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前不久,《人民日报》刊登了民盟盟员、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的《用心体会,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一文。在文中,王铁成讲述了扮演周恩来总理的经历与感受,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分享了自身对演员这一职业的看法,以及作为一名演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王铁成,1936年出生于北京。民盟盟员,著名表演艺术家,曾任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代表作有话剧《转折》《报童》、电影《大河奔流》《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金陵之夜》《周恩来》等。曾荣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等荣誉。

用心体会,从生活中汲取养分

1977年之前,几乎没有人相信,我会成为扮演周总理的演员。

1976年1月8日,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悲痛。怀着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我萌发了扮演总理的愿望。于是我搜集有关周总理的一切资料,仔细揣摩周总理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在家里偷偷试妆,力求达到形似乃至神似。1977年,为悼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话剧《转折》剧组在全国招募饰演周总理的演员。通过朋友推荐,我与另外三名演员一起去《转折》剧组试妆。没想到,当我化完妆转过身时,现场所有人惊呆了。大家都说:“实在是太像了。”有的人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最终,我获得了在《转折》中饰演周总理的机会,这也是我们的舞台上第一次出现周总理的形象。

传记电影《周恩来》海报

1978年,应著名导演谢铁骊邀请,我在电影《大河奔流》中饰演周恩来,首次在大银幕上塑造了周总理的形象。

1979年11月4日上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期间,应邓颖超同志的邀请,作为文代会代表的我和几位扮演过周总理的演员一起,前往中南海西花厅做客。当时,邓颖超同志问起我们几人的工作和创作情况,并向大家提出建议。记得她说,周恩来和她一生的坚持,就是为人民服务,建议我们演周总理也要突出这一点,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她还说,演周总理要注意内在的精神,眼睛很重要,要有神采。周总理走路比较快,快而坚稳。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这是我思索了两年多没有解决的难题,即如何通过走路表现周总理的内在气质。

王铁成主演影片《周恩来》剧照

此前,我在表演周总理时,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听了邓颖超同志的话才意识到,走路只快不行,还要坚、还要稳,要快而坚稳。最重要的是,必须下功夫提高内在修养,少了内在精神,无论如何也演不好周总理的光辉形象。邓颖超同志的教诲,我牢牢铭记在心中,为我更好地塑造周总理的形象增添动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后,我在《李四光》《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金陵之夜》《周恩来万隆之行》等电影中多次扮演周恩来同志,并因主演电影《周恩来》获得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十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也算是用作品回报了邓颖超同志的嘱托。

演员的职业很特殊,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需要知识和文化的积累,更需要高尚的道德。一个演员如果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没有热情与爱心,就无法塑造出有灵魂、能令观众铭记的人物。曾有年轻演员问我:该如何拥有这种热情与爱心?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用心体会。对我而言,没有什么窍门可言,唯有认真研究、认真体会、认真塑造一条路可走。只有真正了解人物的经历、理解人物的思想、探索人物的灵魂,演员才能够从内心接近人物,并在此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灵魂。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不断挖掘作品和角色的深度,诚恳诚实地对待表演。哪怕耍一点儿小聪明,也会让创作磕磕绊绊。这也是深入挖掘人物、精湛塑造角色的前提和基础。

2019年11月,在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王铁成(左三)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演员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做得好影响很大,做得不好影响也很大。从艺50多年,在塑造每个角色之前,我都会扪心自问:我诚实地对待角色了吗?我诚恳地与周围的人交流了吗?

(图文来源:“人民日报文艺”微信公众号、“中国民主同盟”微信公众号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