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统计局发布5月经济数据。5月份,CPI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8%。CPI在时隔八个月后重回“2时代”,主要还是受食品价格变化的影响。5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8.1%,同比上涨上涨81.7%,同比涨幅明显收窄。5月份,牛肉和羊肉价格依然高企,同比分别上涨19.4%和10.8%。5月份,只有鸡蛋价格同环比均呈现下降,环比下降4.1%,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2.3%。

如果从产区鸡蛋价格来看,2月以来,蛋价已经在3元/斤之下持续超过4个月,近期更是跌破2.5元/斤,蛋鸡养殖已经进入全行业亏损区间,行情之低迷仅次于2017年同期。而2017年5月份,蛋价一度跌破2元/斤,养殖亏损惨重,行业去产能力度很大,进入6月,蛋价快速反弹,短短两三周时间蛋价从2元以下快速回升至3元以上,涨幅超过60%。进入7月,蛋价更是一路上涨最高突破4元/斤。

而今年6月,猪价早已反弹,而毛鸡价格在猪价上涨的提振之下也一度突破4元/斤,行情有所回暖,但只有蛋价依然跌跌不休,鸡蛋期货甚至在近期创下上市以来新低,原因到底何在?今年的蛋价何时才能反弹呢?

导致今年上半年蛋价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供需矛盾突出,产能高位叠加需求低迷的双重影响。

去年尤其是下半年,非瘟导致生猪市场产能深度去化的影响开始凸显,猪价快速上涨并创出历史新高,连带鸡蛋、毛鸡等价格大涨,同创新高,蛋鸡养殖利润丰厚,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各地都在新建规模养殖场,而很多原来养猪的养殖户也开始转养蛋鸡。2019年,我国鸡蛋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309万吨,较上年增长5.8%。短期内产能快速扩张,风险开始积聚。

去年下半年补栏的蛋鸡苗在今年上半年开始贡献产量,2020年1季度,禽蛋产量达到828万吨,同比增长4.3%。而1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开工、开学等都受到影响,鸡蛋消费一蹶不振,进一步拖累蛋价,2月中旬,猪价也开始冲高回落,此后开始连跌3个月,主要也是需求不振所致。

2季度以来,新开产蛋鸡仍在继续增加,鸡蛋产量居高不下,而需求虽然较1季度有一定好转,但供需失衡的情况依然在继续。5月以来,高温多雨天气对鸡蛋的品质、储运的不利影响开始显现,利空蛋价,蛋价也进一步下跌至2.5元/斤附近,养殖亏损加剧。

据卓创数据,今年5月份,全国在产蛋鸡存栏达到13.566亿只,同比涨幅达到12.07%,但环比开始出现小幅下降。好的方面是,现阶段,新开产蛋鸡数量出现回落,主要是年初新冠疫情的影响,补栏受到影响,而此后,低迷的行情对补栏的抑制也将逐渐体现。不利的方面是,市场淘汰力度依然一般,因为从往年的情况看,中秋前一两个月也就是7、8月份蛋价往往会有一波较强的上涨,所以养殖户也仍在观望,加之去年盈利丰厚,现阶段淘汰动力不是特别强。

所以,短期内蛋价供过于求的情况仍难改善,高温多雨天气的流通的抑制也将继续,蛋价仍将继续低位运行。后期蛋价要想真正有所起色,一方面是有赖于需求的回暖,另一方面,还是需要看产能去化的情况。7月份蛋价走势应该比5、6月有一定好转,但要想走出近三年同期的涨势,依然很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