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片

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头门港经济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开始试生产,主要从事制剂、特色原料药、医药关键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为客户提供定制加工和研发业务,产品主要分为肝病类、呼吸系统类、心脑血管类、高端氟产品类、前列腺素类和抗菌类等六大类。2017年5月,该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奥翔药业从投产到上市,仅用了4年半左右的时间。

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利润,均逆势增长。

该公司第一季度报告现示,实现营业收入7947.06万元, 同比增长36.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7.96万元, 同比增长16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00.94万元, 同比增长255.38%。

这是怎么做到呢?

革新内部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

疫情期间,由于行业特殊性,大多原料药企业市场业务几乎不受影响。原本,奥翔药业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市场的开发开拓上,一些员工常年在外出差,忙着在各地跑市场,但防疫期间,人员不宜频繁外出,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那做什么呢?那段时间,我们就讨论 研究如何提升内部管理,提升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公司董事长郑志国说。

案例

郑志国举例,公司原本一批料,只能平均生产出158公斤的产品,但其中因为员工的不小心,或是操作不当,产生了很多浪费。为此,公司出台政策并给出了指标:同等量的料,必须要生产出165公斤的产品,达不到的会给予一定处罚,超过的话,奥翔药业将以市场价的50%回购,这部分回购的钱将直接奖励给员工。政策一出,员工的积极性高涨,最后生产出了168公斤的产品。

“这是个双赢政策。生产效益提高了,员工收入增加了,公司也只是付出了50%的钱,也赚了。这只是奥翔药业在疫情期间做的其中一项。”郑志国说,疫情期间,通过种种内部管理体制的革新,大大提升了奥翔药业的市场竞争力。

大量扩充研发人员,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表面上看耗钱,增加产品成本,但实际上是创造利润。 市场竞争是靠研发来引领的,靠销售人员是无法做到极致的。”郑志国说。

针对行业研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独特等特点,奥翔药业的研发投入近三年占营业收入比重均超过12%(其中2019年占比为15.5%),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等组成的140余人的研究开发、分析团队,占公司总人数21%。

公司现已开发了100余个新项目,申请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发明专利50余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6项。此外,还有多个产品已递交DMF文件,多个产品获得中国药品GMP证书。

疫情期间,奥翔药业通过网络招聘等方式大量扩充研发队伍。 “我们扩充了100多名研发人员,足足增加了一倍,7月份将全部到岗。”郑志国说。

新进的研发人员如何培养?

奥翔药业出台了师傅带徒弟的办法。这一办法看似老套,但他们翻出了“新花样”。

郑志国介绍,一般而言,员工的试用期是3个月,3个月后自动转正,但奥翔药业给出了具体的转正考核:即每个星期考试一次,提前通过考核的新员工,给师傅奖励导师奖金,转正后新员工的收入也可提前提高。3个月还未通过考核的,将对师傅作出处罚。

“我们开卷考试,给出了所有的考题,通不过,说明是态度问题。”郑志国说,奥翔药业 一方面通过扩充和培养研发团队,另一方面等待市场苏醒的机会,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

调整市场战略,提升国内占比

“鉴于今年的外贸形势,我们调整了市场战略,并已在逐步落实。”郑志国说,奥翔药业原本的业务中,美国市场占比20%,欧洲市场占比40%,日本占比20%,中国、印度、中东等地占比20%。“如今调整策略后,我们将花大力气布局和开发国内的市场,努力将国内市场占比提升到20%,适当地降低美国市场的占比。”

郑志国介绍,在具体操作上,奥翔药业的研发项目将 以国内市场为导向, 优先国内的研发立项和注册,优先保障国内市场和欧洲市场。“我们的市场战略已于3月底就调整到位。目前,已将舒更葡萄糖纳、西他沙星等抗感染的原料药在国内优先注册。”

郑志国说, 医药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台州是世界的原料药基地,医药产业在全球已有了一席之地,接下来,政府部门如果能给我们一些产业的扶持政策,给企业多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台州的医药产业将有机会做到世界领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