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我们知道这是汉民族对抗外族的最耀眼的时期,卫青和霍去病帝国双壁,两个千古名将成功地把匈奴给打怕了,这也成为了汉武帝执政的一大功绩;然而事实上汉武帝年间,真正击败匈奴的其实也就是几次,卫青最初是成功打败匈奴,但是晚年出征匈奴照样被匈奴打的大败而归。

而霍去病虽然带着几千骑兵深入敌境,不仅击溃了匈奴王庭,还抓到了一大批匈奴贵族和皇室;但仅限于此,之后的将领们最多只是击退匈奴进犯,但再也没有人能够创立卫青霍去病的功绩。

当然了卫青霍去病的功绩也受到了很多汉朝将领的崇拜,甚至极多的青年将领都以这两个将军作为目标,并想要超越再创辉煌;不过恰恰是因为这种领袖人物的高光,让一大批青年将领纷纷走上了不归路,而今天的主角李陵就是其中之一。笔者梦回汉朝,化身李陵身边一侍卫,带你了解下李陵的真实情况!

出身名门,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主人李陵,我主人李陵其实是儒将出身,汉武帝晚期的一名儒将,主人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其实我家主人性格还是不错的,他心胸宽广,做事情极有仁爱之心,礼贤下士;年轻时的李陵,还是一个非常有目标有追求的人。

我主人李陵是地道的官二代出身,自己也有一份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官职属于文官系列,旱涝保收,还没啥风险,其实李陵老老实实地当个文官就能安稳地过一生,然而,因为家族的熏陶,我主人从小就喜欢军旅,卫青、霍去病是他最崇拜的人物,以此为榜样,一直想效仿。

汉武帝有意栽培李陵成第二个霍去病

卫青、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因为几次大败匈奴,因此心情十分大好,并且有一些重武轻文的思想,而李陵不仅长得好看,说话做事十分稳重低调,这就很得到汉武帝的喜爱,汉武帝对他有着培养之心,他希望李陵能够成为第二个霍去病

不仅汉武帝这么想,朝中不少文臣武将也对李陵抱有希望,他们认为李陵如果能够建立霍去病一样的功绩,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完美的将军,并且能够继承霍去病的遗风;对于我家主人,我是了解的,他虽然是练武之人,对于骑马射箭也是极为擅长,但带兵打仗不同于纸上谈兵(缺少实战经验),并且李陵这人太过仁爱,反而缺少了武将那种血性阴狠的特性,但是这一切还是免不了汉武帝让李陵带兵去侦查匈奴。

李陵深入匈奴侦查有功,汉武帝提拔为武将

我家主人第一次深入匈奴境内侦查时,并没有带多少人马,在此期间,我也是全程跟随主人,时刻保护他的安全,但是我们也多次差点被匈奴游骑兵给抓住,好在有惊无险的回来;我们探查匈奴其实只是得到了几个有价值的消息,一个是当地的地形以及部落的坐落,另一个就是匈奴游骑兵哨兵哪些地方多、哪些地方少,这就是李陵深入境内得到的消息。

其实对于侦查手段落后的汉朝时期,李陵能够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不过李陵并没有查到最关键的信息——匈奴主力坐落地和匈奴王庭坐落地,所以,李陵探查的消息严格意义上并没有多少价值。

汉武帝还是非常的高兴,不仅让他当了骑都尉,还专门拨给他几千人马,配备最好的战马和装备,驻扎在甘肃一带进行训练;但是李陵还是缺乏实战经验,于是他时常带着人和酒泉一带的外族进行小规模的对抗,而李陵挑选的都是势力极为弱小的小部落,李陵很轻松就战胜了他们,这是我家主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因为接连的胜利,这让我家主人李陵开始有一些骄傲的情绪,他觉得自己带领的这五千兵马就是最精锐的部队,而他恰恰没想到的是,偏偏是因为他的盲目自大,最终功败垂成。

李广利将军旁听侧敲,点拨李陵李陵的最初参加的战役好几次都是跟着李广利(李夫人的哥哥)一起,李广利是很有水平的元帅之才,虽然比不过卫青,但李广利也是撑起了西汉西北一片天的男人;李陵最初的作战任务就是去接应李广利,李广利和李陵这一次见面,李广利发现李陵明显变化很大,原来的李陵是极为低调和谦虚,现在的李陵已经变得有些骄傲大,并且还有些盲目自信。

李广利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够侧面的提点了李陵几句,并告诉他两军交战可不必主动出击,一旦疏忽一点,那么将万劫不复;李陵也只是象征性地故作谦虚的说:“受教了!”

