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一位人大提议:延迟退休首先向机关事业单位女性工勤人员倾斜,建议延迟到55周岁退休,该提议一经提出后,引起网友广泛讨论,有反对,有赞成,更有网友直接表示"馊主意"。

到底是不是馊主意?千人千面,真不好说,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该法定退休年龄已运行42年之久,随着老年人抚养比增加、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社保基金收支压力增大,仍然沿用42年前确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不利于养老保障可持续,可以说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社保

延迟退休意味着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社会关注度高,敏感度强,对于职工来说就是天大的事,不仅多交几年养老保险而且延迟几年领取养老金,这样一折一反,退休利益双倍受损,我们有理由相信多数退休人员都希望到点“下车”,享受退休后闲暇时光。虽然延迟退休提议有好几年了,光打雷不下雨,迟迟没有研究出了最终可行的延迟退休方案,难点在于“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慎重决策”。下面由社保之音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女性延迟退休的依据

延迟退休应向女性退休人员倾斜,说到这里,有的女性退休人员可能不高兴表示“谁出馊主意呢?我们招谁惹谁了。”5月26日,两会人大代表提议延迟部分女性法定退休年龄,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我觉得原因在于女性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在这里分享一个真实场景:春节前,去某社区进行政策宣传,路过社区门口,看到七八十岁老太太们三三二二坐在门口长凳上闲聊着,我们上前一边发放宣传品一边好奇地问:“老奶奶,老爷爷们去哪?”“走了,就剩下我们孤零零的老太太了”一位老家人说道。从中可以看出,女性预期寿命的确高于男性,再加上女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50周岁,相对男性,提前10年领取养老金,享受10年养老金调整,无疑加大社保基金支出负担。

延迟退休

女性延迟退休什么年龄合适

过去一直执行女职工50周岁、灵活就业人员55周岁、女干部55周岁退休,实际上拉低了我国平均退休年龄,现在我国人均退休年龄54周岁,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旦到了人口老年化高峰期,抚养比进一步上升,没有财政巨大投入,单靠社保基金支付可怕难以为继。那么女性什么退休年龄比较合适呢?原则上是分类推进、兼顾弱势群体:一是就业困难或下岗的灵活就业人员保留50周岁退休;二是对于企业从事一线操作的职工,继续保留50周岁退休;三是其他女性退休人员一律延迟退休至55周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高级技术专家等。

弹性退休三原则

由于每类退休人员情况不同,延迟退休不能针对单一群体,而忽视其他群体切身利益,原则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慎重决策”,因此,实行弹性退休是最合理的延迟退休方案。比如可以参考从事特殊工种或因病因残丧失完全劳动力提前退休做法,满足最低15年实际缴费年限后,遵循弹性退休“三原则”:一是根据实际退休年龄,提高计发月数,降低个人账户养老金;二是规定每提前一年退休,扣减一部分基础养老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领取全额基础养老金;三是在法定退休年龄前,不参与养老金调整或按比例参与养老金调整,根据以上三原则,确保弹性退休公平公正。

养老金

综上所述,虽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首当其冲是女性退休人员,并不认同为“馊主意”,同时不等于所有人同步延迟退休,它既要雨露均沾又要照顾弱势群体,比如就业困难或下岗的灵活就业人员,尤其是女性,本身赚钱不多,自己买养老保险,延迟退休等于在伤口上撒盐。从目前来看,实行弹性退休符合实际情况,早退休意味着少领些养老金,体现公平公正,又照顾弱势群体,最后建议专家们好好研讨弹性退休方案,尽量照顾弱势群体退休利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