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扶苏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大多数也是围绕着他跟秦始皇之间问题。

作为秦始皇的长子,秦始皇对他寄托着厚望,这一点从名字中就能看出来。

扶苏也很有政治谋略,但中途跟秦始皇的意见出现很大的分歧,就把他派去远方,在大将蒙恬身边做监军。

秦始皇有十几个儿子,但是除了扶苏并没有其他出众的人,秦始皇心里也明白。

所以虽然对是否让扶苏继位他犹豫过,不过最后,他还是选了扶苏。

当然,秦始皇做这个决定不仅仅是这方面的原因。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蒙恬。

蒙恬有三十万军队,他跟扶苏私人关系到底怎么,外人不得而知,但他明确支持扶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然后来支持胡亥的那一派,也不会想杀掉他。

秦王朝的统一并没有多久,政局也才刚刚稳定下来,如果把位置传给其他人,那么扶苏跟蒙恬很可能用武力取得皇位。

这样引发出的内乱,很可能影响秦王朝的地位。

其实的确如此,从历史中看来,胡亥坐上皇位没多久,就有陈胜吴广起义,这也从侧面印证,当时的秦朝虽然统一了各国,但并不稳定。

秦始皇重用法家一派,比起其他人的言论,战国末期的法学家韩非说的话,秦始皇更容易信任。

韩非就曾说过:“轻其适正,庶子称衡,太子未定而主即世者,可亡也”这样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一国之君不重视嫡子长子,把他们跟其他孩子一样看待,是尊卑不分,太子没有确定下来君主就死了,是亡国的迹象。

所以秦始皇最后传位于扶苏,韩非的话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过,秦始皇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还是比较匆忙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游,在中途病死沙丘,临死前发了一封诏书:“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可惜的是,诏书还没发出去,秦始皇就去世了。

当时身边有丞相李斯,赵高还有胡亥,他们几人当然都是支持胡亥的。

皇帝死在外面,身边都是自己人,他们几个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几人合谋拆开给扶苏的诏书,换上假诏书,内容是赐死扶苏跟蒙恬,立胡亥为太子。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们并没有对外宣布秦始皇已经去世,而是秘不发丧。

当时天气炎热,秦始皇的尸体没几天就发臭了,他们还想继续隐瞒,就命人弄来很多鲍鱼,以此来混淆视听。

尊贵的秦始皇大概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要遭受如此不堪的待遇。

扶苏接到那封假诏书后自杀了,这种阴差阳错挺让人唏嘘的。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一个人经历是有限的,但可以从历史人物还是事迹学习跟思考,提高眼界跟阅历。

这本《一口气读懂中国史》,一共有十册,讲了一些从春秋到清朝的重要历史故事,内容通俗易懂,语言风趣幽默,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十分适合青少年或者是对历史有兴趣的人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