后来,李广利受朝廷的命令去攻打天山的匈奴右贤王,而汉武帝想着让李陵当先锋,不过李广利却提出异议,他认为李陵缺乏战斗经验,不如先让他给大军运送后备物资,并且在军中学习作战和兵法,以后再委以重任。

李陵毛遂自荐,汉武帝不忍心拒绝一腔热血

汉武帝允诺,不过指令刚下,李陵就来到宫中对汉武帝说:“陛下,我带兵不仅在射箭、搏斗和械斗都是一等一的好汉,希望陛下能够将我们的军队自成一军,而不要让我只当一支普通的运粮军队。”汉武帝也来兴趣了,他想起以前霍去病对自己说的话,甚至把李陵当成了霍去病。

但汉武帝还是谨慎考虑了一下,他还是说:“你是觉得当后勤军队羞耻吧,但我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这时候有一些飘了,他就说:“不用给马匹,我愿意带领五千步兵灭掉单于王庭。”汉武帝知道光靠步兵根本是痴人说梦,但不忍心拒绝李陵的一腔热血,并且他甚至有一些期待,看李陵是否有超越霍去病的能力。

而李陵却不知道的是,他的五千军队虽然悍勇,但李陵未曾见过恐怖如斯的匈奴铁骑;李陵根据自己在匈奴侦查的信息,描绘了行军图,而手底下的五千将士都是信心满满,他们都是李陵的心腹,常年跟着李陵,对这个统领十分信任。

深入匈奴腹地,遭遇匈奴主力

我家主人还是非常有带兵作战能力和统御能力的,不过运气不好,到了匈奴地界,还没过多久,就遭遇到了匈奴的主力大军;这也是李陵第一次看到万千骑兵,一同奔腾而来的那种震慑人心的场景;不过李陵还是迅速地让部队做好阵型,李陵知道如果在这片开阔地展开决战,那么这点人马是绝对不够匈奴骑兵吃的。

李陵迅速带人逃到两山之间的丘陵地带,把行军的战车都堵在山口,然后李陵让盾兵排在前面,弓弩手排在后面,通过扫射还成功的击退了匈奴第一波进攻;虽然李陵有一些自大,但是不得不是李陵的军队还是很不错的。

5000步兵鏖战匈奴8万骑兵

面对数倍于自己兵力的8万匈奴骑兵,我家主人展示了特有的军事天赋,他通过弓弩直接就杀了几千的匈奴失败,匈奴单于感到十分的惊讶,步兵遇到骑兵不都是被屠杀的份吗?怎么这支汉步兵这么强悍;后来匈奴单于气不过,就喊来了两个贤王,加上自己的部队,一共是八万大军,这绝对是匈奴的主力。

而李陵也发现了匈奴主力大多数汇聚在这里,他开始深感自己的自大,李陵是一个儒将,也是一个好将军,他不希望自己的部下白白在这里浪费性命,于是就带着部队边战边走,专门挑山地丘陵地区,并且在沿途还斩杀了近万的匈奴士兵,匈奴单于担心这是汉军的疑兵之计,于是也不敢追的太凶。

此时,李陵军中有一个小人,他因为被李陵责罚过,就对李陵十分的痛恨,他偷偷地跑到单于那里,告诉单于李陵军中的真实情况,匈奴单于十分的兴奋,直接派骑兵猛追李陵,而李陵的几千条腿哪里比得上匈奴骑兵几万条马腿,很快李陵就被逼到绝境。

因为自己是孤军深入,李陵是没有任何支援;而这时候的汉军主力李广利在哪里,李广利还在李陵近千里之外,根本没办法救援;李陵最终无奈被匈奴给俘获。虽然被匈奴单于俘获了,但是单于十分喜欢李陵,就没有杀掉他。

汉武帝诛杀李氏家族,李陵心灰意冷断绝回汉朝念头

不过这个消息传到了汉武帝耳朵里,谣言就变成了李陵为了将功赎罪而投降匈奴,武帝听到李陵投降,极为愤怒,也不问是不是真的,直接就把李家给诛九族了。

听到家族都被灭了,我家主人既冤屈又愤怒,心中的苦闷不知向谁说,生在匈奴的李陵每天都望着南方,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故土,同样也为自己的轻率而感到羞愧,其实李陵之败根源就是李陵太过自信,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输给霍去病,因而想要孤军深入,但这样的后果就是兵败身亡。

而当李陵知道自己的家人全部被汉武帝给杀了,心里极为心寒和羞愧,心寒的是自己一心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而深入匈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并且自己军队还斩杀了一万多人的匈奴军队,这样的功绩难道还不足以保护自己的家人;李陵也断了回汉朝的想法,单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李陵也算在这里安家了,并且真的是一辈子再也不回汉朝。

小结

我家主人李陵的军功其实严格意义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功绩,5000步兵鏖战匈奴8万骑兵主力,极度地震撼了匈奴王庭,但前面有卫青和霍去病的不世之功,将李陵的光芒所掩盖,这就导致了李陵的功绩,与前两位前辈相比真的不算什么,也因此,李陵出征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击败匈奴,光明正大的回汉朝,而这一切都成了幻想,李陵一辈子都回不来汉朝。

在匈奴的李陵和苏武关系极好,当知道苏武要回汉朝,李陵非常高兴,专门摆宴为苏武践行;而苏武也劝李陵回朝,李陵只是忧伤的看着南方说了一句话:“何以为家?难以归国。”

对于我家主人为何投降?作为事件的亲历者,我有必要澄清一下,我家主人李陵投降匈奴,是为了保护士兵的生命,也是为了寻找时机等待东山再起,返回汉朝,更是为了更待援军,伺机而起,并不是真心地选择叛变和投降。客观地说,李陵饮恨匈奴却是一个好将军。

相关文章