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京东方创始人,国内“中国液晶显示产业之父”王东升先生牵头创立的奕斯伟计算已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和君联资本联合领投,总金额超过20亿元,目前首批资金10亿元人民币已完成交割。

这是继2019年领投过奕斯伟的A轮融资后,IDG资本的又一次支持。奕斯伟计算是一家芯片设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显示与视频、AI数据处理和无线连接三大核心技术为支撑,围绕移动终端、智慧家居、智慧交通、工业物联网等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显示与视频、智慧连接、智慧物联和智能计算加速等四类芯片及解决方案。目前,多个应用于终端的产品已经量产,实现客户端首发出货;AI加速芯片已完成流片,是国内首个基于RISC-V架构的通用并行计算加速芯片。

视频来源:奕斯伟官方网站

作为一家具备生态属性的AIoT独立芯片公司,奕斯伟计算兼具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边际成本,同时产品之间相互耦合、集成性强,可形成AIoT整体芯片解决方案,在芯片国产替代诉求正在由点向面转变的当下,拥有独特的国产替代优势。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客户拓展能力和运营与风险管控能力,奕斯伟计算在短时间内接连获得客户和资本市场的认可。

随着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显现,芯片化硬件化平台化趋势更加明显,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智慧物联时代对AIoT芯片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IDG资本合伙人俞信华表示:“IDG资本自2003年起布局全球半导体行业,重点投资细分领域优质企业。奕斯伟拥有一流的企业家和创业团队,前瞻性的经营理念和完善的产品布局,未来IDG资本还将持续陪伴并协助奕斯伟成为全球一流的半导体企业。”

▍聚焦硬科技 IDG资本前瞻性布局半导体产业

IDG 资本是长期的战略投资者与行业整合者。在太阳能光伏、半导体、LED 电子元器件等多个相关领域深耕多年,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广泛布局、深度参与公司治理、资源导入、协同赋能,择机对产业链中关键环节龙头企业进行控股或大比例长期持有、追求长期效益及资源整合。诸如半导体、太阳能光伏等很多当下热门的领域,IDG资本早在十多年前就完成了布局卡位。

自2003年开始,IDG资本先后在芯片设计、传感器、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等多个领域布局投资了10余个细分行业的头部项目,并有超过半数企业已经或即将上市,通过资本和政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在芯片设计领域,IDG资本在2005年就早期投资了业内领先的电视与机顶盒集成芯片公司晶晨半导体,以及中国唯一的集成电路IP授权公司芯原微电子。2007年又率先投资了全球领先的通信芯片公司RDA,2016年则在更早的pre-A轮就瞄准了国际领先的智能音频SoC芯片设计企业恒玄科技。此后还投资了中国基带公司中除海思外唯一拥有全网通技术的公司翱捷科技等。

目前,晶晨半导体已于2019年成功登陆科创板,芯原微电子则于今年5月在科创板成功过会,而恒玄科技也于今年4月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IDG资本自2017年起就对中微半导体进行了多次增资和项目合作。中微半导体是中国技术最为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实现了中国刻蚀技术零突破,为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及其他新兴高科技产业的领先公司提供先进的微观加工高端设备。2019年7月,中微半导体成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当前市值已超过1200亿人民币。

事实上,不只是向前看十年,更早之前,IDG资本于1994年就A轮投资了国内最大的新型元器件公司风华高科,并于1996年就助力企业成功上市。近日,风华高科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紧抓国产替代机遇,举行了投资75亿元高端电容基地项目启动仪式,携手国内领先的科技企业突破高端MLCC国产化中的关键技术。

得益于10多年来的持续布局,IDG资本在半导体行业已完成卡位。俞信华曾表示,投资要有前瞻性,投资不是看企业短期变化,而是要结合产业趋势、商业模式、企业家能力作出综合判断。投资失败往往也是因为前瞻性不够,导致对企业家能力、企业技术商业模式判断出现偏差。“我们一直是跟着自己的节奏投,不会等风口来了而盲目去跟风投资。”

近年来,在国产替代需求急迫、政策加持以及5G、创新应用等多方合力下,我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趋势已定。未来,IDG资本将持续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有潜力的先进制造企业,利用专业性与资源帮助企业迅速成长,通过先进技术、产业资本和国家政策的有机结合,引导和催化一批工业技术领域优秀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END

投资要有前瞻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