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少有仍处于内战中的国家,缅甸从独立之后战火几乎就没停息过,由此也衍生出一些别具特色的现象,比如缅军的随军家属就需要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都是女兵,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缅甸的行政区中有七省七邦,其中邦就是少数民族占多数的地区,本来按照缅甸独立之前昂山将军的承诺是加入缅甸联邦后如果不满意十年期满可以脱离联邦。但随着昂山被暗杀,不要说口头承诺,就连纸质文件的《彬龙协议》也被缅军的枪炮声所替代,之后缅军更是直接成立了军政府,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内战。

在征服少数民族地区后,缅军往往就会在当地驻扎营地,而那些随军的家属就会在营区内划分住房和耕地,同时大一些的营区还会有医院、学校等完整的配套设施,这样就利于长期驻扎。营区内的缅军有时会长时间外出执行任务,这时为了防止当地武装组织趁机偷袭,缅军就会让营区内的军属承担防御的任务,如此也算是提高了军事资源利用率。

为了让军属保持一定的战斗力,还会定期举行军事训练,不仅要学习枪支的操作,就连迫击炮这类武器也要学。虽然穿着军装戴着军帽,看起来很认真地在训练,但脚上却又是一双独具特色的拖鞋,毕竟算起来连民兵都不是,也就没那么高的要求了。

缅军对于随军家属的基本生活几乎提供了完全保障,犹如古代的军屯,很好地解决了长期驻扎在偏远地区的问题,还能达到“开疆拓土”的效果。不过对于此前生活在营区附近的当地民众来说则是另一番感受,由于缅军的到来发生了战事,等战事平息后回去一看连门板都被缅军拆去盖营房了,土地也被强占,于是被迫沦为难民,要不就是另寻土地生存。

另外这些拿枪的军属还会带来一个附加的问题,那就是当地武装进攻营区后如果造成她们伤亡,缅军则会称这是造成了平民的伤亡,但严格来说当她们拿着枪的时候就已经算是武装人员而非平民了,这种口水仗至今也会经常出现在新闻中。此外还有一种道听途说,据说一名缅军军官如果阵亡的话,那么要接替他职务的人就必须将他的老婆娶了,如此也算解决了后续的遗留问题,如果是真的那也算是一项别致的缅式特色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