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85年,晋国的第九位诸侯晋穆侯去世了。

此时尚处于西周末年,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要等到十五年之后才会被杀,应该说整体的社会秩序还算安稳。

但不幸的是:传说中礼乐传世的时代早已不见踪影,所谓的礼法和纲常也早已大乱。

晋穆侯去世后,晋国上下始终在讨论一个问题:晋穆侯的诸侯之位应该传给谁呢?

按说,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晋穆侯生前已经确立了太子,就是他的长子仇,此时已经二十岁了。

太子仇有什么失礼之处吗?没有。太子仇身体有什么缺陷吗?没有。可为什么他不能立刻继位,朝臣反而要讨论这件事呢?

原因就在于晋穆侯的弟弟,也就是太子仇的叔叔晋殇叔实力太强,他也想继承晋穆侯留下来的诸侯之位。

一方名正言顺,一方实力强大,到底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谁也不敢下定论。

如果是在周天子实力强盛的时期,晋殇叔肯定不敢打诸侯之位的主意,否则周天子分分钟给他好看。

可问题就在于:此时已至西周末年,周天子也已丧失了维护礼法纲常的能力,所以晋国内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占了上风,那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晋殇叔比太子仇的拳头更大,所以他继承了哥哥晋穆侯的诸侯之位,而太子仇则被迫逃亡至其他诸侯国。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晋殇叔虽然爬上了诸侯的宝座,但他也没风光多久,四年后,太子仇率领手下把晋殇叔火并出局,夺回了本属于自己的王位。

太子仇就是后来的晋文侯,晋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不是说晋殇叔实力强大吗?为什么仅过了短短四年就被太子仇逆袭了?

由于史料的缺失,所以这个问题并没有确切答案。

主流意见认为:晋殇叔的确强大,但晋文侯在京城有内应,在内应的帮助下里应外合,找个机会袭杀了晋殇叔。

这种观点的论据在于史料记载中,提及晋文侯“袭”晋殇叔,可见是出其不意。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内应会是谁呢?主流意见认为,这个人应该是晋文侯的弟弟,也就是晋穆侯的次子成师。

这种说法自然是极有道理的,但根据我对于权力交接的理解来判断,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简单。

晋殇叔的实力固然很强,否则他绝没有可能把晋文侯赶走,自己爬上诸侯的宝座。

可晋穆侯的实力一定比晋殇叔更强,否则晋殇叔完全有可能强迫自己的哥哥提前下课。

而晋穆侯没有火并晋殇叔,可能是因为没有必胜把握,也许还有不希望晋国元气大伤的缘故。

如果这种判断能够成立,那么在晋穆侯临终前,为了尽最大努力避免晋殇叔篡位,必然会重点强化自己两个儿子,尤其是晋文侯的实力。

在这种背景下,晋殇叔虽然勉强坐上了诸侯之位,他肯定也是做不安稳的,因为晋文侯和成师两大实力派在侧。

而在晋殇叔与晋文侯争夺诸侯之位时,双方的实力应该没有受到太大削弱,晋文侯较为理智,眼看事不可为,立刻命手下蛰伏,自己出去避风头。

晋殇叔和晋文侯之所以没有血拼,是因为成师还在,为避免“渔翁得利”的情况发生,双方很可能只是点到为止。

正因为晋殇叔的扫尾工作干得不彻底(当然也没实力干彻底),这才有了晋文侯后来的逆袭。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我们没有发现成师的身影,但成师的作用应该是不容低估的。

关于这一点我暂时不展开,继续说晋文侯。

在我写春秋开篇的时候,就有人认为我对于晋国和虞国的关系分析不恰当,虞国国君并不害怕晋国的武力威胁,而是被晋国国君晋献公所骗,不认为晋献公敢进攻同姓,这件事为礼崩乐坏开了个头。

