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巴中市恩阳区人民检察院立足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职能,坚持“新、优、实”三字诀,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为全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的检察保障。

“新”字为先,持续转变司法理念

1 ---把握营商环境司法需求

认真领会“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指示精神,立足检察职能,找准服务保障地区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制定并落实《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建设“四新恩阳”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见》《关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试行)》,将服务经济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落脚到检察工作各环节、各方面。

2 ---持续更新司法保护理念

牢固树立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平等保护、营商护商亲商等理念,坚持保护合法经营与打击犯罪活动相统一,服务发展和依法办案相统一,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相统一,积极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3 ---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理念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巴中市创建“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头号工程和“四新恩阳”建设目标,加强民营经济检察环节司法保护,与区工商联会签《关于建立区检察院与区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助力巩固“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成果。

“优”字为要,全面发挥检察职能

1 ---营造法治营商环境

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突出打击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件31人,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从严打击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犯罪2件38人,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持续深化反腐败斗争,办理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4件4人,营造“亲清”政务环境。

2 ---营造法治行政环境

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围绕减税降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监督行政机关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办理涉企业非诉执行监督案件6件,帮助行政机关规范执法,形成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工作合力。加大民事执行监督力度,聚焦执行环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监督纠正5件违反执行程序规定的案件,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3 ---营造法治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深入推进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办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2件,督促“美团”“熊猫”等外卖平台规范入网商户审查管理、及时签订食品安全协议及公示入网经营者的资质,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经营。积极参与污染防治八大行动,结合办案发出12份检察建议促进落实企业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实现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两不误。

“实”字为本,强化服务保障举措

1 ---加强内外监督

常态化开展内部检察人员落实“三个规定”自查和督查,重点查找检察人员在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介入和干预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违法违规行为;深化检务公开,通过12309等案件信息公开平台发布涉企案件信息24条,主动接受企业、群众和舆论监督。目前,无违反“三个规定”及插手经济纠纷等情况发生。

2 ---完善配套机制

与区工商联建立健全日常沟通联系机制、联合宣传调研、民主监督参与、信息互通共享、案件调解联动等常态化联络机制,及时了解企业遇到的法律难题;与区公安分局就涉众型经济犯罪及涉企案件建立联席会议及提前介入等制度,切实提升涉企案件质量;与区市场监督管局建立等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信息互通机制,通过检察建议帮助行政机关、执法部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形成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工作合力。

3 ---畅通服务渠道

充分运用12309检察服务平台、检察门户网站、检察开放日等方式搭建检企互动平台,深入开展涉企法治宣传和司法服务,走访柳林工业园等多家民营企业,向民营企业问需问策,发放法律宣传册300余本、提供法律咨询30余次、发出检察建议5份,协助企业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四川检察新媒体出品

来源丨巴中恩阳检察

编辑丨宣传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