为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问题,华兴公司采取“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对村民生产出来的生猪、鸡鸭、蔬菜等全部由公司上门按市价收购,确保村民个个受益。

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村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部由公司负责,并给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发1200元。完成D级危房改造91户,改厨、改厕、改栏等达238余户,铺设污水管道8000余米,彻底实现“雨污分流”;8个村民小组所有民居的“穿衣戴帽”工程全部完成。该村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旅游扶贫开发示范村”“同心乡村”和“卫生村”。公司董事长向长江因此而荣获“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和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美景引得游客来

为帮助向家村彻底改变贫困面貌,自2017年开始,华兴公司协助该村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相继建成水上乐园、彩虹滑道、露营基地、儿童乐园、亲子乐园、青少年拓展中心、垂钓中心等10多个旅游项目,围绕“体育+旅游”做文章,启动了钓鱼比赛、山地自行车比赛、越野等比赛、马拉松越野比赛等,将生态旅游和体育旅游结合起来,利用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观赏者,同时辅之以水果采摘、假日休闲和农副产品销售,达到让全体村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向家村特别注重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化带旅游走向“远方”,更让旅游充满“诗”意。向家大舞台以歌颂新时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宗旨,节目雅俗共赏,精彩纷呈。既有高雅艺术,又有自编自演的花鼓戏。歌舞、小品、武术、魔术、双簧等,形式多样,短小精悍,深受游客欢迎。

如今的向家村已成为集田园风光、美丽乡村、快乐农家的休闲度假、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各具特色的农家院落,宁静惬意的田园风光,风景秀丽的湖光山色,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装点着向家村“乡村旅游”的这张名片。据统计,仅今年“五一”期间,进入景区的游客高达6.8万余人。

乐享福祉村民赞

经过6年的精准帮扶和旅游开发,使得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热点,给广大村民带来了福祉。该村7组向金池,曾先后到广东、贵州等地打地打过工、做过生意,均以失败而告终,导致债台高筑。不得不于2014年回到村里。在向长江的帮助下,向金池贷了20万元,开了一家铝合金门窗加工厂。短短几年,便还清了贷款,并修起了三层小洋房,过上了幸福生活;该村范长征原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华兴公司的帮助下,养猪场越办越大,年出栏猪达400条以上,成了全村的养殖大户。

以前由于向家村太穷,大部分青壮劳动力不得不外出打工,用以养家糊口,现在村里变好了,吸引了不少村民回村创业。该村4组向平华高兴地说,他现在成立了一个施工队,有40多名村民,工程越做越大,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了其他村民脱贫致富,还有不少村民准备从外面返回,加入到他的施工队伍。据统计,现在全村已有40余人有了自己的产业,还有30多人就在村里办的旅游公司上班。该村2组贺喜华说,由于自己没有技术,一直找不到工作,自牛天岭农家乐开业,当上了服务员,终于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杨贵新 郑依飞 阮子飞 欧阳菲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08/732104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