事实上,早在晋献公之前的晋文侯,就干过兼并同姓诸侯国的事,那就是兼并韩国。

这个韩国自然不是我们现在的邻居大韩民国,也不是后来战国七雄中先后定都阳翟和新郑的韩国,而是于西周初年建立,与晋国同为姬姓的韩国。

韩国的开国诸侯与晋国的开国诸侯可是亲兄弟,因为他们都是西周开国天子周武王的儿子,而且韩国和晋国都是侯国。

在这种背景下,这就意味着韩国和晋国在开国时的实力并不会有本质区别。

尽管在此之前发生过晋殇叔取代晋文侯成为诸侯的事,但那毕竟是晋国内政,影响力有限。

可晋国兼并韩国,却令所有人感到恐惧,也被很多人看做是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的标志性事件。

在周朝崩盘前,从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兼并战,所以诸侯国之间的体量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有周天子一家独大,作为“天下共主”来维持社会秩序。

如果用重量级来类比,那么在西周时代只有极少数诸侯是70公斤级选手,小部分诸侯是60公斤级选手,部分诸侯是50公斤级选手,剩下的都是30公斤级选手。

而周天子呢,他是一个上千公斤的超重量级选手。

在这种背景下,周天子想要管好身边这一帮小弟,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的。

可在随后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陕西、山西、山东和湖北等地获得了大开发的机会,而周天子所处的河南由于开发较早,逐渐丧失了先发优势,也逐渐丧失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实力。

在这种背景下,70公斤级选手开始欺负30公斤级选手,随后成长为一个100公斤级以上的选手,春秋五霸几乎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

除了兼并韩国之外,晋文侯还干过不少露脸的事,比如帮助周平王东迁,杀死与周平王并立的周携王等等,为晋国刷足了声望。

尽管晋文侯如此成功,但他依然有一个心病,就是他那个实力强大的弟弟——成师。

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晋文侯心里充满了忌惮。

为什么会忌惮呢?因为晋文侯的父亲晋穆侯就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弟弟晋殇叔,结果晋穆侯一死,晋殇叔立刻把晋穆侯的儿子一脚踢开,自己爬上了王位。

当晋文侯看到自己的弟弟成师时,心里肯定在想:“如果我先他一步去世,他会不会向晋殇叔学习,把我的儿子一脚踢开,自己爬上王位呢?”

如果我们没有开上帝视角,就应该承认:晋文侯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

我之所以说晋文侯是晋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主要是因为这个人的心胸很开阔,他并没有因为猜忌而对弟弟成师下手。

当然了,我还有一个推测:晋文侯不对成师下手,或许有不愿下手的原因在内,但肯定也有不敢下手的原因,正如晋穆侯始终不敢向晋殇叔下手一样。

后来,晋文侯果然比弟弟成师先一步去世,他在临终前,肯定也像自己的父亲晋穆侯那样,不断加强自己儿子,尤其是太子(晋昭侯)的权力,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抵御住成师的侵袭。

在晋文侯去世之后,面对神情紧张的晋昭侯,成师并没有表现出想要争夺诸侯之位的态度,只是要求坐镇曲沃。

当成师提出这个要求之后,肯定也有人劝说晋昭侯:“曲沃那个地方土地肥沃,GDP比京城一带还要高,让成师坐镇曲沃,将来肯定会尾大不掉的。”

这种说法自然是极有道理的,但如果拒绝成师,焉知晋国不会爆发内讧?焉知晋昭侯不会像曾经的晋文侯一样被赶到国外去呢?

