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饮食补充几大要点:水分、糖分、盐分、蛋白质,或许还有温度和口感。最关键的,易吸收与及时。

泡面,在大学的宿舍里,常常背负莫须有的骂名。泡面,一种典型的闻起来香吃起来没那么香,吃的人爽、闻的人郁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常被用来在临近期末的时候干扰同学。

泡面,在长途的火车上,搞乱一车厢的气氛,管它高铁、动车还是直达车,都有了一种绿皮慢车的穿越感。

泡面,熟悉的陌生人。

现而今,泡面作为一种典型的东方食品走进马拉松赞助商序列,刚刚结束的杭马就有康师傅赞助选手泡面,让领物包变得格外隆重,让赛事变得格外接地气。那么,泡面到底是不是马拉松的好补给?

一、泡面是垃圾食品吗?

泡面是否有营养,是否是垃圾食品,已经被讨论很多次了。想要得到最靠谱的结论不是撕逼,而是查看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食物成分表》,下表显示了泡面与普通面条营养成分表。事实上,泡面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还不如面条,但泡面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面条,这是因为泡面多数都是油炸的,所以泡面每100克(大约就是一包)含有的热量还不错,达到472大卡,相当于人一天正常热量消耗量的1/5左右。

泡面与面条营养成分比较(每100克)

泡面还有一个特点是盐含量极高,每100克就含有1克盐,盐正常摄入量每天最多6克,也就是说泡面较咸,摄入过多的钠盐意味着什么呢? 会升高血压,降低血管弹性,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此我们提倡低盐饮食。此外,泡面与面条在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方面均较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泡面被扣上垃圾食品的帽子,似乎有些冤枉。

(那些再说泡面是垃圾食品的人类 ↓ ↓ ↓)

泡面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热量,但其缺陷为脂肪和盐分含量较高,维生素缺乏,这也许是泡面虽美味,但却不太受人待见的主要原因。其实,任何食物都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看营养成分的均衡性和丰富性,没有真正的垃圾食品,只有垃圾的膳食习惯。

二、跑完马拉松吃泡面可以吗?

前文已经说了泡面含有丰富的热量,也含有较多的盐,对于马拉松这样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来说,比赛结束后当然意味着大量的热量消耗和出汗所导致的盐分丢失,从补充热量和盐分角度而言,泡面是不错的补给选择。当然有人会说,泡面含有太多的脂肪,太油不利于消化吸收,这句话说得也没啥错。

综合来看,马拉松比赛结束后吃碗泡面虽然不一定是最佳补给选择,但也不至于太差,作为饥肠辘辘的应急之需,也尚可。

三、泡面为什么要经过油炸?

泡面的生产原理跟北方自己做手擀面差不了太多,只不过泡面的生产完全工业化和标准化,泡面被妖魔化的重要原因是泡面是油炸,油炸就意味着不够健康。

那么泡面为什么要经过油炸过程呢?这是由于经过高温油炸,生面阶段所含30-40%的水分减至3%,面变得酥脆而稳固,同时更加卫生,细菌不宜繁殖(细菌喜欢在水分含量大的地方繁殖),便于长期保存。

原来油炸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如果真的对油炸食品避之不及,你也可以选择非油炸泡面啊。

四、泡面为啥都是波浪形的?

首先,把面压成波浪形,单位体积内能装的面就更多,节省了空间;

其次,比起直线形的面,波浪形更不容易碎,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抗压能力更强;

而且波浪形的面饼间有很多空隙,在泡煮过程中可以让更多的水接触到面;

面饼吸收水分更充足,沾取汤料也就更充分,有助于提升面的口感和味道。

当然,可以想到的波浪形的优势还有很多,比如面条之间的空隙更均匀、吃的时候更容易夹起、单根面条更长等等。

涨芝士了,弯曲的理由

五、吃一包泡面需肝脏解毒32天?

有传闻说“吃一包泡面需肝脏解毒32天”?!理由是泡面都经过油炸,油中添加了BHT(2, 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可怕的是碗装泡面,碗的材质是聚苯乙烯,为防止加热变形,添了BHT,但在冲泡过程遇到高温,聚苯乙烯和BHT这些物质就会溶解出来。真的如此恐怖?