基于这种考虑,晋昭侯还是任命叔叔成师坐镇曲沃,史称曲沃桓叔。

成师为什么没有争夺诸侯之位,而是要求坐镇曲沃呢?这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依然只能分析。

在晋穆侯时期,晋国虽然也是强国之一,但并不算很大;而在晋文侯时期,由于兼并了同为侯国的同姓诸侯韩国,晋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领土得到了大幅扩张。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晋文侯还是成师都不愿发生内讧,避免晋国因内讧而衰弱,自己成为晋国的罪人。

也得益于晋国的领土得到了大幅扩张,所以成师的要求也很简单:我可以不和你争位,但我要求获得不逊于你的实际地位。

晋昭侯答应了成师的要求,化解了这场随时可能爆发的内讧,却也为晋国后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那就是史学界耳熟能详的“晋国大宗小宗之争”。

从此之后,晋文侯一系在京城晋阳发展,成师一系在重城曲沃发展,晋国分裂为两个中心。

在这段时间里,晋阳晋文侯一系几乎被曲沃成师一系压制,在晋昭侯之后,他的子嗣被曲沃成师一系杀死五人。

尽管曲沃成师一系如此强大和嚣张,但他们依然无法取代晋阳晋文侯一系,因为国际力量都支持晋阳晋文侯一系。

用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去说,国际力量的这种行为自然是维护纲常礼法;用现实博弈的理论来解析,国际力量的这种行为就是阻止晋国走向统一,最好永远保持在分裂状态之中。

因为大家都知道,晋国这个国家非常野蛮且不讲道理,晋文侯连同姓的韩国都兼并了,还有什么事是他们不敢干的?

于是乎,晋国分成两派,内讧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

六十多年后,曲沃成师一系传到了晋献公(成师曾孙)的手中,他干掉了晋文侯一系的五位诸侯(晋昭侯、晋鄂侯、晋哀侯、晋小子侯和晋侯缗),终于成功摆脱了国际社会的干预,让晋国实现统一。

至此,晋阳晋文侯一系衰弱,曲沃成师一系独大。在统一晋国的这段时间里,晋献公还抽空灭了荀国、杨国和贾国,使得晋国的体量愈发强大。

如果用之前的重量级来换算,此时的晋国拥有相当于五个国家的体量(晋、韩、荀、杨、贾),应该可以算200公斤级选手。

注:数字仅举例,方便大家理解,并不严谨。

200公斤级的体量,如果放到春秋中后期,那实在是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在春秋初期的海选阶段,这种体量就非常了不起了。

拥有上述优势之后,晋国开始了大规模扩张:不但抢占了原属于骊戎和狐氏等蛮族的大片土地,更兼并了霍、耿、魏、冀和董这五个国家。

此时晋国对周边国家的优势,完全可以称得上辗压,接下来,就发生了我在春秋开篇所说的“假途灭虢”的故事。

晋献公的凶残与决绝并不只是对外,对内同样表现得非常铁血。

由于晋国之前有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裂,所以在晋献公上位之后,直接给晋阳晋文侯一系来了个大清洗。

八年,士蔿说公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

随后,晋献公又猜忌自己的儿子,于是太子申生被杀,重耳和夷吾被迫亡命天涯。

只有了解了上述史实之后,大家才能对晋文公成为霸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他本人固然才识卓绝,但支持他成为霸主的关键因素,显然是晋献公为他打下的坚实基础。

晋献公于公元前651年去世,此时的齐桓公也已经处于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状态。

此时,天下四强争霸的格局已基本奠定:

西方的秦国已统一关中。

东方的齐国已称雄山东,更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南方的楚国通过一系列兼并,成为可以与齐国抗衡的大国。

此外,还有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开始兼并邻国的晋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绝大多数的诸侯国依然还是是三五十公斤级的选手,少数国家晋升为一百公斤级选手,而秦、晋、楚、齐却早已成长为四五百公斤级选手。

在英雄史观的概念中,这种重量级的差距实在不是太大的差距。因为只要领袖技巧高超、招式巧妙,重量级是多少并不重要。

但在唯物史观的概念中,这种重量级的差距是任何技巧、招式都无法弥补的。

秦、晋、楚、齐四强的优势奠定之后,立刻出现了长达数百年的僵持状态,即使他们有内讧、有幼主和庸主,这种优势也很难丧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