BHT是一种抗氧化剂。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而氧化产物不仅影响油的口味,产生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因此,在食品中加入抗氧化剂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做法。由于泡面含有较多油脂,当BHT与油脂同时存在时,氧气会优先氧化BHT,客观上起到防止泡面氧化变质的作用。

按照现行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泡面中BHT的含量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不会对健康有危害,经过计算,每天吃5包泡面,长年累月地吃,其中的BHT也不会危害健康。

万物皆有毒,只要剂量足。任何食品添加剂,脱离剂量单纯谈危害都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往往危言耸听,忽悠大众。大量的BHT是否影响健康的确有所争议。但国际上,中国、美国和欧盟等都允许它的使用。因此,大家大可不必担心BHT。

六、赛前吃泡面的N个理由

有人说这么便宜,让人又爱又恨,怎么能是好的补给嘞?有人说它没啥营养,精加工食物不科学,还有人说泡面化学保鲜成分太多……但是,作为一个在各种环境下都跑过步的跑友,我认为,泡面,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甚至,还比想象还要好。

今年杭州马拉松、长沙马拉松都为选手发了泡面,还有非洲选手吃泡面的照图片广为流传,大美女浙江卫视主持人伊一,也po出吃泡面的照片。从精英到明星,大家都津津有味。

如果抛开泡面在大学时期对我们造成的一万点伤害,或者那些单身开伙的日子吃惯、吃腻了的口感,单从营养成分和食用时机来看,泡面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

从90年代起,泡面就已经成为了国家队运动员海外出征的必备品,傅园慧童鞋在征战里约奥运会时也直播吃泡面。

其实还有更多

1、口味可选,总有一款能适合。

其实我在很久之前参加马拉松就把泡面作为必备的食物了,比赛起跑时间很早,起床胃口真的很差,泡面的美味深深地温暖了我们的味觉。泡面江湖之大,总有一款能够适应你的口感。

2、国外比赛的保底解决方案。

马拉松名言“赛前不吃不熟悉的食物”,泡面可以作为这条原则的保底解决方案。在国外跑比赛,很多人都会以泡面作为赛前饮食,毕竟,和不熟悉的甜甜圈黄油比起来,太过熟悉的泡面似乎是两害相权中比较轻的那个。

3、泡面对于唤醒身心大有裨益。

吃泡面,必须要泡(真是废话),早起喝水和吃口热乎的非常重要,有利于激活沉睡的胃,快速吸收。临近上场跑马拉松,吃的开心很影响心情。其实比泡面更容易吸收的是热粥,老弱病残孕坐黄座的旅客都能食用的食品。所以像香港100这样的比赛中,最好的补给是热乎的皮蛋瘦肉粥:皮蛋瘦肉补充蛋白质,粥补充糖分,还有盐分和维生素,水分也不少,实在是翻山越岭颠沛流离饥寒交迫中的上佳食品。按这几个指标来看,比这个稍微差一点的,竟然就是泡面。

我赛前吃泡面最深刻的记忆是2011年澳门马拉松,澳门买的碗装泡面竟然不提供叉子,没有任何吃面工具,灵机一动,我用两根牙刷当筷子吃了那碗泡面,竟然有记忆中的忆苦思甜。

七、赛后吃泡面的理由

与赛前一定要吃饱吃好不同,赛后的补给其实没那么夸张了,毕竟比赛完成之后,爽一爽可能有着更高的价值。不过,及时补充跑步所流失的水分、糖分、盐分、蛋白质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快速吸收,帮助身体恢复,第二天不会太过辛苦。

听明白了吗?补充水分、糖分、盐分这几件事儿泡面都做得非常好,热汤还有温度更加利于寒冷天气的比赛,至于蛋白质,如果不是跑的时间太长(比如接近关门才回来)或者本人太瘦,其实问题不大。

赛后吃泡面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及时”,大餐虽好,不能快速食用,雪中送炭的泡面强过锦上添花的大餐啊。不过前提是你能弄到热水。

分享一个及时的案例,像我这种喜欢喝啤酒的老司机,每次比赛都会在马拉松参赛包里寄存两罐啤酒,跑完赶紧喝,“及时行乐”会带来更加的舒爽感。记得《奇葩说》做过一场关于“是否该穷游”的辩论,我觉得蔡康永说的一句话非常好,穷游核心不在穷,而在勇敢走出去的游。在年轻时候闯荡江湖看到的风景,和攒够了钱上了年纪再去看的风景都不同了。

赛后及时补充水分、糖分、盐分、蛋白质,以及热量,管他是山珍海味还是一碗泡面?

啊,泡面,一定要守住你随叫随到,随泡随吃的核心竞争力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